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重要用于药材及调味,在山东、河南等地区有栽培,其中山东东部地区为重要产区。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姜原产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植株只能无霜期成长,成长最适宜温度是 25~28摄氏度,温度低于20摄氏度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受霜冻根茎就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广西主产区大个别县的年平均温度为18~19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为25.3摄氏度,极端高温为39摄氏度;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0.2摄氏度,极端低温为~4摄氏度;全年无霜期330天以上。年下雨量900~13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
生姜的根不发达,根数少且短,纵向分布重要在30厘米深的土壤内,横向发展半径30 厘米,种姜发芽后发生的第一支苗称为主茎,早先在主茎两侧依次产生一次分枝,二次分枝和三次分枝。生姜侧枝出现常常对称成长。生姜为无性繁植的蔬菜作物,它的整个成长过程基本上是营养物质成长的过程,可划.分为:发芽期、小苗期、盛长期、休眠期等。生姜喜温而不耐寒、不耐干旱,在16摄氏度以上成长,小苗可萌动,但低于20摄氏度的条件下发芽缓慢。细芽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2-25摄氏度。茎叶成长期间以20-28摄氏度为宜。
二、栽培前期的预备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在4月上旬进行精细整地。结合整地撒施优质腐熟鸡粪4方或优质圈肥10000千克做底肥。在高肥水地块按60——65厘米行距开沟备播,沟施豆饼1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硫酸钾50千克,锌肥2千克,硼肥1kg做种肥。
2、精选姜种,培育壮芽。在播种前30天左右,将姜种取出,去除姜块上的泥土,选用肥大、丰满、皮色光明、不干缩、不腐烂、不受冻、无病虫的健康姜块作种。要求单株种姜块重达60克以上,每亩地一般用种姜500千克。
3、晒姜困姜。3月上旬选晴天,晌午八九点钟,将精选好的姜种放在日光充盈的地上晾晒,晚上收进屋内,盖上草帘,以促使姜块养分的分解。晒姜3——4天,困种10天,坚持温度在13——15摄氏度,以促使营养物质分解和芽的分化。
4、浸种催芽。对精选、晒后的姜种,用姜瘟散、生姜宝、绿霸等农药200倍液进行浸种,一般10分钟,可起到杀菌、灭菌的作用,浸种后晾干催芽。以筐盛姜块,在大棚或阳畦等处催芽,坚持空气湿度75——85%,温度25摄氏度,20天后,等姜芽长出0.5厘米时,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种。
三、播种和苗期管理
1、覆膜、提早播种。在 4月15日 播种。盖膜前用公用锄草剂每亩150克,对水喷施,清除膜下杂草。地膜可选用厚度0.005——0.006毫米、宽度120毫米的地膜。
2、稀植、增大姜块。高产地块适宜栽培密度为7000株/亩,行距50~55厘米,株距25厘米。用种量一般每亩500千克左右。
3、遮阴、促使成长。生姜出苗达50%以上,准时进行姜田遮阴,以促使姜苗健壮成长。详细对策如下:将遮阳网作成条幅式拉于生姜行间,两头用竹竿固定,幅宽60——65厘米,可选择遮光率为40%的遮阳网。
四、成长期的肥水管理
生姜在精细整地、足施基肥,精选姜种、科学播种的基础上,要想获得高产还务必抓好中后期管理,其重要技术要点如下:
1、轻施提苗肥,重施合枝肥。于6月上中旬结合浇水,每亩顺水冲施尿素25——30千克,以促使姜苗成长。7月上中旬揭去地膜,每亩地施用三元复合肥50——60kg。至 8月20日 前,每亩补施硫酸钾35kg,追肥后准时浇水。9月中旬可按照姜苗长势,适量追施钾肥或氮肥,并对地上部进行叶面追肥,选用磷酸二氢钾,每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2、科学浇水。因为生姜喜欢潮湿的环境,田间必需要有充溢的水分。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在播种前浇透底水的基础上,一般在出苗前不进行浇水,而要等到姜苗70%出土后再浇水,详细应按照天气、土质及土壤水分情况灵敏掌握。第一水若浇得晚,姜苗受旱,芽头易干枯。由于地膜具有良好的保商作用,苗期不宜浇水太勤,并且以膜下浇小水为宜。夏天浇水以早晚为好,不要在晌午浇水。同时,要堤防雨后准时排水。立秋前后,生姜进入旺盛成长期用水量增多,这时一般要4——5天浇一次,始终坚持土壤湿润。为保证生姜收获后少粘泥土,便于贮存,可在收获前5天浇最后一水。施用分枝肥后,应按照生姜成长状况,准时进行分次盖土2——3次, 保证生姜不露出地表,促使姜块快速成长。
五、生姜的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姜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应以综合防治和治疗办法为主,详细是挖置排水沟排水防涝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和治疗,药剂防治和治疗可用生姜宝、姜瘟散、绿霸等1500——2000倍药液浸根,如一旦发现病株要准时拔除并用以上药液进行土壤处理,还要打点做标,生姜收获后,将此处土壤取走做深埋处理。
2、虫害。生姜重要虫害有生姜螟虫、甜菜夜蛾、生姜蓟马等,要搞好虫情观测, 保证在大出现前做好防治和治疗。可用快杀灵和吡虫啉等药剂喷雾,每7——10天防治和治疗1次。
六、适期收获和保存
当秋末气温在8——18摄氏度时,秋高气爽,光照充盈,昼夜温差大,正是发生产量的关键期间,恰当延长成长期,可大大提升生姜产量。冀西地区大田收获生姜的最佳收获期应在10月25——30日,此时收获生姜既不会冻伤姜块,又可让生姜增产。因此,一定要掌握最佳的收获时机,切不可过早收获。为便于储藏和营养的回流,生姜在收获时.要留2——3厘米左右的茎秆。
生姜一般贮藏在地窖或沙藏室内阴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