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四季常绿,枝繁叶茂,层次感强,观赏价值极高,是许多盆友书房里的常见绿植。而家中养上文竹,不仅可以供欣赏或点缀家居环境,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居室空间品位。所以,文竹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的喜爱之物,尤其是文竹盆景,更是深得大众的追捧。
不过,文竹这种植物却很容易出现黄叶的现象,而且黄叶情况不同,诱因也不同。养过文竹的盆友通常都知道,引起它出现黄叶的原因非常多,像盆土盐碱化、土壤板结、缺水少肥、出现烂根、环境闷热不通风、光照太强等,都是造成它出现黄叶的常见原因。
但有些盆友发现自家盆栽的文竹却并不是所有叶子都变黄了,而是它的叶尖普遍出现发黄、焦枯的现象,尤其是嫩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那么,文竹为什么会出现叶尖发黄变焦枯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大致有这几个方面。
一、热风吹袭
文竹本身四季常绿,只要生长环境使用,它就能够保持生长。但文竹在冬天并不耐寒,为了避免它被冻伤,所以许多盆友会将其提前搬进室内养护。但有些家庭里,冬天开有暖气或热空调,如果出风口正对着文竹吹的话,很容易让它出现黄叶现象,尤其是叶尖被烤焦。
二、空气干燥
同样在冬天里,往往室内空气比较干燥,而文竹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所以遇到室内温度较高但同时空气比较干燥时,它也容易出现黄叶,而且叶尖也会出现焦枯现象。所以,当空气太干燥时,我们要经常给文竹喷水雾保湿,避免它出现脱水而引起叶尖发黄变焦枯的现象。
三、强光直射
文竹本身比较耐阴,喜欢阴凉通风且散射光充足的生长环境。但它不来强光直射,尤其是被烈日暴晒,否则很容易让它的枝叶脱水而产生黄叶现象,起初叶尖也容易发黄变焦枯。虽然文竹的根系发达大,吸收能力也很强,但它的枝叶比较纤细,所以从根部将水分运输到枝叶的效率比较低,遇到强光直射后很容易脱水。所以,养文竹要将其摆放在闪光充足的明亮通风处养护,多喷水保湿。
四、缺水少肥
文竹生长迅速,需要不断消耗水分和养分,这样它才能长得枝繁叶茂。但如果盆土贫瘠,同时又缺水少肥的话,它的叶子就会慢慢出现叶尖发黄焦枯的现象。时间久了,整个植株都会发黄,最终枯死。所以,养文竹需要保证水肥充足。
五、出现烂根
引起文竹烂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肥过量导致的。它的毛细根众多,而且主要靠这些须根吸收和输送营养,一旦浇水过量,很容易导致根系腐烂受损,从而无法将养分和水分供应到枝叶上,导致叶尖发黄变焦枯。所以,平时浇水施肥不能过量。
六、枝条太长
文竹其实具有一定的攀援能力,可以说是一种爬藤植物,它的枝条能够长得特别长。但它的枝条却很细小,如果枝条长得太长,尤其是枝条尾部还下垂下来的话,就容易导致水分和养分无法及时供应到尾部,因此也很容易引起叶尖发黄变焦枯。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要么我们给它搭一个支撑架,要么是及时修剪,确保养分和水分能供应到枝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