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棚大袋育花菇技术

时间 : 02-24 投稿人 : 金通园艺 点击 :

创始于河南泌阳县的小棚大袋育花菇技术,是继我国袋料压块栽培(上海模式)、菌棒栽培(古田模式)、高棚层架栽培(庆元、寿宁模式)后的又一新生产模式,尤其适合北方各省推广。

小棚大袋育花菇技术 | 植物科普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县境位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水量933毫米,无霜期223天。泌阳县在引进福建古田袋栽香菇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北方干燥低温的气候特点,创造了小棚大袋立体培育花菇技术,使花菇产率达60%以上。1个农户,1吨料,1个小棚,1个产季收干菇约100千克,获利颇丰。

小棚大袋立体培育花菇技术的要点如下:

(一)栽培季节 在河南泌阳,一般在8月中旬接种,此时的旬平均气温为26—28℃,正好利用自然温度发菌。约60—70天菌丝长满袋,10月下旬不脱袋进小棚,边转色边选蕾,剪袋出菇。在11月份棚内温度不低于15℃的条件下,可收一潮花菇。春节前在菇棚内适当加温,可收第二潮花菇。春节后至5月份,可再收花菇、厚菇、薄菇各一潮。

(二)培养料 泌阳的常用配方是:木屑1000千克,麸皮150千克,石膏20千克,磷酸二氢钾3千克,pH7.0~7.5,含水量55~65%。培养料搅拌均匀,用石灰水调节 pH值,一般石灰用量为0.5%。

(三)装袋灭菌 泌阳多用宽25厘米、厚4丝米的低压聚乙烯筒料,截成长55厘米,每袋装湿料4.5千克(干料2千克)。用线扎紧筒料一端,手工装料入袋,尽可能装实,再用线扎口。合格的料袋应手感紧绷,湿重4.5千克左右。

灭菌由一户或几户砌一个8~10立方米的常压蒸锅,每次可蒸料袋500个以上。烧猛火争取4—6小时内达到100℃,之后保持16—20小时才能达到灭菌要求。到100℃后每小时耗水量约20千克,随时补加热水。蒸好的袋料内外均为棕褐色,色泽一致。停火后料温降至70℃时抢温出锅,运往接种室。

(四)菌袋接种 泌阳常用的品种有L26、苏香二号等。如L26菌株菇体适中,花纹很好,是一个较理想的品种。

接种室、发菌室为同一个房间,12~15平方米的房间码放500个菌袋。当袋温降到50℃时把菌种、接种用的工具,全部放入室内,用甲醛进行消毒,每个房间用量0.5~1千克。约8~10小时后袋温降到30℃时开始接种。接种时间最好在晚上或早上进行。接种室门口要铺5~10厘米厚的石灰,进出人员必须经过石灰方可进出。

采用枝条菌种,让尖端直插入袋内,齐端留在外面3—5毫米,堵严料口防染杂菌。每袋接3行,每行插3穴,一瓶菌种接10袋。

(五)发菌控制 发菌期间的温度控制在24℃左右最合适,用60余天菌丝发满袋。若高于30℃,易造成高温烧菌及杂菌污染。低于15℃,菌丝发育很慢,需140天以上才长满袋,菌丝发白不产色素,表面无疣状物,这样的菌袋当年难以出菇或仅出畸形菇。

此外还必须注意菌温与室温的不同,菌温指袋内菌丝生长处的温度。因菌丝代谢旺盛,产热量大,袋子堆码散热慢,袋内菌温比室温高3—5℃,因此应控制菌温。可以说,菌温控制当否,决定香菇发菌的成败,须认真监测。笔者将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概括如表9—2:

表9—2 秋栽香菇的发菌控制

天 数 发菌状况 菌温-室温 管 理 措 施

1~10 菌种定植 27~28 不倒袋,室内要暗光、干燥

11~20 菌丝蔓延 26~27 1次倒袋检污,通风降温

21~30 菌丝成片 26~24 2次倒袋拔种条,垫秸秆通风

31~40 菌丝连接 27~24 3次倒袋,牙签刺孔,通风

41~50 菌丝满袋 27~22 4次倒袋,毛衣针刺孔,通风

51~60 菌丝内殖 26~22 5次倒袋,筷子刺孔,通风

61~65 生瘤状物 22~20 光照刺激、排袋内积水

(六)转色控制 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秋栽香菇尤其是采用大菌袋,菌袋长满菌丝后已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此时的旬均气温已降至14℃以下,脱袋后不能顺利转色,转色时间拖长,菌棒易失水干燥,必将影响以后出菇,所以采用不脱袋边转色边出菇的办法。

菌袋在转色前进小棚排开,必须有20℃左右的温度,10天后菌棒表层先长出一层白色绒毛状的气生菌丝,再经光照和温差刺激,开始分泌色素吐出黄水,菌棒由白色转向粉红并渐呈棕褐色,形成一层薄薄的带一点光泽的菌膜,被称作“人造树皮”。正常的转色菌棒呈褐色带白点,菌皮不厚。

(七)小棚特点 主要特点是便于控制温、湿度及光照,形成花菇生长的特殊条件。再就是材料简单、搭建方便、造价低廉,一般为200~300元,因此很适合农户的小规模生产。

小棚面积为12~14平方米,棚架为竹木结构,长6米,宽2.4—2.8米,高2—2.2米。中间留0.6米宽的通道,地下用砖垒烟道增温。通道两侧搭摆放菌袋的床架,架宽1米,分6层,每层高30厘米。每层床架可平摆两行菌袋约42—44个,菌袋之间的间隔为4厘米左右。一侧6层床架可放250个,两侧共放500个菌袋。

菇棚顶和周围用宽幅薄膜覆盖,直盖到地面并用土封严。严冬气温低或春季气温升高时,薄膜上要覆盖草帘或作物秸杆,作增温或遮荫用。草帘的厚薄疏密,可随天气及菇体生长情况随时调节,以适应培育花菇、厚菇等优质菇的需要。菇棚附近,最好建一个水池,以便浸袋补水时用。水池可用砖砌成,长2.5米,宽0.8米左右,高1米。如为节省费用,也可挖一个土坑,内衬厚塑料膜即可用。

(八)割袋选蕾 菌筒不脱袋出菇的好处是可造成“内湿外干”的环境,利于花菇的形成和发育,但麻烦之处是必须要割袋选蕾。当菇蕾直径达0.5~1厘米时,用锋利刀片在菇蕾四周的袋面上割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圆型割口,塑料片可在袋上保留,不必剪落,让菇蕾从割口伸出袋外生长。割袋选蕾实际上是提前对香菇个体进行一次十分认真的人工选择,去劣存优,使长势弱、畸型的个体不致争夺营养,保障优良菇蕾的营养及水份供应。一般每袋留5—7朵菇蕾,尽量做到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割袋要适时,过早菇蕾太小抗逆性较差;过迟塑料膜压迫菇蕾长成畸形菇,失去商品价值。

割袋选蕾这一管理程序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这是不足之处,但割袋这一工序可利用妇女及半劳动力,对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成本来说,其产出还是合算的。

(九)花菇培育 泌阳县创立的花菇栽培方法,最大特点是以小棚的干燥通风条件催花,以强光促使花菇增白,这是泌阳菇农敢于打破常规的一种工艺创造。

在常规香菇栽培工艺中,出菇阶段的管理主要是保湿,避免大敞棚,不让阳光直射菇体。但是泌阳菇农反其道而行之,既大敞棚,又不避阳光,尽量促使床架之间的空气流通,增加下层床架的光照。正是小棚这种“外干”逆境,与不脱膜大菌袋所持有的“内湿”条件相辅相成,创造了形成花菇特需的“内湿外干”环境。菇蕾长至2—3厘米时,可以承受冬季及早春的阳光直射,正是这种光照作用,使花菇的裂纹增白。对比之下,南方的木屑花菇裂纹大多是开裂后由白变成茶褐色,采收时绝大多数为茶花菇,较少天白花菇。泌阳所产花菇为什么颜色洁白?原因在于菌盖表皮开裂后,在干燥环境中持续受到强光刺激,菌盖裂纹没有任何愈合的机会,最终产出优质天白花菇。此中既有北方自然气候的优势,也可谓泌阳菇农的独特创造。

需要强调,形成花菇的条件是“内湿外干”,不脱袋的菌筒内部含水量维持在50%左右,而空气相对湿度不能超过70%。否则菇盖根本不能开裂而形成花菇。

(十)采收加工 当花菇呈半球形,花纹洁白时就要及时采收。花菇未成熟时遇雨,要加盖薄膜,但不宜严密,保持通风,雨过开膜,仍能收到暗花菇,至少是高档次厚菇。花菇采后要及时脱水干制。普通香菇的折干率冬季一般为9:1,花菇为5:1。花菇含水率较低,因此在脱水干制时,脱水温度以中温为好,一般以40~60℃为宜,在烘干过程中,要适当扩大排气孔、避免烘箱内蒸气大而影响花色。脱水后按标准进行分级包装。

(十一)技术改良 在生产实践中泌阳香菇生产模式在不断改良。例如河南的白花菇形状不如南方的圆正,畸型菇所占比例较大,产品在出口外销价格上受到影响。畸形菇形成的原因及改良措施如下:

1.改秋播为春播 泌阳在采用大袋装2千克干料的情况下,从9月到10月仅2个月的发菌时间是不够的,即使菌丝在表面上长满袋,其实内部菌丝并不丰满,菌块一触即散。但为利用秋末冬初的低温干燥气候促生花菇,只好采用不脱袋边转色边出菇的办法,结果是影响花菇的产量及质量。

此外的问题是8月份高温期接种易受杂菌污染。河南省96年袋栽香菇为6000万袋,如此大规模生产菌袋的成品率一般为85%左右,其中15%被污染。由此计算,全省一年至少要污染900万袋,损失产值近亿元。

河南西峡县部分乡村,选择菌龄长的中温偏低品种,采用浙江庆元县早春3月接种,秋后出菇的模式。经5~6个月的发菌后,菌丝积累的营养非常丰富,生长发育已高度成熟,从生物个体的发育来说,已到了非结果生育不可的时期,9月份可充分利用适宜的自然温度完成菌袋的转色,再经温差、光线及人为搬动的刺激作用,出菇十分整齐、均匀,也就“有优可选”,更少成团成丛出菇。大大增加了10~12月这一最佳出菇期的花菇质量,明显减少了畸型菇比例。此外还大幅度降低了菌袋污染率,经济效益显著。

西峡县境内海拔600米以上的乡村,推行这一办法,越夏很安全。即使低海拔地区,选择一个较阴凉、通风、避光处存放菌袋,只要不脱袋就无问题。

2. 改大袋为中袋 因尚未有合适的大袋装料机,手工难以装实。再说仅4丝厚的袋子,装上4千克多培养料,一用力就会破。由此造成袋子与菌棒之间的较大空隙,致使幼菇成丛长出,互相挤压成畸型,给选蕾带来困难。

现在河南一些县、乡已采用较泌阳大袋小,较古田袋子大,每袋装1.2千克干料的改良袋型,较容易与现有的装袋机配套,使用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北方玫瑰软材扦插的繁殖
    北方玫瑰软材扦插的繁殖

    玫瑰是很好的观花植物,用软材扦插繁殖,可节省扦插材料,只要有少数的母株,就能在短期中生产出大批的苗木。同时软材扦插持续时期较长,5至8月均可实施,三四十天就可繁殖一批苗木,一年可繁殖3~4批,这给苗圃的均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软材扦插比较繁琐,管理必须细致,要求的条件比较严格。具体做法如下:一、...

    217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笋玉米的采收时间
    笋玉米的采收时间

    吐丝后授粉前采收,具体是吐丝后的2-3天。1、专用品种分期采收。2、非专用品种的采收:结合人工授粉去小棒,增加双层收入。人工授粉,提高果穗商品率;将棒棒作为笋玉米原材料加工,提高副产品利用率,变废为宝,创造价值;当量小不足以成规模进行加工时,可直接将玉米笋进行速冻处理。不同的采收方法会影响运输成...

    1248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鲍鱼菇高产栽培技术鲍鱼菇生产
    鲍鱼菇高产栽培技术鲍鱼菇生产

    鲍鱼菇生产是以鲍鱼菇菌丝体分解和利用秸秆废弃物,利用生物能合成优质菌体蛋白质的过程,具有原料来源广、容易栽培、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它具有不与人争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也不与其他产业争原料、争劳力的独特优势。另外,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优质菌糠可以作为优质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因...

    119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法国香水”栽培技术
    “法国香水”栽培技术

    概述‘法国香水’为马钱子科木质藤本观赏植物品种。因其轻盈繁盛的小黄花具有茉莉花般的清香而颇受人们喜爱,‘法国香水’除可用于阳台观赏外,在江南地区也可作为庭园植被,其小叶对生,小黄花喇叭状,自然花期为10月至翌年4月,单花花期为15至25天。栽培技术介质适于疏松肥沃而透气性良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介质E...

    953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对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及养护研究-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对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及养护研究-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摘要:我国有园林古国之称,园林意为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成开辟天然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供人们观赏、游憩、工作学习、居住的环境。绿化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主体,是指除天然植被外,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养护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873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马铃薯增产新法
    马铃薯增产新法

    1、去尾芽:经试验观察证明马铃薯的尾芽成株后,产量仅是顶芽或侧芽成株苗的1/3,为此在切种薯时应对尾芽弃置不用。2、高垄栽培:高垄栽培两边培土,能增加活土层根茎部位土壤疏松,利于葡萄茎延伸,又能提高地温,满足早期根茎发育所需温度。3、配方施肥:马铃薯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需要大量养分,在土壤贫瘠、养分含量...

    611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芒果嫁接育苗栽培技术
    芒果嫁接育苗栽培技术

    1.接穗选取:从良种母本园或成年母树优良单株上采接穗,母株要求品种纯正、丰产、稳产、优质无检疫性病虫害。有条件的苗圃均应建有采穗圃,专供采接穗用。选取枝条为树冠外围向阳、生长健壮、充实、芽饱满、无病虫的1年生或2年生枝已经老熟的枝条,一般秋接用当年春夏梢,春夏接以去年秋梢或当年春梢,正在开花、结果或...

    1807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花卉种植:蚊净香草栽培管理技术
    花卉种植:蚊净香草栽培管理技术

    1、生物特征:蚊净香草(又名驱蚊树)是澳大利亚植物学家迪克小组经十多年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改变天竺葵植物的染色体结构,从而获得具有新的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属多年生观叶植物,植株高1米左右叶片肥大深绿。该植物兼具天竺葵独特的释放功能和另一类植物中内含的香茅醛物质。它生长所散发的香茅气体不仅芳香益人,具有...

    1979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平菇菌丝吃料后迟迟不出菇的原因与对策
    平菇菌丝吃料后迟迟不出菇的原因与对策

    在栽培平菇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菌袋或菌砖的菌丝生长很好,完全吃料后却很长时间不出菇的现象,主要的原因和补救方法如下:1、平菇品种与季节选择不搭配。菌种温型与栽培时的气温差距太大,也可以说是播种时间选择不当。如用中低温型平菇菌种在春夏之交播种,菌丝长满后正逢高温季节就很难出菇。补救方法:在阴凉处挖槽排列...

    243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抗旱小麦品种简介——长武134
    抗旱小麦品种简介——长武134

    国审品种。该品种为弱冬性、中熟品种,芽鞘和幼茎深红色,幼苗匍匐,叶色深绿,生长稳健,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茎秆较粗,穗茎较短,叶片中宽略下披,穗纺锤型,穗长7--8厘米,结实小穗数18--19个,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长卵圆形,千粒重50克左右,抗旱耐冻性较好,较抗倒伏,中抗白粉...

    1087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如何选择葡萄苗木
    如何选择葡萄苗木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及国内自己培育的葡萄新品种很多,一个地区具体发展什么品种,必须经过引种试验才能确定,不能盲目大量引进,此外苗木真假和纯度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一些不法的苗木经销商对苗木乱命名、同种异名、以假充真,给发展种植葡萄的果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果农在购买苗木时不要盲目追新求异,轻信广告...

    2381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切花的保鲜技术
    切花的保鲜技术

    国内有关切花保鲜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主要为药剂处理和切剪两大方面。一、药剂处理不仅起灭菌、防腐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花茎吸水,增加营养,防止花瓣产生脱落。常用的杀菌剂有硫磺、水扬酸、硫酸铝等,抑制乙烯释放的有硝酸银,抑制蒸腾作用的有阿斯匹林,延迟细胞衰老的有细胞激动素、维生素、生长刺激剂,8羟基喹林兼有...

    2070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小麦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
    小麦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

    冬季常因管理不善或遇到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以及由于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严重阻碍小麦的生长发育而出现黄苗。麦苗发黄原因有许多,但缺素型发黄是较为多见的。缺氮型发黄小麦缺氮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幼苗叶片进而发黄、叶尖枯萎,叶下部老叶发黄枯落。其原因一般是由于播种过早、砂性田、基肥施得不足而分蘖肥施得不...

    739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国审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鑫秋2号
    国审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鑫秋2号

    鑫秋2号是由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已通过国家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8)。特征特性:早熟性好,不早衰 生育期120天左右,出苗较好,前、中期长势强,叶功能较好,不早衰,霜前花率96.5%。植株清秀,耐阴雨 植株紧凑,茎杆粗壮抗倒伏,第一果枝节位7.5节...

    42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午 夜(Midnight)
    午 夜(Midnight)

    午夜草地早熟禾是引自美国的最优秀品种之一,它在北美数百个草坪草品种综合质量评比中,连续十多年位居榜首,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完美品种。午夜持绿期长,春季返青早,冬季枯黄晚;极深的绿色、矮生;极强的抗寒性和耐践踏性;耐荫性、抗旱性、耐热能力均好;高抗病性----对叶斑病、钱斑病、红丝病、叶锈病、冠腐病的抗性...

    2126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