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造景基本手法可以归纳为四句话:
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结构;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扩大空间。
(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指造园应根据不同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抓住自然景色之美,为我所用;这就叫顺应自然,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魅力,使景色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
处理山水,或谓叠山理水,其规律是“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若园林中山无脉络,混成一堆;园中水又是无源死水,即使楼台设计精巧,花木品种繁多,也生动不起来。因此造园第一步,确定山的脉络走向,疏通园中水源,使山水自然交融,十分重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园林山与水的基本关系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实在没有办法接通活的地面水,便在溪池的最深处,打几口井,称地下水沟通,以保证水的活力,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常采用此法。
花草树木也是使园林景色富有生气的主要因素。苏东坡评价园林建筑与植物景观说:“台谢为富贵,时至则有。草木如名节,久而后成。”意思说台榭只要有钱,马上可造成;花木要十几年,几十年才能长成。中国古典园林,看不到西式公园中那样笔直的林荫道,修成几何形的树,十分对称的花台,而树木几乎都是姿态舒展,生意盎然,树与花革混种一起,花果辉映,古拙人画。植物顺在自然,不求名贵和齐全。银杏、杨柳、榆、槐、皆座上客。石上的青苔,假山的络石藤,山脚石缝的书带草,都可增加山石自然真趣,又可藏拙,遮掩斧凿残痕。
(二)山水为主,双重结构中国北京圆明园的设计,使中外游人拍案叫绝,造园家应用了传统山水构筑技法,在乎地上开挖了湖、海、溪、涧、堆叠了连绵假山,在此基础上,再在合宜位置上,布置亭栅建筑,从而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景点。大园如此,小园也一样,苏州环秀山庄,这个仅有一亩多地的小园,得力于清代造园家戈裕良的精湛技艺,在有限面积之内,塑造了以假山为主,溪池为辅的大起大落的地形,现出质仆自然的山林风貌,园中山有脉、水有源,山分水,水穿山,山因水活,水绕山轻,使咫尺小园,呈现充沛生机,成为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
地形塑造,只是造园第一个结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游园路线,也就是在山水结构的骨架上,加上道路、桥梁、游廊、厅堂、亭棚、楼台,对第一层次精加工,使人们有观花赏景、休息、起居、生活之地,并设立多种活动内容的观赏点,使两层次溶合一起,园林艺术才算完善。地形与建筑两个层次结合的一般规律是互相依托,互相陪衬,相得益彰。
(三)有法无式,重在对比造园除了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这一总的艺术原则外,不可能有固定格式,这就是有法无式的基本含义。在具体TRTT肺对比法贝啊应用,最为突出。造园家来用的动静,曲直、大小,藏露,隐显、开合,聚散等艺术手法,皆对比法则之运用。动静对比,对园林规模大小,有不同的侧重。大园以动观为主,以静观为辅,小园则反之。苏州拙政园面积较大,水面多,因此,路缘池转,廊引认随,景点比较分散,游人在缓步移动中赏景。而网师园地小,主要景物环池而设,绕池一周,多处可坐可留。如槛前观鱼或亭中待月,则以静观为主。
园林的曲直对比主要在曲。造园理论中有“水必曲,园必隔”的名言,故园林多曲水、曲路、曲廊、曲桥。这些“曲”增加了游览路线,延长了赏景时间,扩大了园林空间感。又可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藏露对比。园林也常采用反衬对比法,如欲放先收,欲畅先阻,欲明先暗等。游苏州留园,从便门人,先要穿过一道狭小的走廊、廊壁无窗,光线晦暗,随廊转七八次弯,过几个小天井,才达到园内第一景。以走廊的窄、暗、幽,反衬园景开敞、明炔,对比效果,非常强烈。
(四)借天对景扩大空间造园设计,突破自身基地范围的局限,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美景,因地借景,选择合适的观赏位置,延伸与扩大景观视野的深度与广度,使园内外的风景成为一体,是园林布局结构的关键之一。借景能扩大国林空间感,把周围环境具有的自然美,借人园内,同时,也通过借景,使人工创造的园林,溶化在自然景色中,增添园林的自然野趣,借景对景,相辅而相成。
明末计成在《园冶》中说,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等。远借是较远距离的借对。如北京颐和园。圆明园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有些城市园林,为了闹中取静,筑有较高围墙。因此从亭阁外望,已为高墙所阻,于是设立一定高度的观赏点于假山之顶,便可远借郭外青山,天外流水。邻借,如拙政园西部的两宜亭,建立在假山上,使隔壁邻家花园美景,同献于眼前。又如邻近有景,可通过花窗、门洞,进行互对互借。游廊中各种花式窗洞,使园林对景呈现出多佯形式,成为我国园林又一特色。
仰借、俯借、是观赏视角差别,杜甫名句:“窗含西岭干秋雪”,是通过窗远借岭上雪,这就是仰借。“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从门内下看江中船只,这就是俯借了。因时而借则更灵活。
同一景色可借入清风、丽日、青山、阴月,这是因时而借的佳例。理解借景对景之道,可以扩大视野,开阔胸襟,进上一步须略自然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