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黄瓜“花打顶”、“瓜打顶”生理障害防治技术

时间 : 02-03 投稿人 : 澜诚 点击 :

(1)症状及发生原因黄瓜保护地栽培中,常出现花打顶现象,即黄瓜植株生长停滞,龙头紧聚。生长点不再生长和伸长,顶端小叶片密集,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雌雄花相间的花簇,黄瓜形成自封顶,即“花打顶”;如顶端出现小瓜纽,俗称“瓜打顶”。植株不再有新叶和新梢长出,中下部浓绿、表面多皱缩和突起。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植株将很快死亡,造成早期减产,严重影响经济收入。黄瓜“花打顶”和“瓜打顶”是一种生理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棚内温度偏低,尤其是夜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造成的。黄瓜出苗不久,在长出真叶的同时就开始了花芽分化。当有3-4片真叶时,在植株的生长点已分化出20个以上的叶原基和花原基,叶原基将来长成叶片,花原基逐步形成雌花和雄花,黄瓜在温室昼夜温差大和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雌花的形成,而雌花和雄花的形成则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所以雌花形成的过多,就会对营养生长产生抑制,出现“花打顶”或“瓜打顶”。其次,地温偏低,土壤过干或过湿,施用了未腐熟的粪肥,或单一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造成黄瓜根系发育差,吸收能力弱,形成花打顶。另外,菜农为了追求高产,常使用类似于植物内源激素的赤霉素、增瓜灵等。这样就使黄瓜体内的内源激素增高,使营养物质主要运向雌蕊,形成雌花,甚至连续出现多个雌花,雄花则退化,成为只有老叶而无新叶的自封顶植株。

(2)防治方法提前育苗,使幼苗处于较高的气温下,使花芽分化阶段夜温不低于13℃,白天温度在23℃以上;采取增光措施,覆盖温室的草苫应早揭晚盖,尽量延长日照时间,有条件的还可以用灯光照明;定植后及时中耕,反复松土,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多发新根;水分供应要充足,定植水和缓苗水一定要浇足,并根据天气、植株的长势以及温室的不同位置、水温的高低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节;施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均匀追肥,避免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伤根;对已出现花打顶的植株,及时采收熟瓜,并对雌花多或瓜多的进行疏花疏果,一般健壮植株每株留1-2个果实,弱株上的瓜全部摘掉以抑制生殖生长,迫使养分向营养生长的部位运输;每7d一次喷施300-400倍的细胞分裂素,可以有效地促进侧芽萌发,并使其快速生长。

相关文章

  • 山西省认定番茄品种--中杂16号
    山西省认定番茄品种--中杂16号

    审定编号:晋审菜(认)2011001申报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品种来源:05g-289×05g-275。05g-289和05g-275分别是美国和荷兰的杂交种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试验名称“06h-58”。特征特...

    57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盐酸布比卡因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盐酸布比卡因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盐酸布比卡因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深圳贝尔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名称: 盐酸布比卡因 说明 【产品名】盐酸布比卡因 价格:750元/公斤【英文名】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化学名】1-丁基-2-[N-(2,6-二甲基苯胺甲酰基)]哌啶盐酸盐,左...

    2902 农药大全 除草剂知识
  • 马铃薯品种--郑薯7号
    马铃薯品种--郑薯7号

    郑薯7号: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河南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马铃薯2005001。属早熟品种,生育期65天左右,休眼期短45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5cm左右,分枝2-3个;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稀,表皮光滑,薯块大而整齐;抗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每100克鲜薯含维生素C15.8m...

    2103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如何种夏番茄
    如何种夏番茄

    选择品种栽培夏番茄应选择耐高温、抗湿、抗病毒病、晚疫病等病害,对环境适应性强、坐果率高、丰产性和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宜的品种有上海合作906、908、中杂9号、豫杂8号等。整地施肥麦收后抓紧灭茬耕地。耕地前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30公斤,锌肥、硼肥...

    268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辣椒甜椒生产管理莫放松
    辣椒甜椒生产管理莫放松

    辣椒、甜椒是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经常会出现疫病、立枯病、病毒病、日灼病、青枯病等病害;春季栽植的辣椒、甜椒落花、落果会普遍发生,一般落花可达40%左右,落果可达15%左右,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营养不良、不利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危害,为了有效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笔者向大家介绍一种高科技绿色环保农药——...

    449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几种特色果蔬的保鲜技术
    几种特色果蔬的保鲜技术

    冬枣:冬枣皮薄光滑,肉质细嫩,味清甜多汁,冬枣自然保鲜期只有7天。目前的保鲜方法主要有:⑴冷藏。采用0.03毫米—0.06毫米PE、无毒PVC等打孔塑料小包装或透气性较好的薄膜贮藏,二氧化碳不能超过5%。⑵气调贮藏。采用塑料盘盛装,温度控制在0℃,氧气3—5%。二氧化碳低于2%,贮藏3个月左右,好果...

    64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白灵菇出菇管理三关键
    白灵菇出菇管理三关键

    ㈠把握“敞口”关白灵菇发菌期必须紧紧把握“敞口”这一关键技术。具体方法是:菌袋在发菌室内经40-50天的培养,菌丝走到袋底后,即可搬入出菇房棚内上架,疏摆菌袋。1-2天后进行敞口培养。操作方法:短袋栽培的解开袋口,松开袋膜;长袋栽培的把穴口上的胶布撕掉,让袋内的菌丝体更好地接触空气,这一工序简称“敞...

    261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提高油菜籽出油率的加工技巧
    提高油菜籽出油率的加工技巧

    一般加工方法,油菜籽的出油率仅为30%。采用以下技巧,可使出油率提高7.5个百分点,达37.5%。1、筛去泥沙。菜籽中一般含泥沙,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降低出油率。因此,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 2、控制炉火。一般用平底锅炒菜籽,都是在全部炒熟时再开口放出,每次都有1.5—2公斤菜籽粘在锅底被烧糊。...

    2591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品种介绍] 平菇
    [品种介绍] 平菇

    平菇平菇的名称很多,我国古代称平菇为天花蕈、北风菌。根据外形、风味以及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不同品系,各地给平菇起了许多象形的名称,如白香菇、凤尾菇、蚝菌、美味北风菌、圆蘑、冻菌等;我国台湾、广东、香港市场上多称为鲍鱼菇;欧美各国又称“蚝菌”;日本称为平茸、“...

    1557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龙眼优良品种——立冬本
    龙眼优良品种——立冬本

    该品种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与有关单位,于1980年选自福建莆田县华亭镇后枫村,1982年中试,1985年结果以来,都能保持特晚熟性状,是现有龙眼优良品种中最迟熟的一个良种。目前已在福建龙眼产区迅速推广种植,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也有较大面积引种栽培,估计立冬本现有种植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树型稍...

    1173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油菜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防除方法
    油菜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防除方法

    江苏省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与麦田基本相同。旱茬油菜田主要杂草有猪殃殃、麦仁珠、婆婆纳、小藜、播娘蒿、荠菜、遏蓝菜、离蕊荠、早熟禾、野燕麦、扁蓄、麦瓶草、刺儿菜、小旋花等,部分地区野燕麦危害严重。稻茬油菜田杂草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早熟禾为主,其他有棒头草、猪殃殃、牛繁缕、雀舌草、大巢菜、碎米荠、...

    1099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赤豆(小豆)栽培要点
    赤豆(小豆)栽培要点

    赤豆又叫小豆,其营养价值高,种籽含蛋白质20-25%,碳水化合物51-65%,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是一种天然营养保健食品。赤豆的生长期很短,夏播一般只有70-90天。一、整地、施肥赤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轻度的盐碱土或酸性土壤上也能生长。播前应及时灭茬整地,并施足土杂肥和磷肥;如果...

    182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冬春一号甘蓝露地咋栽培
    冬春一号甘蓝露地咋栽培

    冬春一号甘蓝耐抽薹,抗寒能力极强,可以利用西瓜、棉花、水稻等茬口的冬闲地,在不加保护的情况下露地栽培。育苗冬春一号甘蓝播期一般在9月26日至10月1日。一般1亩大田需备苗床60平方米,备种50~60克。将苗床整平耙细后,浇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用细土掺匀撒于畦面,再覆盖0.5厘米厚的细土,一般3天...

    339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西瓜贮藏与保鲜的关键环节
    西瓜贮藏与保鲜的关键环节

    西瓜生产季节性很强,自然成熟采收期和贮藏期均很短暂。了解和掌握西瓜贮藏保鲜技术对提高瓜农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作用。一、选瓜与控温的关键环节1、品种选取。同样贮存条件下,一般皮厚而坚韧的晚熟西瓜贮藏保鲜时间较长。2、采摘技术。七至八成熟的西瓜较适宜贮藏。西瓜于晴天清晨采摘,留10—15厘米的瓜柄,...

    1840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利用温度防治香菇绿霉菌
    利用温度防治香菇绿霉菌

    1、室内着菌期。疏散菌袋降低堆叠层次。刺孔要分批进行、刺孔后香菇菌丝呼吸作用增强释放热量,当室温达28℃时停止刺孔。2、越夏期。越夏期间外界环境温度高达30℃以上,必须做好通风降温工作。若在出菇棚中度夏,棚高最好达2.8米,后墙每隔12~1.5米留60厘米×60厘米通风孔。棚膜前底脚全部...

    1570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