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

时间 : 01-09 投稿人 : 青珏 点击 :

姬松茸已在日本、美国、巴西等国进行大面积种植。日本种植采用“菇房畦栽法”,在以稻草和甘蔗渣为主要基质的堆肥上加盖覆士,制成畦床,在畦床底部播种,约35—40天后出菇,出菇期持续3—4个月,每潮出菇周期10天,每平方米可产鲜菇10千克左右。我国于1992年从日本引进姬松茸,目前国内姬松茸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福建,1平方米可收鲜菇5千克以上。

姬松茸因出口前景好,换汇率高,是一个有开发价值的新品种。华北沿海平原地区可选择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前种植。室外大棚立体种植姬松茸,省工、省料、投资少、产量高,管理容易,操作方便保温保湿能力强,调光通风好,工艺容易,种植模式简单。姬松茸的种植方法和技术与双孢蘑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基本相似,可以参照进行。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㈠种植材料 姬松茸最适合的种植材料是甘蔗渣。也可以用稻草、麦秆、棉籽壳、玉米秆、茅草、木屑等作为原料进行种植。在上述一种或几种混合的原料中, 适当地添加一些牛粪(马粪)、禽类类和少量化肥。参考双孢菇种植工艺,经过堆积,发酵,翻堆,制成适合姬松茸生育的培养料。

㈡种植季节 根据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种植季节一般安排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春季种植在清明前后(3—5月份),秋季种植在立秋之后(9~11月份)。低海拔地区可延长至4—5月份播种,6—7月份收菇。总之,要掌握播种后,经40—50天开始出菇时,气温能达到20—28℃为好。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期应灵活掌握。

㈢种植工艺 姬松茸菌种也分母种、原种、种植种三级,可按双孢蘑菇的制种方法进行制作。母种用 PDA培养基;原种、种植种一般用麦粒培养基。

1.建堆把稻草等秸秆类或棉籽壳浸透水,预湿后,与米糠、木屑、畜禽粪等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建堆。料堆上宽80—90厘米。

2.翻堆预堆时间大约7天左右,料温上升至70—75℃左右就应该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在培养料中加入硫酸铵或尿素,在微生物的帮助下,通过发酵变成姬松茸可利用的氮源。在预堆期间,料堆中层发酵较好,料温较高,但四周的培养料没有充分发酵。翻堆时要充分翻拌,把中层培养料翻放在外周,把外周培养料堆到料堆中央。

5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再按4天、4天、3天的间隔时间进行翻堆(共翻堆5次,发酵时间23—25天)。为了使料堆内外发酵均匀,翻堆时应把中间的培养料翻堆在外,把外层的培养料堆到中间。发酵后培养料变成棕褐色,手拉纤维容易拉断,发酵就完成了。堆制发酵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大约为60~75%。pH值偏高或偏低时,可用过磷酸钙或消石灰进行调节。为了制作均匀、完全成熟、高质量的培养料,翻堆是很重要的工序,不能粗心。

3.进料铺床姬松茸室内、室外均可种植。室内种植时可搭架床4—6层,也可以利用空阔的蘑菇房、架床,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地、不松不紧地铺菇床,厚度20厘米为宜。培养料上床后,进行“二次发酵”,即将菇房的出入口、通风口关闭,把菇房的温度升高到55—60℃,保持2天左右,待料温降到25℃时再播种。野外种植在荫棚下进行,畦宽1.3米,长任意。荫棚高度2—2.3米,棚顶和四周用草帘、遮阳网遮荫,(要求四阳四阴),畦床整成龟背形,中间比四周略高,并开好排水沟。如果在山地种植,还要开防洪沟。畦床表面用化学农药喷洒,杀灭害虫。再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铺入畦床上面,厚度一般为20—25厘米(按干料计算,每平方米约需16—20千克培养料)。

4.播种和管理:把麦粒菌种轻轻掰碎,2/3勻匀撒在培养料面上,用叉适当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1/3撒在床面上,最后铺上1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2瓶。

室外种植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畦床,保温保湿。播种后5天内一般不必揭开地膜,也不用喷水,第6天揭膜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宣,若料面干燥应喷水保湿。正常情况下,每2天通风一次。

室内种植也要注意菇房内温湿度的变化。做好保温保湿,并使新鲜空气多通入菇房之内,每天菇房内都不要使感到闷热。

5.覆土覆土时间以见到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中成活之后。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覆盖培养料的土粒之好坏、覆土方法之好坏,对姬松茸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覆土是种植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覆土用的土粒不能太坚硬,不含肥料、新鲜、保水、通气性能较好大土粒最好,国内一般都选用田底土,含水量为70~75%。

覆土可采用平铺方式,也可采用“齿轮”方式。即先在料面上覆上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土粒,每间隔10~15厘米做一条宽10厘米、高5厘米的土坎,厚度约3—4厘米。野外种植要在畦床两边用竹木条杆插成弯弓形,然后罩上塑料膜,使其在小气候中生长。罩膜内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过高则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不低于85%。

6.出菇管理出菇期间的管理合适与否,都会造成大幅度的增产或减产。因此,必须细心管理。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蔓延之后,才开始出菇。一般播种后40天左右,菌丝发育粗壮,少量爬上上层。此时畦床上面应喷水,罩膜内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并保持盖膜2天后,土面上就会出现白色米粒状菇蕾,继而长成黄豆状,3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应停止喷水,避免造成菇(蕾)体畸形,这是水分管理的关键。出菇时,要消耗大量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间必须十分注意通风换气,每天揭膜通风1~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后继续罩膜保湿,促进菇蕾的正常生长。阴雨天气可把罩膜四周掀开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菇蕾烂掉。

出菇期温度以20—25℃最好。若早春播种的,出菇时气温偏低,可罩紧薄膜保温保湿,并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夏初气温超过28℃时,可以在荫棚上加厚遮阳物,整天打开罩膜通风透气,创造较阴凉气候。室内种植时,也要注意门窗遮阳,并早晚通风,出菇周期大体上10天,出菇结束后可修改畦的形状,再喷水补充畦床的水分,为下次出菇做好准备。出菇可持续3—4个月,可逐批逐次出菇采收(一般4—5批)。喷水宜用井水或泉水。

7.采收和加工姬松茸的采收适期是菌盖刚离开菌柄之前的菇蕾期,即菌盖含苞尚未开伞,表面谈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褶内层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为宜。若菌膜破裂,菌褶上的孢子逐渐成熟,烘干后菌褶会变成黑色,降低商品价值。

采收后的鲜菇,可通过保鲜或盐渍加工。若是干制,应根据客户的要求,有的是整朵置于干燥机内烘干;有的是由盖至柄对半切开,烘干成品。干品气味芳香,菌褶白,用透明塑料袋包装,外包装用纸皮箱或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

病虫害防治:姬松茸有抗杂菌的能力,几乎不受害菌侵害。但要十分注意通风换气,匆使菇房内和畦面过湿。害菌常在覆土前后发现,害菌发生时最好用喷灯把它烧掉。姬松茸的害虫有菇蝇、菇蛾、线虫等。如果后发酵很完全,几乎都可以防止害虫发生。如果发生害虫可以用喷灯把它们烧掉或在姬松茸不发生或停止发生时用磷化铝熏驱除。

相关文章

  • 月苋草的丰产栽培技术
    月苋草的丰产栽培技术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30℃左右的温水浸种24~26小时,空净水分,待种子阴干后互不粘连时即可播种,这样能提前发芽。秋播的不用进行种子处理。3.播期和播种方法。(1)播期。分秋播和春播两种。在东北地区最佳时间是秋播,即在10月下旬土壤结冻之前播种,秋播的地块墒情好,吸水快,苗出土早,保苗好。春播必须...

    786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冬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要点
    冬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要点

    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是农业部实施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推技术,也是我国今后小麦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今年是我县示范推广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的第一年,为确保此项技术的推广能够稳妥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及外地实际种植经验,现制定我县冬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与种子选...

    1727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板栗的栽培与管护
    板栗的栽培与管护

    板栗系壳斗科著名优良干果树种。我国人民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在我国人民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板栗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可鲜食、炒食、煮食和制作各种点心、菜肴。具有甜、香、糯的特点,而且还有治脾补肝、强身健体的功能,因而驰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上称为中国甘栗。产地群众称它为铁杆庄稼。一、...

    94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饲料加工技术与安全饲料生产
    饲料加工技术与安全饲料生产

    购买《人工养狐技术》光盘请点击这里饲料加工技术与安全饲料生产 前言 安全食品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安全饲料生产是安全食品的基础,只有生产出安全饲料,才能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安全饲料是指饲喂食用动物的饲料中,各种成分在食用动物体中不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物和无机物[1]。在饲料生产中如何生产...

    1123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防止梨树秋季二次开花
    防止梨树秋季二次开花

    梨树在秋季开二次花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本应翌年春季开的花,在当年秋季提前开了,翌年的花量就会减少,甚至全无。梨树开二次花的同时会抽发大量秋梢,消耗树体养分,导致翌年抽发的枝、叶组织不充分,易感病。防止梨树二次开花的关键措施是保叶,具体方法如下:一、加强病虫害防治引起梨树大量落叶的主要害虫有梨网蝽、...

    198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中国粮食主产区秋粮产量好于预期,丰收几成定局
    中国粮食主产区秋粮产量好于预期,丰收几成定局

    从北往南,中国正逐渐进入秋收季节。黑龙江、吉林、山东、湖南等粮食主产区的官员纷纷表示,占全国粮食总产量七成的秋粮,今年丰收几成定局。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和湖北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籼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对于今年的秋粮产量,湖南省农业厅粮油处处长李克勤介绍说,如果未来一周内不出现低温,晚稻增产...

    139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蔬菜种子催芽技术介绍
    蔬菜种子催芽技术介绍

    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果菜类蔬菜种子发芽较慢,均需催芽,现将催芽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种:一定选好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纯度高的种子,要去掉种子里的泥土杂质,以免影响发芽或造成烂种。二、消毒:1、干热消毒法。多用于番茄,先晾晒种子,使含水量在7%以下,放入摄氏70~73℃的烘箱中烘烤4天,取出后催芽,...

    23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如何加工制作芒果椰子鲜果冰淇淋
    如何加工制作芒果椰子鲜果冰淇淋

    (一)主要辅料 每1000克鲜果冰淇淋中,芒果冰淇淋:全脂奶粉101克、甜炼乳62克、奶油62克、白糖39克、鸡蛋18克、海藻酸钠3克、单甘酯2克、芒果浆385克、水328克。 椰子冰淇淋:全脂奶粉137克、甜炼乳85克、白糖53克、鸡蛋 18克、海藻酸钠3克、单甘酯2克、椰奶200克、水417克。...

    1554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棉花败育的原因及挽救措施
    棉花败育的原因及挽救措施

    棉花败育现象每年都有发生。所谓败育,就是棉花失去了正常生育的功能,即只开花不结桃,或者开花多,结桃少。原因首先是气候因子所致,其次是盲目乱引棉花品种,再者是栽培手段与气候变化不相适应。据记载,当温度超过35℃时,花粉发育出现畸形,不能正常授粉;而持续干旱则加剧蕾铃脱落。另外,8月中旬有些棉区出现连续...

    37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油菜冬季抗旱保苗措施
    油菜冬季抗旱保苗措施

    1、浇水抗旱。稻田油菜有灌水条件的要尽可能灌水抗旱,坚决遏住旱情蔓延的趋势。板田免耕油菜适宜于灌水抗旱,可采取沟灌的方式,水灌到沟深的2/3处,让水渗透湿润土壤。但要防止淹灌、漫灌和久灌,以免土壤缺氧。翻耕直播或移栽的油菜灌水时易出现土体下沉而伤害根系,要注意方法,但最好与旱土油菜一样采取淋水的方法...

    955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甘薯粉条的加工技术
    甘薯粉条的加工技术

    1、产品特点:甘薯粉条,条白条细,养分含量高,适于熬菜、烹炒和凉拌。2、工艺流程:选料提粉→配料打芡→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条→打捆包装。3、制作要点:选料提粉:选用含淀粉率高的薯块作原料,加工提取淀粉备用。配料、打芡:将淀粉放入面缸中,加入35~40℃的温水,使碎粉吸水发糍,再用光洁木棒搅拌,同时...

    1729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夏威夷木瓜栽培技术
    夏威夷木瓜栽培技术

    夏威夷木瓜别名升阳,是番木瓜(CaricaPapayaL.)的一个小果型品种,是多年生热带亚热带常绿草本浆果类作物,果实可鲜食及作蔬菜,药用价值很高。夏威夷木瓜植后1年内可开花结果,并且四季花果不断,早结丰产性状突出,果型丰正光滑,单果重0.4kg,果肉红色气味芳香,鲜食或作瓜盅食用,颇受消费者欢迎...

    2131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小麦入冬咋防冻
    小麦入冬咋防冻

    越冬期冻害是北方麦区小麦生产中的灾害之一,尤其在低温、干旱年份,冻害更重。据经验,预防小麦越冬期冻害,主要有以下10项技术措施:1、适量追肥对于播种前施肥不足的麦田,越冬之前追肥,能巩固小麦的有效分蘖,增强植株自身的抗寒能力,追肥时氮、磷、钾要混追,比例要适当。尤其是磷肥,能促进小麦根系下扎,调节植...

    194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大麦茬种水稻
    大麦茬种水稻

    郯城县地处鲁东南,光热水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生产以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为主。人们传统的种植模式是“麦茬稻、稻茬麦”,造成了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大米上市偏晚的被动局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迅猛发展,农民对饲料用粮的增加,我们选择花园乡做试点进行“大麦茬种水稻,粮饲双丰收”栽培模式的研究。经实...

    289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花生新品种---湛油55
    花生新品种---湛油55

    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524094,电话:0759-2727998)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湛油55”,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春植全生育期125天,株型直立紧凑,单株果数14.1-16.5个,饱果率79.0-84.8%,双仁果率82.0-84.9%,百果重181.6-195克,半...

    2380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