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菊花根癌病主要出现在植株根颈处或侧根及枝干上,病部出现巨细不等的肿瘤,早期肿瘤为灰褐色,外貌平滑,质地不硬,后变为棕褐色,表皮粗拙或龟裂变硬,致地上部掉绿或变黄,叶小且早落,病株扩展迟缓或枯逝世。
病原Agrobacteriumtumefaciens(E.F.SmithetTownsend)Conn.称癌肿野杆菌或根癌泥土杆菌,属细菌。细菌短杆状,单生或成对扩展,巨细1.2―3×0.4一0.8(μm),具1―5根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能构成荚膜,无芽孢;在肉汁胨琼脂造就基上扩展敏捷,菌落白色,圆形,边沿整洁,光亮半通明。在液体造就基上呈淡云状混浊,外貌有一层薄膜。心理生化表现:不液化明胶;凝结牛乳但不胨化;复原石蕊牛乳变蓝;对硝酸盐稍微复原;在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醇、水杨苦酸上微产酸,但不产气;不水解淀粉。细菌扩大温限0一37摄氏度,适温25―30摄氏度,致逝世温度51摄氏度经10分钟。细菌耐酸碱规模pH5.7―9.2,最适pH7.3。
流传门路和病发前提根癌细菌在肿瘤组织皮层内或混入土中越冬。细菌可在泥土中存活一年以上,经由过程雨水和浇灌水流传。其它,地下益虫,如蛴螬、蝼蛄和线虫也能流传细菌。细菌经由过程虫伤、机械伤及其他根病惹起的毁伤侵入。侵入后只订植于皮层组织,在寄生历程平分泌B―吲跺乙酸安慰四周细胞加速破裂,体积增年夜构成癌肿。寄主细胞造成癌瘤后,没有病菌仍能持续扩展。温度湿度是根癌细菌侵害的主要前提,病菌感染与病发随泥土湿度下降而增添,反之则加重。癌瘤与温度关系亲近,28摄氏度时癌瘤长得快且年夜,高于3l一32摄氏度不构成,低于26摄氏度构成慢且小。碱性泥土利于病发,酸性泥土对病发倒霉,pH6.2―8尚能保持病菌致病力,pH6以下病发轻或不病发。泥土粘重,排水不良病发重;土质松散、排水优秀的砂质土病发轻。垦植失慎或地下益虫危害,产生伤口,均利于病菌侵入,增添病发时机。苗木带菌是远间隔流传的主要门路。
防治和治疗要领(1)严酷检疫,对嫌疑有病的苗木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1500倍液浸泡半小时或1%的96%硫酸铜浸泡5分钟,冲净后定值。(2)宿疾区实验2年以上轮栽。(3)培养和应用抗病种类。(4)增强田间治理,认真栽培,制止种种伤口,发明宿疾株要实时铲除,轻病株可用抗菌剂402对水300一400倍液浇灌或把瘤切失落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涂抹,有必定医治后果。须要时用甲冰碘液,即用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12份混淆均匀涂在癌瘤外貌及四周3cm处,可杀逝世肿瘤表层细菌。(5)生物防治和治疗。外洋有报道,在出现癌肿病植株根部门离到一种无致病力的放射野杆菌(Agrobacteriumradiobacter)K84株系能放射野杆菌素84(agrocin84),一种核苷酸杆菌素,能有效克制癌肿组织构成,利用K84制剂浸种或浸根等处置惩罚,对癌肿病有不错的防治和治疗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