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症状类型,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植物资料网解答:
赤毒病的流行与初侵染菌量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小麦抽穗前后,如稻桩带菌率上升到10-20%以上,即有可能发生赤霉病流行。小麦品种的抗性对病害流行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影响,如种植比较抗病的品种,病害可大大减轻。病菌的侵入受到寄主生育期的严格限制,开花期最易感染,所以大、小麦抽穗至灌桨期,雨日、雨量铝合金,相对湿度高,则发病加重,反之,发病轻。可见,赤霉病的流行,是在大、小麦感病生育期内,一定菌量与发病的气候条件相配合的结果。另外,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的轻重也有影响,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湿度大的麦田就易发病;氮肥过多,抽穗、成熟期延迟,也会拉长病害的易感期。
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为: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小麦赤霉病菌北方地区麦收后在麦秸、玉米秆、豆秸、稻桩、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土壤和种子也可带菌越冬。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以及带病种子是下一个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落在麦穗上后萌发产生菌丝,进而侵害颖片两侧薄壁细胞以至胚和胚乳,潮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穗腐一般发生在小麦的抽穗期至成熟期,特别是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在穗腐发生的初期,赤霉病菌会先侵染个别小穗上的个别小花,侵染之后首先会对小穗和颖壳造成影响,在上面会出现水渍或淡褐色的病斑,然后病斑会逐渐蔓延,直至整个小穗,病斑的颜色的颜色会随着赤霉病菌的侵染逐渐加深,最后会呈现桔黄色。病班的扩展会逐渐影响整个小麦的生长发育状况,当病斑扩展到穗轴或穗颈时,会造成部分小穗的变黄枯死。环境因素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班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潮湿的环境下,病斑在小麦赤霉病发病后期,在病班部位会出现紫黑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就是小麦赤霉病菌为休眠产生的子囊壳。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雨日的多少是病害发生轻重的最重要因素。此时,阴雨日数超过50%,病害就可能流行,超过70%就可能大流行,40%以下为轻发生。在有大量菌原存在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阴雨3天以上或有大雾及露水大天气,气温若保持在15℃以上,就有严重发生的可能。开花灌浆阶段闷热、连续降雨、潮湿多雾的天气,发病重。迟熟、不耐肥的品种,发病重。田间病残体数量大,带菌量高的地块,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素质黏重,偏施氮肥,田间潮湿郁闭,发病重。
赤霉菌能在病残体上以腐生的方式越夏、越冬,也可在麦收后继续侵染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等,并在这些作物及残体上越夏、越冬。稻麦区病菌以潜伏于稻桩上越冬为主。春季,当土壤含水量大于50%、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平均气温高于7℃,并有光照等条件时,越冬的病菌便开始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时,开始形成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囊孢子在大于90%的相对湿度下便释放到空气中,借风雨传播到麦穗上。子囊孢子萌发后,从花药、柱头、颖片等处侵入。乳熟期后侵染率很低。
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麦桩、麦秆、玉米穗、甘薯等作物残体上越冬越夏,春季气温适宜时产生子囊壳(穗腐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子囊壳成熟后,不断向空中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扬花的麦穗上引起发病。宝鸡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可见零星病穗。5月中下旬为病害盛发期。小麦收获后,子囊壳、菌丝体在发病的麦秆和玉米秆的残体上越冬越夏。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该病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会发生,危害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其次是叶鞘、茎秆,也侵染穗部、颖壳和芒等组织。小麦苗期受害,叶片上产生鲜黄色斑点;成株期刚发病时,在叶片的正面形成很多鲜黄色的夏孢子堆,发病后期叶片表皮破裂,出现锈色粉状物,最后叶片干枯死亡。
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多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小麦赤霉病开始在个别的小穗上发病,然后沿着主穗轴上下扩展,一直到邻近的小穗。病部褐色或者枯黄色,潮湿时可产生粉红色的霉层,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白穗。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危害是形成枯白穗,严重时损失可达30%~50%,并影响小麦品质。
起初赤霉病病菌在上季秸秆上用肉眼是看不到的,等到温度升温至二十度以上,小麦进入孕穗期,这个时候如果麦田墒情好,秸秆上的病菌就开始发育成长,这段时间就可以看出秸秆上有明显的黑点儿。尤其是遇到阴雨或大雾天气,成熟的病菌就会借助雨水通过花侵入小麦穗,侵染后会陆续十天后出现死穗,麦穗上会布满该病菌,等收割后,病菌就会留在地里秸秆上为害下季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