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丝瓜栽培环境要求

时间 : 02-28 投稿人 : 驰兴园艺 点击 :

1.温度

丝瓜起源于高温多雨的热带,喜欢较高温度,为喜温耐热的蔬菜。在高温下生长健壮,茎粗叶大,果实生长快而大。生长适宜的月平均温度为18-24℃,开花结果期要求温度更高,一般适温平均为26-30℃。30℃以上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丝瓜幼苗有一定的耐低温能力,在18℃左右时还能正常生长。气温低于15℃时生长缓慢,低于10℃时生长受到抑制,5℃以下时生长不良,低于0℃时则受冻害死亡。种子在30-35℃时发芽最快,但幼芽细弱,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8℃,20℃以下时发芽缓慢。

2.水分

丝瓜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在过于干旱的情况下,果实易老,纤维增加,品质下降。丝瓜又是最耐潮湿的瓜类蔬菜,在雨季即使受到雨涝或一定时间的水淹,也能正常开花和结果。普通丝瓜比棱角丝瓜的耐湿性还要强。

3.光照

丝瓜属于短日照植物,但大多数栽培品种对光照要求已不太严格。但是,在短日照条件下雌花发生较早且较多,开花坐果良好。在长日照条件下雌花发生较晚且少。但不同的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差别较大。一般丝瓜抽蔓期前需要较短的日照和稍高的温度,以利于茎叶生长和雌花的分化,开花坐果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日照或较强的光强,以促进营养生长和开花坐果。丝瓜又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在树荫下也能生长。但一般在晴天、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有利于丰产优质。连续的阴雨天气或过度的遮荫会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雌花

的形成,造成落蕾落花。北方等地区露地栽培丝瓜,在7-9份月时丝瓜生长健壮,坐果较多,品质也好。如果在冬季保护地中栽培,由于日照较低,温差较大,丝瓜雌花分化较多,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坐果,同时进行必要的疏花疏果。

4.土壤和肥料

丝瓜对土壤和肥料的要求不甚严格,且适应性广。但以在土壤深厚、含有机质较多、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中生长最好。对肥料的要求以氮肥为主,配合施入磷钾肥,有利于高产和优质。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6.0-6.5。

相关文章

  • 科学冬灌要“三看”
    科学冬灌要“三看”

    小麦适时冬灌,一是能平抑地温,防止冻害死苗;二是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三是冬水冬肥相结合,可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外,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压碱改土。据调查,冬灌比未冬灌的麦田,亩穗数增加12.3万穗,穗粒数增加6.7粒,千粒重提高1.3克,增产27%。小麦是否需要冬...

    134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云南个旧冬季玉米制种技术
    云南个旧冬季玉米制种技术

    云南个旧市倘甸乡的冬季玉米制种近年取得产量高和质量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制种区域或制种技术(l)制种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要求土质较好,肥力中上水平,为高产打下基础.争取达到好的经济效益。肥力太低,上质差,出苗不整齐,弱苗、小苗多,栽培管理上对工费力,等五...

    1729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玉米新品介绍---丹玉69号
    玉米新品介绍---丹玉69号

    该品种由辽宁丹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开发。特征特性辽宁地区生育期129天(需≥10℃有效积温2850℃),成株株高295厘米左右,穗位高约130厘米(夏播生育期约98天,株高230厘米左右,穗位高约100厘米),幼苗发苗快,长势强。根系较发达,抗病,抗倒,适应性好。穗长28厘米左右,穗粗约5.6厘米...

    55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晚造杂交稻后期管理要点
    晚造杂交稻后期管理要点

    晚造杂交稻后期,即进入齐穗期时,每亩有效穗数和每穗的颖花数已基本定型,但是还要通过抽穗、扬花、授粉、灌浆才能形成新的种粒,这是决定结实率高低、千粒重大小的关键时期。在管理上,重点是抓好供给足够的水分,通过根外追肥,及时补充养分,养根保叶,防止茎叶早衰,促使谷粒多、粒饱。1、活水养根,防止断水过早。杂...

    199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东旺金大田鹰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东旺金大田鹰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东旺金大田鹰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北京市东旺农药厂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名称:东旺金大田鹰产品类别:杀虫剂产品说明:适用作物:棉花、大豆、蔬菜、玉米、小麦。防治对象: 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玉米螟、螟虫、盲蝽象、象鼻虫、金龟子、二十八星瓢虫、虫卵性能特点:...

    2410 除草剂十大名牌 农药技术
  • 种豆角防“三虫”
    种豆角防“三虫”

    架豆角生长盛期正值气温高、雨水多的时候,虫害发生严重,如果管理跟不上,极易造成品质降低,产量减少。在防治措施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和药剂防治并重。一、豆荚螟豆荚螟每年6~10月是幼虫为害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角、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角或花取食,造成花、角脱落,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

    271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冬小麦冻害防治措施
    冬小麦冻害防治措施

    今日起,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较低温度可能导致未进入越冬期的冬小麦冻害。进入冬季,冷空气比较活跃,常给越冬作物带来影响,而冻害就是冬小麦生产上的重大灾害之一。 雪后的冬小麦(资料图片)一般来说,小麦冻害有3种类型1、暖冬骤寒冻害型。小麦播种至入冬前后,气温偏高...

    927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大豆增产措施
    大豆增产措施

    1、间苗:大豆在全苗的基础上,当两片对生单叶展开时进行间苗,一般增产10-20%。2.压苗:在大豆部分幼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选晴天中午,用畜力或机引木磙顺垅镇压,可增产8.5-10%。3.摘心:在大豆初花或盛花期,用手将主茎顶端摘去2厘米左右,能增产7.2%-10.8%。4.施稀土:每1公斤豆种用稀...

    324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白灵菇的储藏与保鲜技术
    白灵菇的储藏与保鲜技术

    储藏特性 与其他菇类相比,白灵菇属耐储藏品种。新鲜的白灵菇具有极强的呼吸作用,一旦离开培养基,采后2~3天内菇体水分大量散失,首先茵褶变褐,继而整个菇面发黄变褐,风味也随之劣变,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延长鲜菇运输与上市时间,解决其采后的保鲜问题,是白灵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影响白灵菇采后储藏保鲜的环境...

    1126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盲椿象危害棉花新叶破洞多
    盲椿象危害棉花新叶破洞多

    139****8164手机发来短信:棉花新叶上有很多小洞,有很多小黑斑,这是怎么回事?用什么药治?答:很可能是盲椿象刺吸危害造成的。盲椿象在棉花顶部生长点刺吸危害,会致组织坏死,形成针点状黑斑,以后随着健康组织生长,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破洞(其边缘组织愈合良好,区别于病害引起的穿孔)。盲椿象是近几年棉...

    151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水稻插秧机插秧常见故障处理
    水稻插秧机插秧常见故障处理

    立秧差或发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排除方法: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可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插过秧后秧苗散乱原因:推秧器推出行程小;苗床过干或水分过大;苗片与苗片接头间贴合不紧;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排除方法:除采取相对措施外...

    1673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农家贮粮妙方集锦
    农家贮粮妙方集锦

    一、物理法(1)曝晒。粮食入库前伏天摊水泥场3厘米~5厘米厚曝晒,中午粮温可达45摄氏度,晒4小时以上,每小时翻动1次,能杀死麦蛾、拟谷盗等害虫。玉米象亦能逃出粮堆隐蔽。(2)低温杀虫。北方及高寒地区,在冬季或早春,把粮食摊放室外冷冻,堆放厚度以粮层内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为标准,冷冻6小时以上,玉米象...

    109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有关枇杷高接换种技术要点-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有关枇杷高接换种技术要点-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1.高接的接穗、时期、部位和包扎 (1)接穗选用采自良种母株树冠的中外围、表皮红褐色、生长充实和芽眼饱满的1-2年生的春、夏梢段作接穗,尤以叶痕有白色茸毛的顶生枝的中段为好。从福建莆田枇杷高接的结果表明,接穗粗度为1.0-1.5厘米粗、充实的1-2年生枝条,接后愈合快,成活率高,抽梢能力强。 (2)...

    366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果树保护地栽培需注意的问题
    果树保护地栽培需注意的问题

    果品质量问题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要想提高果品质量,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如增加棚内光照、增施CO2气肥、叶面喷施微肥和增施磷、钾肥等,并开张树冠,控制枝条旺长,加强扣棚后地温调控等。  越夏问题 解决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果树的越夏问题,主要是做好保叶、养根、壮树、壮枝等工作。果实采收后,打开棚膜...

    853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如何种好越夏叶菜
    如何种好越夏叶菜

    (一)突破障碍,茼蒿高产一要注意防高温。茼蒿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生长适温17-20℃,超过29℃生长不良,叶片数少而瘦小。因此,夏季高温常是导致茼蒿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说,要想茼蒿长得好,产量高,就一定要把棚内温度降至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采取的降温措施有覆盖遮阳网,...

    1992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