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盆景界中,榆树被誉为是七贤之一。而榆树的品种也很多,其中榔榆可谓是制作盆景的上好材料,尤其是小叶榔榆,打造出来的老桩盆景观赏价值特别高,艺术性也非常强。虽然小叶榔榆的叶片比较精致,但却厚实,呈格子状形态,而叶片边缘长有细齿。它成熟的叶片呈暗绿色且富有光泽感;但在低温落叶季,它的叶子又会呈橘黄色或橘红色。
不仅如此,养上多年的榔榆盆景,其枝条也会出现爆皮、脱皮的现象。而爆开脱落的树皮也会呈不规则的鳞片状,脱落之后会露出新生的红褐色的内皮。一般养上多年的榔榆盆景,不仅树姿优美,造型奇特,同时枝叶也细密。自然界中不乏各种形态的榔榆,而且移栽的成活率也非常高,毕竟它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榔榆的萌发能力非常强,还耐修剪和蟠扎,可以运用多种技法进行造型处理。虽然它是一种落叶树种,但当环境温度高于15°C时,落叶现象也会消失;而当环境温度高于20°C时,它甚至可以出现继续生长的现象。所以,有些盆友将榔榆放在室内作为常绿树种来养。所以,榔榆也是岭南派盆景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岭南地区很难落叶休眠,而是始终保持生长状态。
不过,榔榆在受到创伤后会出现“跑浆”的现象,尤其是在移栽下山桩的过程中根系受到损伤后,树体内的汁液容易渗出来。因此,我们在移栽榆树下山桩时,如果遇到根系受损,切不可浸泡生根粉。正确的做法是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伤口,然后再栽培。而且换盆修根上盆后也不宜立即浇水,否则也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而引起根部腐烂。
与其它许多树种相比,榆树的生长速度比较迅速,一般多采取截干蓄枝这种岭南盆景创作手法进行培养和创作。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切不可太心急,各个部位的过渡一定要自然。尤其是在修剪过程中需要注意,在上级枝没有成型之前,切不可盲目地修剪分级的枝条。否则,即便我们培养出了鸡爪枝、鹿角枝等末端枝条,往往也会显得呆板、不自然、不协调,观赏性自然也不佳。
一盆高价值榆树盆景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累积的,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即便是一件质量非常高的素材,往往也是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正确进行修剪、蟠扎等造型处理,往往才能将其打造成一件盆景艺术佳作。所以我们玩盆景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点塑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