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桩的抹芽一直以来在盆景界的争议都比较大,有些盆友说可以抹芽,有些盆友却认为不能抹芽,总之众说纷纭。那么,说到底下山桩有没有必要进行抹芽呢?正所谓“有实践才有发言权”,小编经过实践发现,对于下山桩出芽后是否需要抹芽,具体还得看分情况。
由于不同树种的下山桩,它的萌发能力并不相同。对于萌发能力强的下山桩树种,通常生桩发芽比较多,因此需要适当抹芽,将后期对造型不利或没有帮助的多余新枝芽及时抹掉。这样可以避免养分过于分散,从而可以集中供应,还能降低根部的汲取负担。
而保留适合造型的枝芽,让其继续开枝展叶,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将合成的营养供应给树桩的根部以促进新根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这样对于下山桩的生根成活、快速养成熟桩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抹芽后留下来的枝芽也会保持快速生长。
不过,有些树种本身的萌发能力就比较弱,所以根系生长也缓慢。而在养桩过程中,它可能萌发出来的新枝芽非常少,此时一般不推荐给它抹芽。因为它的新枝芽数量本身就很好,而且萌发能力差,将其新芽抹除后,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根部就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营养,从而生根成活很缓慢。
因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萌发能力强的下山桩树种,当新芽发得比较多时,非常有必要给它抹芽,但不能全部抹除,而是采取疏芽的方式处理。而对于萌发能力弱的下山桩树种,由于新芽萌发数量少,所以不宜对其进行抹芽或疏芽处理,否则对其生根成活不利。那么,雀梅下山桩怎么抹芽呢?
养过雀梅下山桩的盆友通常都知道,雀梅本身是一种萌发能力非常强的树种,所以即便是下山桩,发芽也是又快又多的。因此,它自然属于萌发能力强的下山桩树种,在新芽萌发得比较多时,需要对其进行疏芽处理。而且疏芽的时间,是在第一年的生桩培育阶段。
给雀梅下山桩疏芽时,先要仔细打量一下整个树桩的出芽情况,然后构思出后期需要打造的株型。结合这两点,将树桩下部尤其是根部的新枝芽要抹除掉,然后对上部枝干上的枝芽做一番清理,将位置不当、角度不佳、朝内生长等不良形式的枝芽抹掉。
另外,我们还需要对生长位置朝外的枝芽适当疏芽,因为雀梅的萌发能力强,即便是朝外生长的新芽也发得比较多。但造型所需枝条不需要太多,需要将多余的枝芽也抹除,所以我们在留够备用枝芽之后,需要挑选一些长势弱、容易碰掉的新枝芽将其抹掉。如果遇到有徒长的枝条,或对其打顶,或将其掰掉,以平衡树势。
雀梅下山桩的抹芽,也需要在第一年养生桩的过程中进行疏芽处理。将多余的无用枝芽抹除后,可以让营养更加集中供应,让枝芽整体生长比较均衡,同时新叶还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营养输送给根系,从而促进根部的生长发育,让其快速生根成活,从生桩养成熟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