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孟州09年夏玉米田间管理指导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润东 点击 :

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广大农户种粮积极性高,目前秋田管理形势整体良好。一是播种较早。由于我市机械化程度高,小麦收获及时,夏玉米播种速度快、质量高。6月5日前播种20万亩,占75%,8日播种结束。二是小麦秸秆还田率高,达99%,为秋田的保墒增肥,控制杂草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管理动手早。玉米播种后及时浇灌苗水和化学除草;四是天帮忙。玉米播种前后,我市从6月3日到8日有2.0-24.8mm的降雨,为保证玉米的苗齐、苗壮、苗匀进一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病虫隐患多,部分地块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玉米苗严重缺苗;二是杂草生长快,部分农户防治不及时导致草荒严重;三是部分田块密度不合理、施肥不科学、病虫防治不力。

夏玉米生长期短,管理回旋余地小,灾害频繁,加强管理非常关键。为了夺取今年的玉米丰收,针对我市玉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关键措施上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

一、及早定苗、查苗补缺、合理密植

玉米的种植密度主要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管理水平和播期而定。通常情况下春播稀,夏播密;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茎叶紧凑上冲、生育期短的品种应密;反之则稀。 根据近几年来我市玉米生产中的经验教训,造成我市多数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够合理密植,玉米留苗密度大,导致营养跟不上,空杆率上升,或大风后倒伏减产。

目前正是玉米间定苗的关键时期,但有许多农户因舍不得拔除多余的健壮苗,做不到合理密植。因此,要在定苗时测算一下密度是否与地力水平、品种特性适宜。如果密度过大,应该再间苗一次,直至达到合理密度。对于零星缺苗的可以在缺苗处两端留生长一致的双苗;对断垄较长的或成片缺苗的,可于下午带土移栽大龄苗并及时浇水,保证成活。

留苗密度要结合所选品种的技术要求和地力水平因地制宜。一般紧凑型品种高肥水地4500株/亩,中肥地4000株/亩左右,平展叶型品种高肥水地3300株/亩,中肥地2900株左右。

二、搞好配方施肥

“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其吸收量是氮大于钾,钾大于磷,且随产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显增加;当产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需钾量大于需氮、磷量。科学研究证实当亩产300-350kg时,玉米所吸收的氮、磷、钾的比例为2.5:1:1.5;当亩产达到350-400kg时为2.4:1:1.7;当亩产达到720kg时则为 3:1:4。这说明了玉米要高产必须增施氮肥、钾肥,而不少农户只重视增加氮肥,忽视增施钾肥,这也是我市部分农户玉米单产不高的一个限制因素。

根据我市多年土壤化验结果、玉米配方施肥的理论和生产实践,一般亩产500-700公斤时,需要向土壤中补充纯氮15-18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8-10公斤,氧化钾(K2O)6-8公斤,此外还要补充一些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化肥建议施肥量可亩施磷酸二铵20-25kg、尿素20-25 kg、氯化钾10-15 kg。无论用什么肥料,都要深追严埋,施后结合浇水,尽量不要撒施地表,以免降低肥效。要大力推广应用玉米配方肥。一般前茬小麦用肥或土壤中氮磷钾比较合理时,玉米可选用“27-12-6”或“28-12-5”的配方肥,每亩追施50-70公斤;土壤中磷含量较高或前茬小麦用磷肥较多时,玉米可选用“28-6-6”或“30-5-5”配方肥,每亩追施50-70公斤;如果土壤含有效磷大于30mg/kg或前茬小麦用磷(P2O5)多于18公斤时,可选用“30-0-6”配方肥,每亩追施50-70公斤。如果土壤含有效钾大于150mg/kg或前茬小麦用钾(k2O)多于30公斤时,可选用“28-5-0”配方肥,每亩追施50-70公斤。分别于玉米播种后25天和45天施入,第一次施入40%,第二次施入60%。

三、搞好病虫害防治

1、防治地下害虫:近年来,我市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较多,为害较重,如蝼蛄、金针虫、蛴螬及地老虎等,造成许多地块缺苗断垄,应及时撒毒土或毒谷,或用药液灌根等方法进行防治,保证全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

2、注意防治粘虫、钻心虫:根据市植保站的预测,6月中下旬正是防治二代粘虫的关键时期,因此应抓紧进行综合防治。一般亩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30-40毫升,或30%高氯马80-1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洒,可兼治蓟马等虫害。

3、搞好化学除草。对未进行苗前封闭的要搞好苗后化学除草。3-5叶可亩用38%巴巴帝100毫升或用38%玉之盾180克,兑水40公斤进行喷打,要尽量避开玉米心叶;也可于5叶后定向喷打。

3、防治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近年来随着玉米品种种类的增加,我市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日趋严重,面积逐年增加,个别地块减产严重。该病又称黄斑病、拟眼斑病、黑霉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病斑为水浸状、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大小1-2毫米,感病品种病斑可长达5毫米。后期病斑中央苍白色或黄褐色,有较宽的褐色环带,最外围具较宽的半透明的黄色晕圈。该病的防治可于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用75%百菌清、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或50%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通常在发病率10%时,每次用药间隔7-10天,连续用药2~ 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适时收获

籽粒乳线消失时即为最佳收获期。玉米籽粒开始灌浆,上部充实部分呈固体状,与下部未充实部分有一条明显的界线,称为乳线或灌浆线。随着灌浆的进行,乳线逐渐向下移动。子粒乳线消失时,千粒重达最大值,此时收获产量最高。

玉米是我市秋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的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对农户的增收作用影响很大。在目前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形势下,搞好粮食生产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各乡镇、办事处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采取有力措施搞好玉米田间管理。一是搞好领导服务,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秋作物田间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搞好技术服务。各级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技术,因地制宜,指导管理;三是要搞好物资服务。各农资经营部门要备足备好秋田管理的各类物资,确保广大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四要搞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工作,通过应用玉米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采取行之有效的创建机制,探索适合我市特点的玉米高产模式,为推动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省地处中原,光热资源丰富,是玉米的适生区。为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现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选用优良杂交种试验证明,在同样条件下,与平展叶玉米品种相比,竖叶型玉米品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力强,同化率高,增产潜力较大,一般比平展叶玉米品种增产25%以上。合理密植实践证明,亩产玉米超过500公斤的地块...

    251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41%草甘膦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41%草甘膦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41%草甘膦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江苏云大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1、灭生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2、通过植物绿色部位吸收,将杂草连根杀死,能防除多年深根杂草。3、对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都有效。4、入土后能很快失去活性。5、对天敌及有益生物安全,...

    1476 除草剂有些哪 农药查询
  • 如何让五彩凤梨叶色鲜艳
    如何让五彩凤梨叶色鲜艳

    ①光照要适宜。冬季应置于南窗附近,其他季节应离开南窗一定距离,避开直射光线,但如果光照不足,叶子的彩色会褪去,变成淡绿色。②保持适宜温度。生气适温为20~25℃,夜温在15℃以上,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0℃。③浇水要适量。春、夏、秋三季叶心部的空筒内应贮存少许清水。盆土需保持湿润,冬季应少浇水,而且要把...

    2187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珍稀食用菌--巴西蘑菇
    珍稀食用菌--巴西蘑菇

    属中温型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为25℃左右;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6~27℃,最适为18~25℃。根据这个温型,南方各省可春、秋季栽培。福建春季在4月清明前后播种,5~6月出菇;秋季于立秋之后播种,10~11月出菇。其它地方,可根据巴西蘑菇的出菇温度和当地的气温来安排。...

    1791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地膜加稻草覆盖栽培甜椒
    地膜加稻草覆盖栽培甜椒

    地膜加稻草覆盖栽培甜椒亩增产1167.7公斤,亩增收1908元粤西地区冬春季节气候温暖、基本无霜,露地栽培甜、尖椒可安全越冬,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甜、尖椒是土传病害严重的作物,病原物侵染的途径除了种子带菌外,主要是通过伤口入侵。在多年种植甜、尖椒的田块,土壤残留病原物较多,传统露地栽培(简...

    880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蓝精灵-水稻专用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蓝精灵-水稻专用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蓝精灵-水稻专用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潍坊乐多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蓝精灵-水稻专用(250ml)规格:250ml/瓶40瓶/箱登记证号:农业部农肥(2004)临字1541号技术指标:海藻酸≥15g/L N+P2O5+K2O≥100g/L Cu+Fe+...

    904 农药说明书 除草剂指南
  • “一锄”防除油菜田杂草技术
    “一锄”防除油菜田杂草技术

    35%“一锄”可湿性粉剂适用于大豆、油菜等作物除草,能有效地防除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繁缕、早熟禾等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及莎草和阔叶杂草。经本站2000、2001年连续两年的多点试验表明,该药剂具有杀草谱广、对作物安全、除草效果显著、持效期长等优点,不仅能抑制油菜田前期看麦娘萌发,而且对后期繁缕也...

    1821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农业实用技术西瓜深加工技术四则
    农业实用技术西瓜深加工技术四则

    一、西瓜原汁饮料选用新采摘抄的八成熟红瓤西瓜,洗净表皮后,切开去皮、籽,然后将瓜瓤置于干净的布袋中,用压榨机压汁并经双层纱布过滤,滤汁用白砂糖调至糖度12%,再用柠檬酸调至酸度0.3%-0.5%,加热至70度后用板框滤机过滤,再加热至沸腾,取占原汁总量0.2%--0.5%的琼脂或黄原胶(作增稠剂,以...

    2143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青仁乌豆“黑珍珠”品种简介
    青仁乌豆“黑珍珠”品种简介

    一、特性特征:  该品种株高75厘米左右,分枝能力特强,一般分枝10-15个,呈扇形。幼苗浅绿色,六片叶后开始变成深绿色,且叶脉呈浅绿色,十分明显。叶片中等大小,叶柄上举,长度适中。  该品种花为白色,棵架较大,长势稳健,结荚能力极强,一般结荚250个,最多500个,密不可数,十分壮观。每荚2粒,偶...

    270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白灵菇“短育”栽培新法
    白灵菇“短育”栽培新法

    白灵菇菌袋在发满菌丝后,不能像平菇那样可直接出菇,必须要经过一个菌丝后熟期才可能出菇,该后熟期往往成为不少菇农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根据菌丝特性不同,该阶段一般约需30~60天不等,个别菌株甚至长达80天左右,生产安排上极不方便,而且大大延长了生产周期。采用短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通过人工调控措施,可大...

    243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菜用香椿矮化高产栽培技术
    菜用香椿矮化高产栽培技术

    香椿属楝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其顶端嫩芽、嫩叶脆嫩多汁,香气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以鲜食、炒食、凉拌、油炸、腌制等多种食用方法,是名贵的木本蔬菜;根、皮、叶、果还可入药,对防治感冒、肠炎、肺炎、慢性痢疾、膀胱炎、尿道炎等均有疗效,因此,它是一种集食用与药用于一身的上等植物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

    2798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安徽省农委紧急通知:退水,赶快补种改种
    安徽省农委紧急通知:退水,赶快补种改种

    针对沿淮淮北涝灾严重,7月6日,省农委就加强农业生产救灾工作下发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根据积水排除时间的早迟和农时季节要求,及早安排补种或改种。对在7月20日(或大暑)前退水的地区,可以改种玉米、山芋、花生、西瓜、胡萝卜、马铃薯、白菜等适应性强的作物。对在8月上旬(或立秋)前退水的,可以改种绿豆...

    25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甘蔗面积调查的重要性及其调查方法?
    甘蔗面积调查的重要性及其调查方法?

    甘蔗面积调查是糖厂农务工作重要一环,它是估计原料甘蔗供应总量的主要依据,由于甘蔗从种到收,长达一年或超过一年,所受水、旱、风、虫、病、霜的自然灾害较多,还有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甘蔗面积减少,因此从种到收的过程面积的变化较大,必须分多次进行调查核实,才能掌握甘蔗实际收获面积,糖厂对甘蔗面积调查应进行两次...

    123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代森锰锌可湿粉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代森锰锌可湿粉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代森锰锌可湿粉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河北贺森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2125 除草剂说明书 农药名称
  • 油菜新品种——浙油18
    油菜新品种——浙油18

    “浙油18”系高产、高油、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属中熟甘蓝型油菜。全生育期226天,比“浙双72”早熟1.3天,植株高大,抗倒性强,且株型紧凑分枝节位高,适合机收。一般亩产20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250公斤以上。品质优,含油量高达42.8%,油酸含量高达69.2%。较抗菌核病和病毒病,适宜在全省及长江...

    2817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