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防棚室黄瓜打弯方法

时间 : 02-11 投稿人 : 广领 点击 :

黄瓜弯曲,外观品质差,产量降低,影响栽培经济效益。

黄瓜弯曲是常见的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光照不足、温度和水分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等。预防黄瓜弯果要做到:

一、保证充足的光照。温室栽种时,因为光照条件差,栽种时要有充分的株距,以保证充足的光照。但要注意不要摘叶过多,以确保足够光合产物的产生。

二、合理的肥水管理。黄瓜进入初花期,小瓜刚开始生长,根据经验,此时不能浇水,至少不能大量浇水,更不能施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当瓜长到10厘米长时,有的菜农还不敢浇水,怕植株徒长,继续控水,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此时是黄瓜果实快速生长急需水分和养分的时期,如果肥水供应不及时,就会造成黄瓜弯果。

三、刀片处理。一旦发生弯瓜,在幼花开放前后,用刀片在弯瓜背处竖划1道浅印,再横切1~3道浅印,深不过0.5厘米,长2~5厘米。这样弯瓜就能变直,而且销售时伤口几乎看不出来。

四、拴绳坠直。取长4厘米、宽2厘米左右的小瓦片或小砖块或小石块等,用细麻绳或细塑料绳拴好。当黄瓜长到10厘米长时,如发现弯瓜就可将小瓦片或小砖块挂在黄瓜花把处,这样随着黄瓜的生长,小砖块就可把弯瓜坠直。

五、加强管理。如果肥料不足,种植密度大,光照少,杂草多,养分供应不上,以及土壤干燥,易发生小头弯曲瓜;若营养水分过多而引起茎叶过于繁茂,易产生大头弯曲瓜。因此应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科学施肥,浇水要勤(但每次浇水量要少),高温期浇水间隔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土壤过干、过湿,积极防治病虫害,以促使果实顺利生长发育。

六、机械弯瓜的处理。对于机械弯瓜,在吊蔓、缠蔓时,及时消除阻挡因素,使瓜条下垂即可。

七、摘卷须、除弯瓜。摘除卷须,可预防因卷须等物理障碍引起的弯瓜现象。菜农也可在不影响产量与效益的前提下,于雌花谢花前后及时摘除弯瓜,可促进下茬瓜早上市。

八、牙签插蔓。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受高温、高湿及不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弯曲瓜,可采取牙签插蔓的方法进行防治。具体操作是,取消过毒的牙签插在生有弯瓜的瓜蔓上,要掌握穿透瓜蔓但不折断的原则,紧接着浇1遍水,次日瓜条即可伸直,此时再将细牙签拔出,黄瓜仍能正常生长。

相关文章

  • 如何加工各种风味大白菜
    如何加工各种风味大白菜

    大白菜,除了可以烹制成各色美味佳肴,还可进行生腌熟渍,加工成具有酸、甜、辣、咸等各种风味的佐餐小菜。腌白菜:腌制前,先把根切去,并劈去老帮和黄叶,冲洗干净,较大棵的切成两半,然后进行码缸。码时,铺一层白菜略洒上一些水(总用水量为每百斤菜不超过五斤水),再撒上一层食盐。如此逐层地码上去,至全部码完为止...

    1076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畦床出灵芝前虫害的防治与管理(二)
    畦床出灵芝前虫害的防治与管理(二)

    畦床除了各种霉菌感染外,虫害也是一种主要的危害因素,应加强防治与管理。虫害种类比较多,现具体介绍以下几种:(一)线虫1.形态特征危害灵芝的病原线虫体长1毫米左右,白色透明,体形圆筒形或线形,两端尖细中间略粗,外形似蛇则,有头、颈、腹、尾之分。2.生活习性线虫多寄生或半寄生,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生活经卵...

    788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冬季韭菜扣棚前后管理措施
    冬季韭菜扣棚前后管理措施

    一、扣棚前的管理1.清洁韭畦。11初,韭菜经过几次霜后,营养物质已进入鳞茎内,叶片开始枯萎。此时应把韭畦中的秸秆、死叶、杂草等清理干净,以减少韭畦内潜伏的病原菌,降低发病程度。2.扒韭墩。清畦以后,将韭墩鳞茎以上的表土挖出畦外,使之露出鳞茎,进行日晒、夜冻,这样可提早打破休眠,使出韭整齐,同时还可消...

    235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㈠ 栽培原料 适宜否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籽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据国内外试验资料,用稻草作主料,即便添加棉子壳,出菇也比较迟,出菇率低...

    66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关于草菇栽培的主要方式
    关于草菇栽培的主要方式

    栽培草菇为保持适宜的料温、水分和尽可能大的出菇面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大面积栽培草菇比较理想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波浪形料垄栽培法将培养料在畦床表面横铺成波浪形的料垄,一般垄中央厚15~20厘米(气温高可以铺薄一些,气温低可以增厚一些),垄沟料厚8~10厘米左右,在料表面撒上菌种封...

    65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枸杞怎样才能果多色艳?
    枸杞怎样才能果多色艳?

    枸杞以观果为主,入秋后那缀满枝头的红果,着实可爱。枸杞的果实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补肝益脾、养血明日、助肾健腰等功能。枸杞为丛生性小灌木,分枝多而细长垂,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性喜阳也耐阴,耐寒也耐旱,忌水涝,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中。枸杞根系发达,易萌蘖,花呈漏斗状,为淡紫色,花期在6-10月...

    1973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寒秀”黄瓜越冬种植有什么优势
    “寒秀”黄瓜越冬种植有什么优势

    现在又到了大棚蔬菜种子大量销售的旺季,因大棚种子具有高附加值和其在整个蔬菜生产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所以每到这个季节,购种和销种会变得敏感而火爆。对菜农来说,种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济收入的高低。但是,由于当前蔬菜品种繁多,品质良莠不齐,再加上个别种子经营者在宣传销售时肆意渲染,误导菜农,致使菜农在购种时...

    183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大棚西瓜长季栽培技术
    大棚西瓜长季栽培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湿润多雨,西瓜生产怎样才能实现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季节早、采收期长的目标呢?采用西瓜三膜覆盖全程避雨长季节栽培技术,就是一个好方法。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可连续多批收瓜,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头批瓜上市,单瓜重达5-6公斤,产量750-1000公斤,第二批瓜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上市,单瓜重5公...

    119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晚秋几种作物虫害与防治
    晚秋几种作物虫害与防治

    主要以洋芋、秋菜、秋苕为例,现将其主要病虫发生及防治技术提出如下意见一、秋洋芋1、晚疫病:此病发生于洋芋叶片、茎蔓和薯块上。叶片发病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水渍状退绿斑,后渐扩大,近圆形,暗褐色,边缘不明显。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大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以至全叶。病斑边缘有一圈白色霉层,雨后或有露水...

    1615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生姜的贮藏保鲜技术
    生姜的贮藏保鲜技术

    姜喜温暖湿润,适宜贮藏温度为15℃左右,相对湿度为85%-95%常用井窖贮藏。井窖深约2.5-3米,井口以人能下去即可。在井底向两侧挖两个贮藏室、室高1-1.3米,长宽各约1.5米左右。挑选整齐、无病害、健壮的姜块入窖。用湿沙铺底,一层湿沙一层姜,上面再盖一层湿沙覆顶。贮藏中的管理,既要防热,又要防...

    40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夏季茄子的移栽管理
    夏季茄子的移栽管理

    一、大田整理茄子不耐涝。夏季茄子定植后很快进入高温雨季。应选择地势较高的沙壤土栽培。粘壤土通透性差,若遇雨水多的年份,易沤根死秧,应该挖好排灌沟,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涝。另外,宜采用小高厢栽培。厢高20-45厘米,厢面宽100-120厘米,厢沟宽20-30厘米。茄子为深根性喜肥耐肥蔬菜。宜深耕重施基...

    276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莲藕栽培技术―土壤耕作、播种育苗
    莲藕栽培技术―土壤耕作、播种育苗

    土壤耕作:莲藕适应性广,只要不缺水,无论肥田、瘦田或湖泊、池塘都能种植,一般分为田藕和塘藕。以田藕产量较高。田藕要选择上唇具有土质肥沃松软的淤泥层,土层深33-66厘米而底层较坚实(防止藕下钻,便于起藕),保水力强,地势低洼的浅水沤田。而塘藕多利用自然肥力。要选水位33-66厘米最多不超过1.3-1...

    273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联苯菊酯”的使用技术
    “联苯菊酯”的使用技术

    联苯菊酯能防治多种夜蛾科、螟蛾科、蚜虫、螨类等害虫,在我省茶园、柑桔园应用广泛。最近,该产品已由江苏正达农化有限公司国产化生产并获得登记,商品名为2.5%农铁杆(联苯菊酯)乳油,在福建、四川和我省湖州等地试验示范,产品质量和防治效果同进口产品相一致。现将该产品的使用技术介绍如下: 一、产品特点。2....

    152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新奇特蔬菜新品种及栽培技术
    新奇特蔬菜新品种及栽培技术

    当前,农业生态园区在我国发展迅速,观赏蔬菜作为园区的新品种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根据市场需要,我所从1998年开始从国内外引入了多种新奇特观赏蔬菜品种,经3年多的种植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观赏蛇瓜、观赏葫芦、微型观赏南瓜等几个主要品种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观赏蛇瓜  观赏蛇瓜属葫芦科栝楼属,攀...

    253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棉花种植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膜下滴灌省力节水增收
    棉花种植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膜下滴灌省力节水增收

    本报讯(记者赵红梅)进入冬季,南宫市大高村农民刘金权开始计算今秋的收成:他利用农业技术员手把手教的棉田膜下滴灌技术,20亩棉花比往年多收入1万多元。不仅每亩节水72立方米,少投入36元电费,还多收了59公斤籽棉,亩均增收531元。刘金权告诉记者:“采用棉田膜下滴灌技术种棉不仅投入少、收入多,还省事儿...

    254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