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辣椒精的加工技术

时间 : 02-03 投稿人 : 花妍巧语 点击 :

红尖辣椒是目前国内外销量最大的辣味品,但用传统的方法加工存在两个缺点:

1、即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大为失色;

2、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为了适应辣味食品的发展,提高辣味利用率,使产品便于保存,探讨辣椒深加工的新方法十分必要。辣椒精的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辣椒霉变的问题,提取辣椒精后的残渣,可进一步提取其他物质或合成饲料,为辣椒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使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一、提取原理

辣椒的成分相当复杂,但作为调味风味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辣椒色素,以及具有特有香味的挥发物。因此,提取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其特性,用化学方法将其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分离开来,获得一种浓缩物,这种浓缩物即为辣椒精。

辣椒中产生辣味的物质是一种统称为辣椒素的辣椒碱,其中辣椒碱占69%,二氢辣椒碱占22%,去甲二氢辣椒碱占7%,高辣椒碱占1%,高二氢辣椒碱占1%。纯净的辣椒碱为单斜棱柱体或短形片状晶体,熔点65℃,高温下产生刺激性蒸发。辣椒碱可溶于乙醇、乙醚、苯及碱性水溶液中,但不溶于冷水。辣椒素在辣椒中含量因品种而异,一般为0.2—0.5%,但其质量分数只要达到1毫克/千克就使味觉感到明显辣味。

辣椒中挥发物用水蒸馏与溶剂萃取收集后,在色质联用仪中进行分析,证明有醇、羟基化合物,吡、嗪环状碳水化合物,树脂类等各种成分。

二、工艺流程:辣椒→干燥→粉碎→酒精→浸取→浓缩→酒精→提纯→辣椒精

三、操作方法

1、原料的准备。先用色红、味辣、水分低、无霉变的干辣椒加工成辣椒粉。

2、浸取。根据实践结果,采用常温静止浸取的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等优点,有利于广泛应用。可选用95%无毒、价廉、易得的食用酒精作为浸取剂,常温静止浸取48小时。

3、浓缩。将浸取液送入蒸馏装置内,用间接加热的方法将乙醇回收。随着乙醇的蒸发,浸取液的浓度不断升高,颜色变深。蒸馏后期,要控制加热温度,防止焦化。所得浓缩物冷却至室温后,是一种浓稠的暗红色液体。回收的乙醇可供浸取使用。

4、提纯。为了除去浓缩液中的杂质,去掉胶状的树脂类物质,还需要进一步用溶剂萃取,条件如前所述,再将提纯溶液蒸发,得到纯净的提取物辣椒精。

四、产品质量。用这种方法制得的辣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暗红色的浓稠液体,保持辣椒本身固有的色香味,密度为0.91—0.93千克/升,易溶于各种食用油。产品的卫生指标:菌总数不大于10个/毫升,大肠菌群不大于30个/毫升,砷含量不大于0.1毫克/千克,铅不得检出。

相关文章

  • 迷你型红薯简介
    迷你型红薯简介

    迷你型红薯是由浙江农业科学院专家近年刚刚研发出的一种新型红薯品种,因单个薯块仅重50-150g,质地细腻,风味浓厚区别于传统红薯而得名。小型化、优质化、彩色化和营养化是天目香薯的主要特点。迷你型红薯按口感可分为粉甜型、软甜型、水果型等几个种类,具有不同的口感,其中粉甜型口感香、甜、糯、细腻,深受消费...

    248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水稻早衰的原因及防治
    水稻早衰的原因及防治

    水稻早衰,是指水稻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叶片未老先衰,叶色呈棕褐色,叶片顶端出现污白色的枯死状态,叶片薄而弯曲,根系生长衰弱,甚至还有少数黑根发生。造成水稻早衰的因素很多,除了病虫害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后期断水过早,致使光合作用减弱,或者灌水过深,引起土壤通透性不良,导致叶片提前衰老;二是养分不足;三...

    1331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黑木耳促高产雾灌新技术
    黑木耳促高产雾灌新技术

    一、雾灌设施 由干、支、毛三级高压聚乙稀塑料管微型雾化喷头及管件组成,干管直径40—50毫米、支管直径25—32毫米、毛管直径10—12毫米。安装时,干管连接水源垂直于支管,支管垂直于每架耳干,毛管(一般长为15米)平行于每架耳干,悬挂在其上部。雾化喷头间距1.5—2米,安装在毛管同一侧面上(对着耳...

    447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水稻节水高产控灌技术
    水稻节水高产控灌技术

    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是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已在全国10多个省区推广。1998年,水利厅在灵武等四市县进行试验、示范,当年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1999年,全区9个种稻市(县)共示范推广29417亩,平均灌水27次,亩灌水量746立方米(田间水量),比对照区平均减少灌水14次,减少...

    171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鲜桃采收与保鲜技巧
    鲜桃采收与保鲜技巧

    鲜桃极易腐烂变质。如果采取下列保鲜方法,可延长鲜桃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1、无伤采收,分级包装。判断桃果成熟度,一是果实充分发育后,果皮开始褪绿,果肉稍硬,有色品种基本满色时为硬熟期。二是当果实底色呈绿或呈淡绿色,果面茸毛开始着色时为七八成熟。硬熟期与七八成熟的果实较耐贮藏和长途运输。由于桃的成熟度...

    214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甜瓜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预防
    甜瓜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预防

    采用大棚育苗和双膜栽培的甜瓜,坐果率不高,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据调查,有的脱落率高达70%以上,特别是厚皮甜瓜脱落率更高,既影响产量、品质,又推迟甜瓜上市时间,降低效益。究其原因,一是施用基肥过多,特别是偏施速效氮肥引起徒长,抑制了花芽分化;二是较长时间的低温,制约了生殖器官的发育;三是大气湿度高,土...

    404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纹曲星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纹曲星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纹曲星农药剂型:生产企业:辽宁省凯飞化工技术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特点:本品由井冈霉素、三环唑、烯唑醇复配而成,具有内吸性强、持效期较长等特点,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的较好药剂。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2316 除草剂有些哪 农药教学
  • 夏闲棚室栽培麦秸草菇技术
    夏闲棚室栽培麦秸草菇技术

    用麦秸栽培的草菇富含蛋白质、低脂肪、低热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每年6~9月份,因高温多雨,许多日光温室或冬暖大棚基本休闲起来,为提高其利用率,利用夏闲日光温室或冬暖大棚进行麦秸草菇栽培,每亩地可产鲜草菇3000公斤,收入可达万元左右。现将此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适宜温度草菇菌丝体...

    2472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甜樱桃拉宾斯
    甜樱桃拉宾斯

    亲本为先锋×斯坦拉,为加拿大夏地农业研究站育成的一个自花结实品种。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11.5g,近圆形或卵圆形,紫红色,艳丽美观,有诱人的光泽。果皮厚而韧,肉质肥厚,脆而硬,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风味甜美可口,品质上等。在河北昌黎地区6月中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50~55天。树势健壮,树势较...

    482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抓紧时机给抗虫棉补钾
    抓紧时机给抗虫棉补钾

    眼下,棉区不少抗虫棉叶片开始出现黄白色斑块,有些棉叶的叶尖及叶缘已有了棕色斑点。许多棉农不知这种症状是什么原因造成?据笔者观察,这是棉花缺钾的征兆,若不及早地加以补偿,势必影响棉花中后期的生长发育,甚至引发凋枯病或者红叶茎枯病,最终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有的棉花减产可能达30%~50%。据科研部门多...

    80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芒果树采后修剪技术
    芒果树采后修剪技术

    1、修剪原则1.1上重下轻芒果有在树冠下部和中部结果较稳、较多的特点,所以对果树中下部要轻剪,尽量多留枝条,让其抽发新梢,为来年的产量提供保障。芒果采收后,树冠上部抽发的枝条应重剪,以控制株高和增强树体透光性。1.2内重外轻芒果靠秋梢的顶芽开花结果,色大部分果实挂在树冠表层,仅有少量在内膛枝上结果,...

    605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十三吗啉
    十三吗啉

    丁苯吗啉制剂EC、SC。单剂如75%乳油,混剂如丁苯吗啉+苯锈碇、丁苯吗啉十百菌清、丁苯吗啉+多菌灵、丁苯吗啉+多菌灵+百菌猜、丁苯吗啉+多菌灵+代森锰锌、了苯吗啉十咪鲜胺、丁苯吗啉+异菌脲、丁苯吗啉+苯锈啶+咪鲜胺等。作用机理与特点本品为吗啉类内吸杀菌剂,是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758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火龙果田间栽培管理
    火龙果田间栽培管理

    火龙果植后大约12―14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每年可开花12―15次,4―11月份为产果期,谢花后30―40天可采收,单果重一般在500―1000克。植后第二年每根柱产果20个以上,第三年进入盛果期,管理水平较高的,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500公斤以上,早结丰产性好。薄肥勤施由于果实采收期长,每年都要重...

    145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冬季芹菜栽培六步快速上市
    冬季芹菜栽培六步快速上市

    芹菜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因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的欢迎。其栽培方式主要有春、夏、秋露地栽培,秋冬保护地栽培等。冬茬芹菜栽培要想得到优质、高产、高效,首先要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出适龄壮苗,其次要采取与优良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措施,第三要看市场适时采收。1、选择优良品种西芹宜选用植株较大、叶...

    2045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棉茬麦栽培技术
    棉茬麦栽培技术

    针对棉茬麦播期晚,产量低而不稳问题,我们摸索出一套棉茬麦丰产栽培技术,使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约5万亩,平均亩产小麦350千克。技术要点是:(一)浇足底墒水施足底肥在10月15日前造墒,然后拔掉棉棵,运到田外,让晚秋桃在棉棵上自然开裂。因棉花茬地力消耗较大,要加大底肥用量。但棉茬...

    2074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