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渗透压”之说,该说法认为土施氯酸钾使龙眼树的须根周围存在高浓度的化学溶液,须根内溶液参透压低于土壤中的溶液透压,须根无法吸取水分,从而使树体出现“干旱效应”,与“断根”相似,有利成花。随着土施位置被多次淋水,使须根附近土壤的化学溶液浓度随之逐渐降低,土壤化学溶液与须根内的渗透压平衡,须根便恢复吸取水和养分促进成花。至于氯酸钾促花的原因究竟是由于伤根控水所致,还是由于氯酸根离子被根系吸收后影响树体的代谢活动所致,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从以上氯酸钾对龙眼催花机理众说中,可以肯定氯酸钾的氯酸根必须经过植株根系吸收后影响树体的代谢活动。我国的龙眼主要种植在红壤丘陵地,定植前一般都挖大穴施足基肥,且多为嫁接苗,同时逐年都进行扩穴改土。因此我国龙眼根系比泰国入土较深且广的特点,把氯酸钾平均洒于龙眼植株从树干至树冠内的3/4位置上的表土做法是不妥的,而应首先要扒开表土至露白根,然后再从树冠外向树干内3/4处施用氯酸钾。只要这样才有利于氯酸钾更多地接近根群,使之尽快而全面吸收起到催花效应的,但绝对不能伤根。氯酸钾施用量一般4-12年生树株施氯酸钾0.4-1.2千克,按树冠面积计算,每平方米施氯酸钾30-60克。土施氯酸钾有两种方法:一是干施,开好环形沟后,将氯酸钾均匀撒入沟中,回土后淋足水。第二种淋施,将氯酸钾先溶于水中,然后沿环状沟均匀淋下,待其渗透后回土。氯酸钾土施复土后最好用稻草或枯叶覆盖保湿,施后遇干旱时还要每隔5-7天淋1次水,但灌水不可太多,以免氯酸钾被淋失,一般水分渗入地下30厘米为宜,以保持吸收根层土壤处于湿润状态,才有利氯酸钾的充分吸收。冬季施药催花不宜淋水过勤过多以免抽生冬梢。因此,树势弱、枝梢不充实是催花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培养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是龙眼催花成功的基础 正常或反季节龙眼催花,都必须有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才能实现丰产优质。要培养合理的群体和个体结构,就得通过合理的修剪和整形,以保证枝梢的生长和光照空间,使枝条的质量一致性和有效性,对提高催花成功率是致关重要的。同时加强果园的培肥管理,特别注重花穗形成后,侧花穗枝(花架)抽生5-6厘米时的花前肥施用以增壮树势,提高着果和促进幼果迅速长大。在病虫防治上一定切实搞好新梢萌动、抽梢展叶期和花穗形成初期连续2-3次病虫防治。
(3)保持60天以上叶龄是龙眼催花成败的前提 我国龙眼属于休眠之后形成花芽的果树,枝梢顶芽必须暂时减缓或停止营养生长(称之为假休眠),才能满足龙眼形成花芽对生理的需求。据柯冠武(2000)研究认为龙眼本身生育状况(品种的敏感性、生理状况)与氯酸钾催花效果成强烈地正相关。当新枝正处在旺盛生长期,叶色红褐或黄绿色阶段,施用氯酸钾几乎没有什么结果而再次萌发新梢;而新梢处于缓慢或停止生长期,且叶色深绿(春、夏梢叶色淡绿时),施用氯酸钾催花的成功率较高,且能够直接从成熟枝梢顶芽抽出纯花穗。因为这些充实新梢已进入花熟的生理状态(即可接受温、光、激素的诱导而进入成花的生理状态),这时作为效应子——乙烯的含量增加,加速了新梢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发育,叶芽转变为花芽导致成花。这一结果与泰国曼谷农业大学S.Subaclrandbu教授研究表明,土施氯酸钾催花,以深绿色成熟叶片效果最好,叶龄50天的龙眼催花率达60%;60天以上叶龄的催花率可达100%相辅证。台湾颜昌瑞教授研究认为氯酸钾处理不受植株生育期影响,不论龙眼叶片生长处于初萌期、褐叶期、浅绿期、深绿期,氯酸钾处理后都能迅速转化成花芽分化而开花。正是由于这一结论的误导,导致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龙眼催花,大都表现为催花率低,抽生花穗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
龙眼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