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莲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见的品系之一,堪称普货之王,别称长生草、观音座莲、佛座莲等,为景天科长生草属多肉植物,原产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山区,极具观赏价值,现在各地种植非常普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观音莲的养殖措施和小心事项吧!
观音莲的繁育对策
1、叶插:将完整的成熟叶子平铺在潮润的沙土上,叶面朝上,叶背朝下,不必培土,摆放阴凉处,10天左右从叶子基部可长出小叶丛及新根,将根系埋入土中便会长成一棵强壮的新株。
2、插穗:可用单叶、蘖枝或顶枝,插穗长短不限,但剪口要干燥后,去除下部叶子,再插入沙床。插后一般20天左右生根。插壤不能太湿,否则剪口易发黄腐烂,根长2-3厘米时上盆。
观音莲的养殖办法
1、土壤:观音莲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粗沙或蛭石各一半,并掺入少量的骨粉等钙质材料,混匀后利用。
2、温度:观音莲喜温湿润、半阴的成长环境,成长适温为20-30摄氏度,越冬温度为15摄氏度。冬天夜间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白天在15摄氏度以上,植株能继续成长,可正常浇水,并恰当施肥。
3、光照:观音莲的成长期在较为凉爽的春、秋天节,要有充沛的日光,光照不足会引起株形松散、不紧凑,影响其观赏,而在光照丰富处成长的植株,叶子肥厚饱满,株形紧凑,叶色靓丽。
4、浇水:观音莲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防止长期积水,以免酿成烂根,但也不能过于干旱,否则植株纵然不会死亡,但成长缓慢,叶色暗淡,缺乏生机。
5、施肥:观音莲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施肥时不要将肥水溅到叶子上,一般在天气晴朗的早上或傍晚进行,当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浇一次透水。
6、换盆:观音莲每1至2年的春天或秋天翻盆一次,翻盆时.要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枯根或过长的老根,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
观音莲的四季管理
1、春天:观音莲在春天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时换盆,换盆后使盆土偏干,待新叶出土可逐步加大浇水至盆土湿润。室外气温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时可将观音莲移至半阴阳台上培养。
2、夏天:观音莲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夏天是其成长旺季,应坚持盆土的潮湿,布置于室内时小心补充室内的空气湿度,足量施肥,堤防不适合布置于空调房间。
3、秋天:观音莲在秋天可逐步移至有早晚光照的地方培养,坚持盆土的潮湿,并每天向其四周和叶子喷雾洒水数次,停止施肥。秋末随着气温降低,应逐步减少水分的供应,使盆土偏干。
4、冬天:观音莲不耐低温,冬天气温较低时块茎休眠,应将盆栽摆放于10摄氏度以上室内越冬。盆土宜坚持干而不燥,盆土湿度较高时块茎易腐烂,室内利用空调时应小心空气湿度的抑制。
观音莲的小心事项
1、观音莲对肥料要求较高,成长季节应每隔10-15天施肥1次,以有机肥或三元复合肥交替利用较好,成长季节还应多施个别氮素,以促使叶色美观。
2、观音莲成长适温为20摄氏度-26摄氏度,低于20摄氏度即呈休眠状态。温度过低,容易酿成植株死亡。春夏两季,成长旺盛,要求空气湿度要高,若能在地表洒水或喷雾叶面,则成长更佳。
3、观音莲在热带地区可自然越冬,在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由于冬天气温较低,应置温室保温越冬,冬天应小心抑制水量,只需坚持叶子不呈软垂状即可。
4、观音莲换盆宜于冬末春初进行,但多于春天进行,盆土要求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或沙质壤土。
5、观音莲易受蚜虫侵染,可用40%乐果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
6、观音莲在温暖湿润和半荫环境下成长良好,夏秋天节应摆放在荫凉处,植株成长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空气相对温度以60-80%为宜。
7、观音莲冬天应坚持光照丰富,通风良好,严格抑制浇水,盆土略干个别为好,室内种植应避免高温闷热或通风不良以防病虫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