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该病损害牡丹的叶、茎及花蕾。叶子受益时,病斑呈油渍状,灰白色至褐色。茎部一样平常在依靠近空中处受益,病部初为水渍状褐色病斑,今后糜烂位置逐步发展。小苗受益,早期泛起油渍状黑点,今后变褐色,小苗萎凋、下垂。花蕾受益则泛起褐色病斑而枯逝世。在湿度较高的情形下,被害位置外貌生有白色霉状物,最初构成玄色鼠粪状菌核。
病原: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scolerotiorum),附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核本事不良状况。
病发纪律:菌核在泥土中越冬,次年萌生构成子囊盘和子囊。子囊胞子借气流和雨水流传。该病病发的相宜温度为20摄氏度和相宜绝对湿度为85%。植株病发后,在病组织表面构成菌丝体。菌丝体接触植物后可举办再次侵害。
防治和治疗:①舍弃侵害泉源:实时铲除、烧毁病株,并对病株四周的泥土消毒。②药剂防治和治疗:病发早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和治疗。10~15天喷洒1次,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