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怎样提高土壤质量

时间 : 10-25 投稿人 : 彬健 点击 :

要提高土壤质量,必须遵循“物质和能量守恒”原理,即必须向土壤补充和恢复植物收获所带走的物质和能量。

怎样提高土壤质量 | 植物资料

一、注重有机肥料的计量施用,保持和提高有机质平衡。

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经过微生物的矿质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能持续地为植物提供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养分,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源和营养,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等等。在化学肥料未问世之前,土壤有机质几乎是土壤唯一的给源。目前,化肥已普遍使用,有机物质提供养分的作用,可以在适当程度上让位于化肥。当靠有机物质来维持土壤的养分和能量平衡,不可能培肥土壤和持续保持土壤生产率时,就必须适当与合理地施用化肥,使植物收获增加,同时有机肥料的肥源也就丰富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一般来说,农田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肥料,所以必须要根据土壤有机物质含量的“适宜值”和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消耗转化规律,通过使用有机肥料来合理补充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使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水平。

二、保持养分平衡,提高养分供应力。

保持土壤养分平衡,不断提高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是管理土壤和保持增产的重要措施。首先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数据:一是每季或每年作物从土壤中取走的养分数量。二是各种肥料利用的利用率。三是土壤中养分残留总量和有效养分量。有了这三方面的数据,就可以进行施肥量的估算,确保预定的产量和土壤养分平衡,使土壤肥沃度不下降。注重科学施肥,要根据各种农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根据土壤的实际供肥能力,根据养分归还理论,合理确定肥料种类、肥料施用方法,真正做到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原则下的“平衡施肥”,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并通过合理耕作等有效途径,防止土壤板结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三、搞好水土保持,严控有毒有害物质。

降水能否全部渗入到土壤中,取决于降水的强度和土壤的入渗率。不能入渗到土壤中的雨水,易形成地表径流,甚至会产生水土流失,既易形成灾害,又会损失大量肥沃的表土,必须严肃对待。尽量切断污染源(污水、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及空气降尘等),并通过农艺和生物措施减轻土壤的污染(施用土壤调理剂、生物制剂等),净化已经污染的土壤,减轻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

相关文章

  • 优质饲料、青贮玉米高油115关键栽培技术
    优质饲料、青贮玉米高油115关键栽培技术

    由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高油115是优质专用玉米----高油玉米类型的代表品种,其籽粒油份含量潜力在8%以上,比普通玉米含油量高1倍,为北京郊区粮饲兼用和专用青贮玉米的主推品种之一。为了准确科学地为农民提供高油115的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北京市农技推广站组织各区县农科所开展了高油115玉米生育规律...

    2124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袋料杏鲍菇高产栽培管理
    袋料杏鲍菇高产栽培管理

    当杏饱菇菌丝长满全袋后,即可采取适应温湿度保其出菇,栽培房温度保持12~18℃,湿度保持90~95%,可向空间及地面喷些水,一般经10~15天就可以出现菇蕾。在这之间应掌握在原基形成到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较好,现菇蕾快慢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气温在12~16℃出菇较快,而开袋时间过早会影响出菇量和质量,选择...

    1416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鲜柚子汁
    鲜柚子汁

    原料配方柚子油60~70千克糖水40~30千克柠檬酸、柚皮油适量制作方法1.洗果:以浮洗机或滚洗机洗净果面泥沙、杂质。2.磨油:以磨油机磨取柚皮油。3.剥皮:去内衣,剥去外皮及海绵层,分瓣后剥除囊衣并去籽。4.压汁:以筛板孔径0.6~0.8毫米的螺旋压汁机压汁。5.粗滤:筛板孔径0.4毫米压汁机或打...

    2059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无公害保健黑花生种植技术
    无公害保健黑花生种植技术

    黑花生是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和黑色素的新品种。内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黑花生与红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1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由于黑花生富含硒和其他微量元素,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机体免...

    863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

    早春利用拱棚栽培马铃薯,可比露地提早一个月上市,薯块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均优于露地栽培,亩产值3000元以上,效益可观。目前,我县苑庄镇周村带动周边栽培面积已具一定规模,该村成为鲁西南较大的马铃薯(种)交易市场。为保证蔬菜基地生产的马铃薯地、高产、无污染、达到无公害农产晶的标准要求,制定了栽培技术操作规...

    109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夏玉米全程免耕栽培的主要特点与技术
    夏玉米全程免耕栽培的主要特点与技术

    夏玉米全程免耕栽培是指从玉米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中,不实施任何形式的耕翻或灭茬的一种简化新型栽培模式。它除兼容了原免耕种植方法的很多优点,而且又有新的发展,使操作程序更趋简化,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更为明显,成为一项既切实可行,又省工节本增产增益,有着广阔推广前景的新技术,现结合我县多年试验...

    581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早春蔬菜育苗防异常技术措施
    早春蔬菜育苗防异常技术措施

    早春时节天气多变,冷空气频繁,气温忽高忽低。较大幅度的降温,长豇豆、西瓜和马铃薯等的幼苗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随着天气的放晴,棚内气温又突然升高,致使大棚菜苗发生徒长、萎蔫等现象。现将早春有关病苗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冻害苗,是苗床温度过低引起的。防治方法:①改进育苗手段,采用人工控温育苗,如电热...

    1298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富士苹果采前巧管理
    富士苹果采前巧管理

    富士苹果采前,许多果农认为收获在即,往往产生麻痹思想,其实此时的富士苹果后期管理同样重要。下面介绍一些富士苹果后期管理经验,供生产者参考。一、防虫保叶,不容忽视每年总有一些果园忽视后期防病虫,致使金纹细蛾和梨网蝽等成灾,造成果树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一定要在前期病虫防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

    290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上海育成大麦新品种“花-30”
    上海育成大麦新品种“花-30”

    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提供的最新信息,该院生物中心联合浙江嘉兴农科所,利用生物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方法,育成花培大麦新品种“花-30”。这一成果最近被评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这一研究以大田生长的大量育种材料为供体,在花药离体培养前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使所有材料均能诱导分化形成再生植株,且大部...

    570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红薯多出粉加工方法
    红薯多出粉加工方法

    作者:张洪路 周红罩  1、适时起薯 红薯起早了成熟不够,出粉率低;起晚了易受霜冻,也影响出粉率。早熟品种以9月10日—20日、晚熟品种以下霜前3—5天起薯,出粉率最高。因为此时气温适宜,红薯粉碎后粉浆发酵快,出淀粉多。如果起薯时间过晚,气温降低,薯块内淀粉逐渐转化为糖,出粉率就下降了。尤其是把鲜薯...

    27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冰箱保藏菌种4要项
    冰箱保藏菌种4要项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条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搞好菌种保藏是保证食用菌增产、菇农增收的重要因素。家用冰箱保藏菌种是菌种保藏方法中最常用、最简单也最经济的方法,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抑制菌种生长的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延缓菌种老化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许多菇农常...

    101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小麦早春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小麦早春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苏的3月份和4月初出现最多。因为在3月份,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苏的小麦已先后完成春化...

    282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不同品种梨的贮藏
    不同品种梨的贮藏

    1.鸭梨:可进行沟藏、窖藏、通风库贮藏及冷库贮藏。冷库贮藏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降温要分段进行,即果温降到10℃后稳定3天,每隔3天降温1℃,降至4℃后每两天降1℃,直至降到0.5℃。 2.雪花梨:雪花梨耐贮性好,可进行沟藏、棚窖贮藏和保鲜袋小包装贮藏。贮藏温度不能低于0℃,最佳贮藏温度为0...

    1640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要选用早熟高产良种,例如:A特早、 B特早、早红四0、早红四一、大果B特早、丰优B特早、川椒一号、抗病一号、长椒一号、干椒一号、干椒二号、新鸡爪等品种。覆盖地膜后不便追肥,因此要先一次性施足基肥,每亩撒施腐熟厩肥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60公斤,...

    683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嘧菌胺
    嘧菌胺

    苯氧菌胺:制剂与分析GR、WP,GC/HPLC。作用机理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跑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防治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应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水稻;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

    771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