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银杏苗应如何进行管理

时间 : 05-26 投稿人 : 花中情花店 点击 :

银杏播种育苗管理,应重视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银杏苗应如何进行管理 | 植物科普

第一,抗旱排涝。当银杏种粒大部分出土后,应及时灌一遍水。因其幼苗生长缓慢,一年生苗只有20厘米高左右,加上根系发育较差,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北方地区要视苗床的干旱情况给予浇水,南方地区应视天气情况加强排水管理。  

第二,适时追肥。银杏播种育苗出苗较晚(5月上、中旬),停止生长较早(9月上旬),幼苗生长期短,第一次施肥应在6月上旬,可结合浇水进行,每亩用尿素5千克,如用沤透的稀落人粪尿液则更为安全。第二次在7月上旬,第三次在7月下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用量可依次递加尿素2至3千克,确保幼苗对营养的需要,第三、四次可适当增加磷钾肥或复合肥,借以增加苗木的抗寒性。  

第三,防病治虫。因其幼苗根茎十分幼嫩,易遭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幼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若大面积发生,可用1000倍的辛硫磷药液喷洒地面,若局部发生可有针对性喷洒。6至8月高温多雨季节,幼苗易发生茎腐病,纯沙质土壤因地表温度增高较快,发病率很高,易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沙壤土则基本不发病,防治措施是夏季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且不要碰伤苗茎,高温干旱季节应特别注意保持苗床的土壤湿润。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拔出烧毁,幼苗期间每隔半月喷洒一次2%至3%的硫酸亚铁,效果较好。此外,土壤湿度过大或严重干旱都会引起苗木早期落叶,影响苗木的生长,应多加防范。  

第四,扩距移栽。银杏苗前3至4年生长缓慢,四年后生长速度加快,一般要求苗高达2至3米、胸径3厘米的苗木方可出圃,为此要进行必需的移栽,如培育高3至4米、胸径3至4厘米的苗木,必须培育4至6年,其密度为每亩800至1000株,株行距约为0.8米×1.0米或0.5米×1.2米。苗木移栽可于11月下旬至翌春进行,移栽用地要求排灌方便,并施入足够的农杂肥。移栽时要注意随起、随运、随栽,保证根系完整、不断根、不劈裂,并保护好顶芽,移栽完成后要浇透水,每年施肥3次,分别在5、7、10月份进行。

相关文章

  • 怕涝花木栽培管理
    怕涝花木栽培管理

    凡仙人掌类、多浆类花草耐旱怕涝,诸如仙人球、仙人拳,芦荟、令箭荷花、落地生根等等,若盆土久湿或被雨淋,最易叶腐、根烂。凡肉质根类、球根类如兰花、牡丹、芍药、君子兰、大丽花、大岩桐、吉祥草、仙客来、鹤望兰等,因涝致死是一大原因。有些木本花也很怕涝灾,如梅花、寿桃、桂花、杜鹃、蜡梅、含笑、三角梅、南洋杉...

    245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低温阴雨有利于荔枝龙眼现蕾
    低温阴雨有利于荔枝龙眼现蕾

    低温阴雨有利于荔枝龙眼现蕾当前早中熟荔枝需壮花或疏花,迟熟荔枝促花穗生长,龙眼注意防止“冲梢”近日我省天气高温高湿,树体开始恢复各种生理功能,许多果园开始萌芽或新梢或花穗抽出,只因干旱时间长,土壤缺水,根系恢复较慢。所以没有淋水的果园,大多见芽萌动,新梢抽发很慢。目前荔枝、龙眼主要工作是:早中熟荔枝...

    148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理想伏秋茄
    理想伏秋茄

    理想伏秋茄(又名乌龙长茄)是南京理想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新品种。其突出特征特性:⑴形状和颜色好。果长粗棒形,上下均匀,皮乌黑发亮,采摘后常温下5-7天不退色,单果重250克以上,绿萼片。一般长30厘米左右,粗8厘米左右。⑵早熟,产量高。植株长势旺,株高70厘米左右,第一座果节位第九节,一般亩产...

    2469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新品水果
    新品水果

    早熟油桃新品种“锦霞” “锦霞”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油桃育种课题组选育的早熟油桃新品种。在晋中地区7月中旬成熟,该果实发育期为85d~91d,平均单果重160g,最大单果重375g,果实圆形,纵、横、侧径分别是6.8×6.8×6.8cm;果皮阳面鲜红色,着色面积80%左右;果肉白,肉质较细,软溶...

    1023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及必要性
    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及必要性

    一、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 切花采切后,离开母株,被切断营养和水分的来源,成为独立的生命体。为了维持一定的采后寿命,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技术。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如下:1、切花应在适宜的发育阶段采切,这是保证切花内在质量和货架寿命的重要环节。2、花茎采后应该立既插入水中和置于阴湿环境下,防止阳光...

    1936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姜种贮藏新技术
    姜种贮藏新技术

    生姜采收后,先放在通风干燥处摊晾几天,等姜块表皮水干后,入室储藏。先选好细湿砂或含砂量大的砂土,砂的湿度以手抓能成团但无水渗出为度。用木盆或用砖块在地上围成圈,先在底层铺上40厘米厚的湿砂,然后铺一层20厘米厚的姜块,在姜块上又铺一层10厘米厚的湿砂,再铺一层生姜。这样,一层砂一层姜逐层铺至堆高1~...

    146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荣昌县再生高粱栽培技术要点
    荣昌县再生高粱栽培技术要点

    一、合理布局:再生高粱应主要布局在海拔400米以下,光热资源丰富的高粱主产区。 二、选用良种,备足种子:应选择再生性强的优质杂交良种,如 泸杂四号 、 湘两优糯粱一号 。本田备种0.4~0.5㎏/亩。 三、搞好头季奠基础...

    1812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毛豆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管理
    毛豆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管理

    (1)施基肥、整地做畦。毛豆虽然对土质要求不严,但要获得高产,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为好。若土壤较贫瘠,则在翻耕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复合肥20~25千克+磷肥15~20千克作基肥;若土壤肥力较高,一般每亩用复合肥30~40千克+磷肥20~25千克作基肥。...

    948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利用姬菇、平菇的菇糠生产鸡腿菇
    利用姬菇、平菇的菇糠生产鸡腿菇

    鸡腿菇,因其外形似鸡腿而得名,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利用姬菇、平菇的下脚料和生产姬菇的旧大棚生产鸡腿菇,60平方米的菇棚可以生产鸡腿菇1500~2000千克,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具体措施如下: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 菇类的下脚料和棉子壳(无棉子壳的可选择玉米...

    2359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切花非洲菊的种植要点
    切花非洲菊的种植要点

    非洲菊学名为Gerbera jamesonii,是菊科扶郎花属植物,原产南非,多年生常绿草本,具莲座叶丛。头状花序,花色很丰富,花非洲菊的种植要点境条件适宜,可终年开花,有盆栽及切花品系。喜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土质肥沃、pH值为6-6.5的土壤。在切花栽培中,繁殖...

    207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食用菌暴露接种新法
    食用菌暴露接种新法

    为了克服接菌时的药物熏蒸,减少设备的投资。从2000年起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暴露接种新法。1、电饭锅内加半锅水,内置锅帘子将水烧沸。2、将酒精灯放在锅帘子正中。3、用肥皂洗干净手,再用酒精擦一遍,开始接菌。4、点燃酒精灯,把接种钩烧灼灭菌,稍凉按常规移接。5、接种时一定不要离开酒精灯...

    128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越冬黄瓜定植后的管理
    越冬黄瓜定植后的管理

    一、定植后的管理1.缓苗期管理掌握促早发根为原则。此期一般不浇水施肥,在不发生徒长的情况下,土壤见干见湿,不控制水分,尽量增大光合器官的面积。当植株出一片新叶后及时浇一次缓苗水。2.初花期管理实行变温管理,加大昼夜温差,白天温度20℃~25℃左右,夜间11℃~18℃。尽量早揭草帘,使温室内气温尽快提...

    1941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绿豇豆新品种―绿豇1号
    绿豇豆新品种―绿豇1号

    绿豇1号是浙江省宁波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绿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以主蔓结荚为主,分枝较少。每花序结荚2―4条,每株结荚13―16条。嫩荚绿色,长圆棍形,上下粗细均匀,色泽一致荚嘴无杂色。平均荚长58.1厘米,荚宽0.72厘米,单荚重18.6克,单株产量228.8克。种子肾形,棕红色,种皮光滑,有浅纵沟,平...

    292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巨大口蘑品种--荆西口蘑
    巨大口蘑品种--荆西口蘑

    种类:巨大口蘑品种名称:荆西口蘑学名:Tricholoma giganteum Massee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品种来源:野生巨大口蘑驯化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子实体白色或近白色,多丛生;菌盖直径3厘米~13厘米不等,中央部位菌肉厚1.3厘米~1.5厘米,边缘内卷呈半球形,后渐平展;菌褶弯生...

    72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奇特的观赏南瓜-金天鹅
    奇特的观赏南瓜-金天鹅

    观赏南瓜近年来颇受消费者喜爱。在众多的观赏南瓜品种中,金天鹅以奇特的造型令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金天鹅为葫芦科美洲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性,无蔓,不需搭架,匐地栽培即可。植株长势稳健,节间极短,叶片缺刻深,叶色深绿。花着生于叶腋,雌花率高,坐果力强。果实为鲜明金橙色,果面有粗糙疣状突起,引人注...

    162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