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个别苗木栽培者用野生杜鹃做砧木培养工程用造型杜鹃的征象,中国花协杜鹃分会秘书长李勇近日表示:造型是目前加强绿化用杜鹃附加值的有用办法,但采用野生桩进行嫁接的做法不提倡。
据了解,尽管目前国内以栽培绿化工程用杜鹃为主的苗圃并不多,但是南方许多地方都已实现周年供应。所以,在不受灾的状况下,目前国内绿化用杜鹃已基本饱和。李勇认为,在此状况下,广大苗木栽培者可在造型上多下些功夫,以产品的差异性来获得市场份额。
苗木栽培者在给杜鹃进行造型时,首先要考虑砧木品类选择和造型方式两个要素。李勇表示,从国内现在生产的毛鹃和个别繁育比较快的春鹃中,都可选择粗大的苗木做砧木。同时,要尽可能地充盈杜鹃的造型方式。过去松柏类植物能做的狮子、老虎等造型,杜鹃都能够做。在公共绿地上利用大型杜鹃造型时,能够是单株的,也能够是多株组合而成。此外,现在花期抑制技术已经很成熟,苗木栽培者还可有意识地为部分大型运动制作造型杜鹃,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对于北京等土壤不太适合杜鹃成长的地区,可考虑盆栽。
扩展造型杜鹃可为老苗圃带来新机会。李勇说,中国花协杜鹃分会了解到,现在有些老苗圃里栽培杜鹃因形状不好、枝条衰弱等 因素而滞销的状况不在少数。如果将其做造型处理,能够产生新的卖点。
李勇反对用野生杜鹃做砧木制作造型,他认为此类做法是对野生杜鹃资源的破损。同时,他建议能够对野生杜鹃加紧驯化,并利用组织培养办法加大繁育数量,尽量解决其中的个别技术难题,采用人工培育的形式满意市场对造型杜鹃砧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