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柑桔生物学特性
1、根系生长
柑桔根系的分布依种类、品种、砧木、繁殖方法、树龄、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不同而异。柚、甜橙等根系较深,金柑、柠檬分布较浅,柑和红桔中等;枝梢直立性强的 桔较深,枝梢开张披垂的温州蜜柑较浅;枳砧较红桔砧根系浅;实生繁殖较自根苗的根系深;幼树较成年树根系浅;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下水位低,则根系分布深,反之则浅。
根系的水平分布,一般为树冠的2~3倍,根群集中分布于树冠滴水线附近或之外,是须根的集中分布区,愈近树干,骨干根愈少。垂直分布深度,一般可达1米以下,以10~60厘米的土层分布较多,约占全根量的80%以上。
一般根系有三次生长高峰,并与枝梢呈交错生长。当春季温度回升,根系开始生长活动,待春梢生长盛期之后,出现第一次生长高峰;待夏梢生长盛期之后,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待秋梢生长盛期之后,又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直到土温下降后转入生长低潮,呈被迫休眠状态。
柑桔根系一般少有根毛,主要靠菌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菌根要求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施用有机质肥的柑桔园,才能发挥菌根对柑桔的有利作用。 系生长及吸收水分、养分,需适当的土壤温度,当土温在12℃以上,根系才能开始生长,生长适温为23~31℃,超过37℃时,根生长微弱,甚至停止。当土温降至9~10℃时,根生长很弱,但仍能吸收氮素和水分,但降至7.2℃即失去吸收能力。
柑桔根对氧气不足具有相当强的忍受力。在土壤中含有3~4%的氧气,就能维护根系生长,温州蜜柑根系含氧量在4%以上,就能生长,但低于2%时,根生长逐渐停止。丰产园土壤空气含氧量最好是达到或接近大气含氧量。
2、芽、叶、枝生长
柑桔的芽由几片不发达的肉质先出叶所遮盖,每片先出叶的叶腋各有一个芽,因而构成复芽。故在一节上往往能萌发数条新梢。在栽培上利用复芽特性,抹去先发的零星嫩芽,可以促进萌发更多的新梢。由于柑桔顶芽“自枯”,因而顶端优势不强,侧芽萌发力强,构成柑桔丛生性强的特点。
柑桔的芽,在当年形成,当年即可萌发,一般是春季形成的芽,夏季可以萌发,夏芽能在秋季萌发。如果肥水充足条件下,经人工摘心等处理,还可以提前萌发。柑桔大多数种类的花芽为混合芽,芽内既有花原始体,又有枝叶原始体,萌发后先抽枝叶,在所抽的枝上开花结果。柑桔的隐芽寿命长,经修剪等刺激后,容易萌发成枝,当其枝条衰弱,经修剪处理,容易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
柑桔的叶片,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又是贮藏营养的重要器官。树体氮素含量的40%以上,是贮藏于叶中,还贮藏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矿质营养和其他营养物质。
柑桔叶的寿命长,一般为17~24个月,甚至更长。能延长叶的寿命,减少落叶,是丰产优质的重要条件,据甜橙丰产树调查,一年生叶为66.11%,二年生叶为27.45%,三年生叶为5.80%,四年生叶为0.64%。
柑桔具有一定的耐荫性。柑桔进行光合作用,所要求光照强度的光补偿点较低,不太需要强烈的直射光,对漫射光和弱光的利用率高。由于一般柑桔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以适当密植,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3、枝
柑桔的分枝,是顶芽自剪后的假轴分枝,而构成丛生状的分枝特性,加上一年多次抽梢,因此柑桔树枝条密生,干性不强,层性不明显,树体呈圆头或近于圆头形的树冠。
柑桔枝梢依发生的时期分为春梢、夏梢、秋梢等。
春梢 一般在2~4月间(立春至立夏)发生。萌发较整齐,数量较多,枝条充实基部较圆,节间较短,叶小而较狭长,先端尖,叶脉不甚明显,翼叶小。春梢因发育状态不同,有营养枝和结果枝之别。橙类、宽皮柑桔等的结果枝都是春梢。春梢营养枝,在幼树和青壮树上,能继续抽生夏梢和秋梢,在成年结果树上,继续抽梢较少,多成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
夏梢 一般在5~7月(立夏至立秋)陆续发生,抽梢不整齐,但生长壮旺,梢长而粗大,呈三棱形,节间较稀,叶大,两端圆纯,翼叶大。幼树发生夏梢较多,可利用来培养骨干枝,加速树冠形成,夏梢可以成为良好的结果母枝,但初结果树抽生夏梢会加剧落果,因此,抹除夏芽是减少落果的措施之一。
秋梢 在8~10月间(立秋至立冬)发生。枝长度、节间及叶的大小介于春梢和夏梢之间。秋梢是重要的结果母枝,以八月梢为最好,以后随抽发时间推迟,次年开花结果能力愈低,晚秋梢几乎无法利用,反而削弱树势。
柑桔枝梢依枝条的性质,可分为营养枝、结果枝和结果母枝。
营养枝 只有叶芽而无花芽的枝条,称为营养枝。其中生长健壮、芽体饱满的称为普通营养枝,是树体生长,形成结果母枝的基础。生长旺盛,节间长,有刺,叶大而薄,枝条呈棱形,芽体小,称为徒长枝。徒长枝在幼树、青壮树上,一般无利用价值,衰老树可用来更新枝组或树冠。生长纤弱,枝短而小,叶小的称为纤细枝。柚、柠檬的弱枝或无叶枝,往往是良好的结果母枝,甜橙、宽皮柑桔的弱枝,利用价值小,过密的可疏去一部分。
结果母枝 是着生混合芽,抽生结果枝,开花结果的枝条称为结果母枝。我省柑桔结果母枝的种类,有春梢母枝,夏梢母枝、秋梢母枝、春夏梢母枝、春秋梢母枝、夏秋梢母枝和多年生母枝等。而春夏秋三次梢母枝少见。各种母枝的数量、比例决定于树种品种、树龄树势、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四川一般以春梢母枝为主要母枝,随树龄增长,树势减弱,所占比例越大;夏、秋梢和二次梢母枝,在青壮树上占相当比例,以后减少。在矮密栽培中,一般抹除夏芽后,只有春梢、秋梢、春秋梢三种主要母枝。
结果枝 即直接开花结果的枝条,叫结果枝。依其开花习性和叶的着生状况,通常分为四种,即有叶花序枝、有叶单花枝、无叶花序枝、无叶单花枝。也有分为五种的,除上述四种外,加一种腋花果枝。甜橙、宽皮柑桔以有叶花枝,特别是有叶单花枝,结果能力较强,坐果率高。柠檬、柚、金柑等以无叶花枝结果最好。
4、花芽分化
柑桔花芽分化时期的明显特点,是具有四季成花的特性,金柑属和枸橼类能四季开花,如金柑、罗浮、四季柑、枸橼、柠檬、佛手等。花芽分化的时间,一般是在秋梢停止生长后开始,至第二年春季开花前进行。前期为生理分化期,大致在形态分化前的1~7周或更长,形态分化一般是在11~2月,之后为性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柑桔花芽分化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
内部条件主要是营养物质积累多少,它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花芽分化的时期、数量和花芽质量。树体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即各种糖类)、氮素化合物(包括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矿物营养(N、P、K等)和内源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激动素和脱落酸的平衡等)。树体营养物质丰富,有利于花芽分化。树体营养积累,与枝梢停止生长时期关系密切,如果枝梢生长健壮、及时停长,充实成熟度高,营养积累多,而且芽内生长点处于细胞分裂状态,是柑桔花芽分化的基本条件。
外界环境条件 ,在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低温是柑桔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柑桔花芽分化,要求的适温为5~13℃。在适温范围内,花芽数量的多少,与冬季低温期的长短呈正相关。我省盆地柑桔产区,11~2月的平均温度多在5~10℃之间,对柑桔的花芽分化是十分有利的。 在热带高温湿润地区,成花次数、时期,与干旱季节的次数、时期有关,干旱就成为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
诱导柑桔花芽的必需条件,和分化后花器形态发育的必需条件是不相同的。诱导花芽分化,通过控水、土壤干旱等,抑制根系和新梢生长,提高细胞液浓度,促进淀粉、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有利于花芽分化。对分化后促进花器发育的有效措施是灌水,降低细胞液浓度,而有利于开花。
光照是柑桔花芽分化的影响因素,光照良好,有利于柑桔的花芽分化,能增加花芽数量。若光照不足,枝梢徒长,不充实,积累养分少,细胞液浓度低,不利于花芽分化,例如栽植过密,或树冠密蔽,则花芽分化不良,花芽少,花质亦差。
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首先要保持树势健壮,叶色正常,秋冬防止落叶;及时促发大量健壮的营养枝;采果前后及时施肥;要减轻丰产树的树体营养负担,提早采果和分期采果,以利恢复树势及花芽分化。9~10月适当断根控水,达叶片微卷、叶色转淡、略有落叶的程度。花芽分化期根外追肥。在花芽分化开始前20~30天采用环割、环剥粗枝等方法。在秋梢抽发过程对旺树采用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营养生长。
5、开花
大多数柑桔品种,必须经过授粉受精后才能结果,否则子房不能发育而脱落。但有些品种如脐橙、温州蜜柑、无核柚、南丰蜜桔等,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而结成无核果。单性结实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品种的子房内含有较多的生长素,能满足果实生长的需要。
柑桔能否正常授粉受精,主要决定于树体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树体营养充足,包括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矿物营养和生长素等,花粉管伸长快,柱头活力强,有利于授粉受精;若营养不足,尤氮、硼等不足,花粉发芽力低,花粉管伸长慢,胚囊寿命短,则不利于授粉受精。故在生产上,常在花期喷施氮、硼肥,能提高受精结实率。
外界环境条件中,温度、水分、风和光照等,均会影响柑桔授粉受精,其中以温度、水、风影响甚大。花期温度适宜,天气晴朗,有利于花粉发芽和受精;温度低、花期干旱或阴雨均为不利,干旱天气使柱头易干,阴雨天气使柱头的粘液被冲掉,甚至引起烂花,花期异常高温,常常引起宽皮柑桔的落花落果,微风有利于授粉受精,大风、干风、寒风等对授粉受精均不利。
6、果实发育
柑桔谢花后,子房开始膨大,发育正常而成为果实者,生产上称为坐果。从花蕾出现,至果实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出现花果脱落的现象,称为落花落果。柑桔成年结果树,每株有成千上万朵花,而成熟采收的果实甚少。一般柑桔的坐果率只有1~5%,而丰产园可达10%以上。
柑桔落花落果的时期和数量比较集中,一般有以下四次:
落花:包括落蕾和落花。落蕾是从蕾期至花期,未开放的花蕾脱落,主要脱落的是发育不良的畸形蕾和虫害蕾。落花是初花期至谢花期,脱落的是已开花而未膨大的幼小子房,脱落的多为畸形、虫害花或未授粉受精的花。这次落蕾落花是脱落数量最多的一次。树体营养不良,或冬春气温过低等不良气候,造成花器发育不全是落蕾落花的主要原因,
落幼果:从谢花后即开始脱落,1~4周落果量较大,脱落的是微膨大幼果,常称为第一次生理落果,其特点是柱头枯萎,子房略膨大时就成批枯黄,然后带果梗脱落。这次落果数量较多,主要是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的。
落小果:谢花后5~8周脱落已膨大的小果,常称为第二次生理落果,一般落果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故又称为六月落果。与第一次生理落果的区别,是幼果枯黄后从蜜盘处脱落,不带果梗而落。有时第一、二次生理落果间无明显的时间界限,即同时脱落带梗的与不带梗的两种果。六月落果的主要原因,是在幼果发育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造成的。
落大果:一般在7月以后落果较少,但有的品种落果比较多。如脐橙因次生果变黄和裂果而落果;血橙、夏橙因冬季低温干旱而引起落果等。有的虫害严重的也会引起大量落果。由于后期落果已充分膨大或临近成熟,落果对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生产上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坐果率。(1)花前和花期加强根外追肥,喷布硼肥和其它营养;(2)在谢花期和“六月落果”前,分别用细胞激动素和赤霉素保果;(3)花期环割、环剥;(4)控制花后氮肥施用和灌水,以防夏梢抽发,干旱时及时灌水;(5)抹除晚春梢和夏梢,疏除过多的春梢营养枝。
二、柑桔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柑桔果树主要起源于我国南方多雨森林地带,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较耐萌,根部好气好水,要求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肥沃土壤。
1、温度
温度是影响柑桔栽培分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也是柑桔生态区划的主要依据。
一般认为12.8℃为柑桔开始生长温度,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达37~38℃时生长受抑制。有效积温对柑桔生长影响很大,我国的柑桔产区,≥10℃年积温为4500~9000℃。
2、光照
柑桔对日照的适应范围较广,我国的柑桔产区,年日照时数约为1000~2700小时,一般表现生长结果良好,柑桔较耐荫,散射光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直射光过强,往往不利于柑桔生长,易引起果实和枝叶灼伤。因此,适当密植对柑桔生长结果是有利的。但柑桔要高产和优质,也需要较好的光照,日照充足,枝叶生长健壮,叶小而厚,含氮、磷较高,花芽分化良好,结果多而高产,着色好,香气浓,提高糖和维生素C含量。
3、水分
柑桔性喜湿润,周年需水量大,年降雨量以1200~2000毫米为宜。在柑桔生长季节,雨量多而均匀,可降低灌溉成本,若降雨少或干旱季节,须进行灌溉。
4、地势土壤
柑桔在山地、丘陵、平地和江河冲积地都能栽培成功。对土壤的适应性亦较广,如紫色土、红黄壤、冲积潮土等都能生长结果。但柑桔根系好气好水,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结构良好的肥沃土壤为宜。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3%以上,最好是5%左右。 柑桔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4.8~8.5范围内,均可获得丰产,而以pH6.0~6.5为适宜。我省紫色土中,碱性紫色土有达pH8.0以上, 柑桔表现树势弱,叶片黄化,应注意改良土壤。
三、柑桔栽培技术
1、育苗及栽植
嫁接繁殖,常用的砧木有枳、红桔、香橙、酸橙、枳橙、甜橙和酸柚等。
柑桔栽植距离依种类品种(系)、砧木、地势、土壤及气候等不同而异。柚类最宽,甜橙次之,宽皮柑桔、柠檬较窄,佛手、金柑最窄。一般丘陵山地土壤瘠薄宜窄,冲积地、平坝地要宽。根据各地栽培经验,各种柑桔每亩栽植株数大约如下:柚子30~40株,甜橙40~60株,宽皮柑桔50~70株,柠檬60~80株。
在已进行土地深翻,施用有机肥,准备好定植穴的基础上,定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柑桔是常绿果树,以带土定植好,伤根少,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尤以夏、秋高温季节定植更为重要。(2)栽植过深易产生根腐病严重和生长缓慢等问题。要求在穴或沟内分层施埋有机肥和填土,填平后再作土墩或土埂,苗木栽在土墩或土埂上。墩或埂的高度,若定植前3~6个月已准备好的定植穴或沟,以5~10厘米为宜,因填土已沉实;如新填土的,应高出地面10~25厘米为好。(3)苗木不能直接栽在肥料上,避免根系与肥接触而“烧”根。(4)松紧适度,勿过紧过松。(5)夏、秋定植,宜在阴天或雨后进行,以利成活;在晴天烈日下易出现叶萎蔫现象,不利于成活和恢复生长;(6)定植后应灌“定根水”,有利于成活。
2、土、肥、水管理
深翻结合土壤熟化,施入有机肥为主,如绿肥、堆肥、圈肥、人畜肥、枯肥以及骨粉或过磷酸钙等肥料。
幼树施肥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则。结果树施肥:萌芽肥、稳果肥、壮果肥、采果肥。注意灌排水。
3、整形修剪
冬季修剪是柑桔处于相对休眠期,即在采果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夏季修剪是柑桔处于生长季节的修剪,即春季萌芽后至采果前进行,也就是说,包括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进行修剪。
常用的修剪方法有短截、疏剪、缩剪、抹芽放梢、疏芽疏梢、拉线整形、摘心、环割环剥、疏花疏果等。
抹芽放梢:抹芽是抹除不需要的嫩芽,放梢是在适宜的时期让其抽梢。是利用柑桔的复芽、早熟性芽、一年多次发梢和丛生性抽枝的特性,进行“抹芽放梢”达到以下目的:(1)加速幼树整形,提高分枝级数,增加分枝数量,迅速扩大树冠,培养低干矮冠,枝条“齐、匀、密、壮”的早结丰产的树体结构基础;(2) 适时培养健壮的优良结果母枝,有利于花芽分化,为早丰产创造良好条件;(3) 夏梢往往是造成生理落果的重要原因,部分地区,如盆地西北部地区的晚春梢,也会加剧第一次生理落果,因此,抹除夏梢和晚春梢,是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措施;(4) 抹除晚秋梢。因晚秋梢生长不充实,芽体瘦弱,易受冻害及潜叶蛾的危害;或翌年抽梢短弱,削弱树势;或花芽分化不良,坐果率很低,故须抹除。总之,抹芽放梢技术,在柑桔生产上得到普遍应用,是柑桔密植栽培,获得早果丰产优质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技术。
环割环剥:环割是用利刀呈环状切破枝、干皮层的技术。环剥是用利刀在枝干上对切两刀环圈状割口,并剥去这一带状皮层的一种技术。在柑桔生产上应用环割环剥技术,主要作用有:(1)秋季(8月下旬~9月中旬)环割,促进花芽分化;(2)花期(初花期至谢花期)环割或环剥,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3)夏季环割或环剥,促进果实转色,提高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含酸量,增进品质。 环割圈数为1~3圈,环剥宽度为0.2~0.5厘米。主要处理对象是生长势强,无花或少花,落花落果严重而低产的品种品系、幼旺树和初结果树。
4、采收
柑桔宜适期采收,否则,不仅影响当年产量,果实的品质、耐贮性及抗病性,也影响树势恢复、花芽分化和翌年的产量。
柑桔过早采收的不良影响有:(1)果实品质差。果实的转色成熟过程,是着色、增糖降酸的过程。若采收过早,必然是果小,着色不良,果汁中糖少酸多,风味酸淡。把未熟果作为商品销售,会严重影响信誉。(2)产量降低。因果实成熟前,果重仍在继续增加,过早采收会影响单果重而减产。
柑桔过迟采收,也会带来不良影响:(1)降低品质。温州蜜柑、红桔等,过迟采收,果实过分成熟,容易造成浮皮果(发泡),风味变淡。(2)不耐贮运。甜橙过分成熟,易发生油斑病,果肉组织松软,易腐烂,不耐贮运。(3)增加落果。果实过分成熟,果柄形成离层,会增加采前落果而减产。(4)影响翌年产量。过迟采收,会影响树势的恢复和花芽的形成,导致次年减产。
柑桔果皮的油胞层是保护层,组织脆嫩,容易受机械损伤,破坏油胞层,容易遭受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等病菌侵入,导致果实腐烂,降低贮藏和运输性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进行细致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