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作物高产栽培分期灌溉技术

时间 : 05-24 投稿人 : 景鸣 点击 :

目前比较先进灌溉技术是间歇灌溉技术。它采用只灌不排,以浅灌为主,适时晒田,用维护浅水层或湿润的灌水方法调整作物长相。以充分发挥水、肥、温、药的综合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

(1)泡田、泡田用水量占全部水量的30%左右,为了节省用水,可实行秋翻,早春实行干耙整平田面或用旋耕犁旋耕。然后再用浅水集中泡田。边抹埂、边水耙、水到田,人到田、耙到田。

(2)返青期插秧后,为促进早返青,缓苗快,增加早期低节位分蘖,要浅灌水,水层在3cm以内。但由于插秧时根部易受损,吸水能力弱,因此不断增水,这样可以减少叶面蒸发,以利增温和抗风,促进早生新根。

(3)有效分蘖期。这个时期一般在返青后到6月末。为促进早期低节位有效分蘖,采用浅水灌溉,适当晒田。一般水层在1-3cm。这个时期要及时追肥分蘖叶肥和化学除草。为了提高肥效和化学除草效果,在药效期内不灌、不排、保持水层5-7天。

(4)分蘖终止期为了控制无效分蘖、防止植株徒长,在6月末、7月初。要及时排水晒田到人踏上有轻微脚印并有开裂细纹为止。一般晒田7-8天。晒田后,即能控制无效分,又可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植株过早封垄,贪青倒伏,以利于通风透光。但盐碱地及瘦田和弱苗不要晒田,可用10-13cm的深水层控制无效分蘖。

(5)幼穗形成—抽穗开发期这个时期开始幼穗分化,生长机能强、光合作用旺盛,耗水量大,是水稻一生的生理和环境需水高峰期,需要较深灌溉,一般保持4-6cm水层为宜。这个时期要巧施穗肥和粒肥。

(6)灌浆—乳熟期,这个时期合理灌水,是养根促叶,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增加粒重的重要时期。为了继续维持根系较强的活力,保持叶片的光合作用,应采用间歇灌溉。也就是灌上了3cm水层后,自然消耗到田面无水层,湿润保持2-3天,再灌一次水,循环进行。如果水层停留超过6-7天,可排水间歇。

(7)黄熟期:进黄熟后,生理需水明显下降,要控制和减少供水。一般在温度适宜,成熟期15-20天要排水,提高地温,促进早熟,但要因地制宜,洼地要早,旱地、碱地要晚,以不出现早衰为准。

相关文章

  • 平菇畸形的原因及其防治
    平菇畸形的原因及其防治

    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畸形菇主要类型有:1.高脚菇菌盖小,分化较差,菇柄较长。发生的原因是在原基形成并分化期,由于菇房缺氧,光照不足,同时温度偏高,影响了菌盖的正常分...

    585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十字花科茄科种子催芽注意事项
    十字花科茄科种子催芽注意事项

    白菜、芹菜、菠菜等耐寒性蔬菜种子,适宜的催芽温度为20℃左右;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喜温性蔬菜种子,催芽温度以25-30℃为宜。催芽初期要求温度稍低,种子开始萌动时适当提高温度,出芽后逐渐降低温度。催芽期间每隔4-5小时翻动1次种子,每天用清水清洗种子1遍,这样能散热,排除二氧化碳,补充水分,消除...

    617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板栗冬剪技术
    板栗冬剪技术

    板栗树冬剪多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就是疏除过密枝、下垂枝、病虫枝和纤细枝,回缩多年生辅养枝,让树体养分集中于结果部位,促进枝条由弱转强。“分散”就是对旺树壮枝适当多留少疏,以分散营养,缓和树势。 回缩更新辅养枝树冠内膛辅养枝生长多年,若不及时回缩更新,前端生长会衰弱,结果能力下...

    282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双美(40%多·锰锌)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双美(40%多·锰锌)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双美(40%多·锰锌)农药剂型:生产企业:重庆双丰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作物:蔬菜、果树、大田作物防治对象: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小麦赤霉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菌核病等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1940 农药教程 除草剂使用方法
  • 茄子怎样修叶才能夺高产
    茄子怎样修叶才能夺高产

    茄子的生长势很强,侧枝多,叶片长得很快,尤其在气温适宜、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植株更为繁茂。但是,若植株长得过密,就会引起落花、烂果,果实色泽也差。因此,很多地区种茄子都有修叶的习惯。叶片是制造和积累养分的器官,一般情况下叶片越多,制造和积累养分也就越多。但是,如果叶片过多,会影响通风透光,且老叶和病叶...

    2982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毒死蜱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毒死蜱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毒死蜱农药剂型:生产企业:石家庄伊宏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特点: 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对烟草有药害。 适用范围: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也...

    1719 农药查询 除草剂名称
  • 水稻-南京15号
    水稻-南京15号

    一、来源与类型: 原名"32020"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以特青与南京2157杂交,于1993年育成的中熟中籼稻品种。 二、试验结果与适应范围 1995-1996年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4.65公斤,比对照扬辐籼2号增产5.56%,达极显著,居第三位,日产量居第一位,稳定性测定,回归系数1....

    821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叶枯唑
    叶枯唑

    叶枯唑:制剂20%、25%可湿性粉剂。作用机理与特点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对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有一定的防效。应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使用方法用25%可湿性粉剂1500~2250g/hm2,于发病初期及齐穗期喷...

    32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马铃薯种薯的贮藏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薯的贮藏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湿度和空气要求很严格,它既不耐寒又怕高温。因此,薯块贮藏是马铃薯种薯全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把该技术介绍如下。1.温度:为块茎贮藏质量的最重要条件。据种养专业户的贮藏经验,薯堆内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约是薯堆高度的1.8倍。通常要求堆高不超过2米,一般以窖高的l...

    1899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夏季苹果生长高峰期的综合管理技术
    夏季苹果生长高峰期的综合管理技术

    夏季高温多雨,苹果树正处在生长高峰期,随着雨水的增多,秋梢出现旺长,果实迅速膨大。这一时期果园的综合管理主要有以下五项:一、继续夏季修剪,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结果量大的树要进行顶枝、吊枝,以防折断劈裂。对于过旺树要进行控长,促进花芽形成,从秋梢生长初期,每隔10-15天,对旺长苹果树喷PBO200倍...

    1694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三唑酮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三唑酮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三唑酮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北京爱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有效成分含量:20%剂型:乳油【产品特点】本品为高效、低残留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对病害具有很强的预防、铲除和治疗作用。被植物吸收后,可在植物体内传导,对各种作物的真菌类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对...

    324 除草剂配方 农药防治对象
  • 大棚夏栽灵芝技术
    大棚夏栽灵芝技术

    利用大面积冬暖式蔬菜大棚夏栽灵芝,生物学效率达到8.5~9.2%,获得了较高效益,所用技术如下:㈠选择品种 不同的灵芝菌种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性,因而,不同的灵芝菌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只有选择适宜大棚栽培的菌种,才能取得优质高产。实践证明,泰山灵芝、韩国灵芝在大棚中大面积进行栽培,表现有较好...

    910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

    摘要:甘肃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有生产种子优越的地理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子颗粒饱满,质量好,深受广大制种单位青睐,全区有近二十余家制种单位在此繁育种子。广大农民从中收益匪浅。但因制种技术掌握不当给生产带来不少经济损失。笔者经多年生产探索实践,在河西地区棉花制种中屡获成功,本文即对此法作一系...

    87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芒果品种--紫花芒
    芒果品种--紫花芒

    紫花芒是由原广西农学院在70年代从泰国芒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其树势中等,枝条粗细中等、角度开展。叶中等大,叶面平展,叶色暗绿,光泽较差。花序中等大小,金字塔形或圆锥形,总花梗暗红带绿。开花期在海南一般为2-3月,广西、广东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末花期略晚于桂香芒。其产量高,根据广西农学院...

    2722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棉花苗床管理要点
    棉花苗床管理要点

    棉花营养钵苗床上常见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旱、渍、病、肥、药和冻苗、烧苗、线苗。防“五害”钵上含水要适度。营养钵苗床要选在排灌两便的地方,钵上含水量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好;棉花播种盖土之后。要一次浇足水,水要浇到缓慢向下渗透为止;盖膜之后要确保足墒,不要随意揭膜,要做到苗不出齐不...

    775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