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将作物播种于土壤中,细胞原生质就开始活动,开始生长。原生质的主体为蛋白质,它是和生命有关的化合物,其中含有约16%的氮素。
作物吸收无机态的铵盐和硝酸盐,可合成氨基酸,进一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由22种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在维持作物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作物体内起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如叶绿素、酶、激素及核酸等也都含有氮素。因此,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氮素是必需的,适量的氮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茎叶的生长,使作物保持绿色。氮素施用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能否达到“高产优质作物”的目的。
氮的需要量与作物的生长量成正比。如果不足,生长发育显著受阻;相反,吸收过多就会使作物体软弱倒伏,抗病能力下降。
2.症状
为了增产而增施氮肥的倾向较多,换句话说,氮是极为重要的元素。但是“过犹不及”,氮过剩不仅引起作物徒长,茎叶软弱倒伏,易受病虫害的侵袭,而且促使土壤酸化,提高盐分浓度,从而促进土壤老化。
水稻氮过剩,不同的生育时期,其症状不同。如在分蘖期吸收过多氮素,则使后生小分蘖多,过于繁茂,稻脚不清楚,叶片长而披软,叶色过深,鞘色比叶色淡,茎秆柔软,这类禾苗,称之过旺苗。如在幼穗即将形成之时氮过剩,则不仅促进第4至第5节间过度伸长,引起倒伏,而且使剑叶及倒1、倒2叶等上部叶片过大,遮住下部叶片,从而促进纹枯病、菌核病发生,根系活力衰退,促进水稻倒伏。出穗后的氮过剩,不仅使茎叶及枝梗变得软弱,而且促进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形成含青米多的劣质米。
3.发生原因
①前茬作物施氮过多,土壤中残留大量的可溶性氮。
②追肥施氮过多、过晚。
③偏施氮肥,且磷钾肥配施不足。
4.防治方法
①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氮特性和土壤的供氮特点,适时、适量地追施氮肥,应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追施氮肥过晚。
②在合理轮作的前提下,以轮作制为基础,确定适宜的施氮量。
③合理施磷钾肥,以保持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平衡。氮过量不十分严重时,可通过排水搁田、晒田及追施钾肥等措施进行矫治。
④对于在收获前茬作物之前施过氮肥的田块,如果认为对后茬作物可能带来过剩为害,则在种植作物之前进行整地的时候,翻入生秸秆或未熟有机肥等,让细菌利用土壤中过剩的氮素。
⑤水稻出现氮过剩症,应立即排水晒田,至土壤略微干裂时再进行灌水。如此反复,做到叶片不落黄不再施用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