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毛木耳栽培技术

时间 : 11-15 投稿人 : 喜嘉 点击 :

毛木耳栽培技术

栽培温度

毛木耳是一种中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地~37℃,适宜温度25~30℃,超过40℃菌丝停止生长。子实体发生温度18~34℃,以22~28℃最适宜,在此温度下子实体大量发生,产量高、质量好,其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5℃。

栽培湿度

毛木耳菌丝体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若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料底积水,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出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应为85~95%,在此湿度下子实体发育快,耳丛大、耳片厚。但空气湿度过高,则易遭受杂菌侵染,引起流耳。

空气条件

毛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室(棚)空气新鲜,氧气充足,菌丝生长胜盛,子实体容易形成、伸长和开片。若通风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还会导致杂菌污染。

光照条件

毛木耳菌丝体生长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照,在耳片原基分化、形成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强弱对耳片的色质有直接影响,在弱光条件下,耳片色淡,茸毛短、细。光照强,耳片颜色深,茸毛长、粗。

酸碱度

毛木耳菌丝生长最适PH为6.0~7.5,PH在4.5以下或8.5以上时菌丝生长势弱,生长速度慢。子实体生长期间适宜PH为5.2~8.0,最适PH为6.5~7.0。

注意:毛木耳是一种中高温型耳类,在春夏至夏秋栽培,生活力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强的抗霉能力,此外毛木耳耐碱性较强,通过适当调高培养料的PH可以抑制杂菌生长,下面我们就接着来看一看毛木耳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毛木耳栽培方式非常多,但是目前大部分选用熟料袋栽方式、塑料大棚墙式出耳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均有省时、省工、操作方便、单位面积利用率高等优点。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结合塑料大棚特点,春栽2月上旬制袋发菌,3月底摆袋出耳。秋栽避开高温季节,8月中旬制袋发菌,9月底摆袋出耳,即“冬养菌,春出耳。夏养菌,秋出耳”。塑料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提前和延后15天左右,且不受雨季影响。

栽培配方

1、锯末60%、棉籽壳15%、玉米芯15%、麦麸10%,另加石灰1%、石膏1%、过磷酸钙1%。

2、玉米芯47%、锯末40%、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1%、石膏1%。

拌料装料

1、选料:毛木耳原料要干燥、干净、无霉变、无硬杂物等,玉米芯粉碎成0.5厘米大小的颗粒,锯末过筛,剔除坚硬的杂物,霉烂变质培养料影响出耳及产量,不予采用。

2、拌料:玉米芯及锯末吸水性差,应提前1天预湿,各种培养料配置齐全后充分搅拌,湿润浸透,培养料含水量60~65%,水分过少,影响菌丝对营养物质的水解和吸收,活力降低。水分过多,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窒息死亡,Ph小时值5.0~6.5为宜。

3、装料:拌料后闷1天,中间翻料堆一次,使培养料吸水均匀,切勿混杂有干料,否则消毒不彻底而易染杂菌。装袋前把料再翻一遍,使料内水分更均匀。栽培袋一般用17×42厘米的聚丙烯袋,采用装袋机,每袋装湿料约1千克。装料要求紧实适中、上下松紧一致。

灭菌接种

1、灭菌:毛木耳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维持12小时停火,然后再焖12小时即可,装锅时装量不宜过满,要留有余地,使蒸汽充满整个空间,达到灭菌彻底。菌种严格检查,确保无杂菌感染。

2、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法,提前12小时将挑选浓白、无杂菌污染的菌种和接种工具一起防入接种帐,点燃两包净美灵烟雾剂灭菌。接种前将接种帐一侧离地掀起20厘米高、2米长的通风口,换气10分,使接种帐内药味散尽。工作人员穿戴整齐进入接种帐,用75%酒精棉球擦手消毒,以1:4的比例安排人员,四人将料袋直立并打开袋口,一人在酒精灯下将栽培种捣碎并快速分接菌种,接入菌种后,立即收拢袋口并轻轻压实,使菌种与培养料充分结合,系住袋口。再将料袋另一头向上,打开袋口接种、系口。

发菌管理

1、发菌好坏与出耳势、抗逆性和木耳产量密切相关,棚内地面要撒生石灰粉,造成碱性环境抑制杂菌发生。接种完的料袋就地码成墙垛,一般10个料袋高,垛与垛之间留40厘米距离,便于通风和管理。

2、发菌温度的原则是偏低不偏高,以低温发菌为宜,切忌高温发菌,避免出现烧菌现象,温度以20至25摄氏度为宜,不得超过28摄氏度。菌丝培养期间尽可能不见光,以免菌袋未发透袋上长出胶质化耳基斑点,易染杂菌。发菌期间要勤检查,轻拿轻放,防止袋壁破损,发现有杂菌感染者及时清除,以免引起其它菌袋感染。

3、棚内如发现老鼠危害,要及时撒施生石灰,使菌袋表面覆盖一层石灰,即可阻止其危害,或放粘鼠板。10天左右倒垛,防止烧菌和菌袋间发菌速度差别太大。一般情况40天左右即可发满菌袋,再经10天养菌期,让菌丝充分成熟,便开始有原基形成,及时码成墙垛进行出耳管理。

出耳管理

1、排耳袋前先将摆耳袋的地面铺上草苫子,两边比耳袋宽出10厘米,用编织袋铺地,以防止耳片沾上泥沙,质量下降。铺完草苫子及编织袋后,用500倍多菌灵或克霉灵喷洒整个大棚消毒。塑料大棚东西中间留1米走道,南北向摆放耳袋,呈墙垛式,高10~12个料袋,行距80厘米左右,以便管理和采耳。

2、摆耳袋的地面应比走道高,便于排水。用消毒过的刀片在耳袋两端均匀开“V”形出耳口6至8个,口径1.5~2厘米,深度以不伤菌丝为度。开袋后的前10天,每天喷雾2次保湿,保持地面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0%,有7摄氏度左右的温差,每天通风换气1~2次。在保湿、温差、散射光、通风的刺激下耳芽开始形成。

3、当耳芽出现后,以保湿为主,适当通风换气,耳芽迅速生长呈漏斗状或杯状幼耳,每天喷水2~3次。随耳片逐渐长大而增大喷水量,在耳片生长后期,要经常观察棚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95%、通风不良时,容易出现“流耳现象”,应加大通风量,降温降湿。

4、杂菌发生时,勿用农药,可用石灰浇刷再喷用生物制菌剂,增强通风。出耳管理的关键是耳片湿度控制,要求“少吃多餐”,勤喷、少喷,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确保耳片湿润无积水。一般耳片小时少喷,耳片大时多喷。阴雨天不喷或少喷,晴天干燥多喷。一般小时l天1~2次,大时1天2~3次,确保相对湿度在85~95%。以地面或空间喷水为主,喷水最好成雾状,忌向耳袋直接喷水。

采收转潮

1、耳片成熟时即可采收,在正常情况下从出原基到采收一般需15~25天。初生的毛木耳子实体成杯状,以后逐渐展开,长大成耳状,许多耳片连在一起呈菊花状,直径一般为10~20厘米。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开始收缩时可采收。

2、采前应停止喷水l天,让耳片稍干,采摘时不易破碎,尽量选在晴天采耳,利于晒干。采耳方法是用手捏住耳基将整丛子实体采下。如果出耳不齐,可采大留小,先采上面大的、已成熟的,保留下面小的继续生长。

3、采收时必须把耳根采尽,以免杂菌感染或虫害造成烂耳,影响下批耳的生长。耳片采收后,停止喷水3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又进行出耳管理。以后经过15天左右的水分管理又可采收一次耳,一般可连续采耳3~4次。

相关文章

  • 怪味萝卜条咋加工
    怪味萝卜条咋加工

    以白萝卜为原料加工的怪味萝卜条因色泽淡黄,质脆味怪,咸甜适口而倍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将怪味萝卜条的加工办法介绍如下,以供利用。  1.选料初腌。选用肉根粗壮,表面光滑,无枝又裂缝,无病虫害的完好鲜白萝卜做原料,用水洗净泥沙及杂质,削去须根。在容量2x2x1米的干净水泥池内,放入鲜净白萝卜 3000...

    1038 蔬菜 种菜教学
  • 生姜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和治疗
    生姜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和治疗

    生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生姜癞皮病、姜蚧。最近几年来,该病已在山东的莱芜、莒县、安丘等地出现。跟着生姜轮种和年夜范围的栽种,此类病有减轻危害和发展伸张的趋向,而且在部门地域已上升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年夜病害,对生姜的临盆产生了庞大的影响,使病发重的姜掉去食用价值。1.出现:生姜自苗期至成株期均能病发,病发...

    2653 蔬菜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技巧
  • 辣椒育苗的方法步骤
    辣椒育苗的方法步骤

    一、育苗时间和苗期春季栽培辣椒,一般是1-2月播种育苗,苗龄90天-110天。根据定植期适期播种。二、育苗设施(1)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 保温式改良阳畦;(3)塑料大棚、小拱棚加地膜覆盖及草帘。三、种子处理(1)药剂浸种。为了防治炭疽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可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 5小时-6小时,再放入...

    545 辣椒 辣椒选种育苗
  • 黄瓜闪苗怎样防治和治疗
    黄瓜闪苗怎样防治和治疗

    温室黄瓜在连阴天忽然放晴之后,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叶子萎蔫打伞,菜农称为“闪苗”。此类征象是由于连阴天温室内土壤只放热而不汲取热量,地温降低所致。此时.要采取相应方法。  1.回帘减少防风。叶子萎蔫打伞是因叶子失水,放风会加剧失水,所以千万不可放风。叶子失水是高温导致,因此,应准...

    2556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教程
  • 有机番茄春露地播种育苗技术
    有机番茄春露地播种育苗技术

    番茄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那么番茄的是如何播种出来的呢?有何技术?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的 品种。2.培育适龄壮苗①播期确定番茄育苗天数不宜过长,南方70~80天可育成带太花蕾适于定植的秧苗。各地应从适宜...

    1708 蔬菜种植技术 种菜注意事项
  • 番茄什么时候播种?秋冬季节如何施肥?
    番茄什么时候播种?秋冬季节如何施肥?

    番茄是一种草本植物, 在我国种植面积非常广泛,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近年来各地又发展了大棚温室番茄获利颇丰。那番茄一般什么时候播种?秋冬季节如何施肥?一、番茄什么时候播种?1、春番茄的种植时间露地春番茄栽培的适宜苗龄为50—70天,即...

    726 种菜教程 蔬菜种植教学
  • 冬季种棚室黄瓜 应该堤防啥
    冬季种棚室黄瓜 应该堤防啥

    今年冬天我预备栽1亩左右的棚室黄瓜,现在苗苗都育起了,但对种植棚室黄瓜的技术还不很明白,麻烦你说一说好吗?”近日,南江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李林秀一走进流坝乡金台村,就被蔬菜栽培大户张元聪叫进了棚室。在棚室中,老李拿着一株预备嫁接的黄瓜苗,具体地给几位农民讲授了棚室黄瓜种植管理技术。  清除...

    2283 蔬菜种植百科 蔬菜种植技巧
  • 仙人掌在室内怎么样
    仙人掌在室内怎么样

    1、保持5摄氏度以上,最好是20到30度,不要低于5度,保持一定的温差;2、浇水的时候要分季节,冬天很冷的话十天半月教一次,温度在15至25都可以正常浇水,一两天一次,太热的时候要少浇水;3、施肥的限制因素很多,20到30度这种比较适宜的温度才能施肥,而且刚扦插的、有伤痕的、刚种上的、根没发育好的都...

    710 仙人掌 仙人掌种植技术
  • 如何挑选橘子才好吃?
    如何挑选橘子才好吃?

    都说金秋九月,说起这九月,最不能缺少的水果估计就是橘子了;经常逛市场的朋友们不难发现,现在已经到了橘子的旺季了;喜欢吃橘子的朋友们的福音要到啦;那么如何挑选橘子才好吃?一、摸一摸选橘子的时候一般均是来自己挑选的,所以摸是肯定会摸到的,但是怎么摸才能挑选出好吃的橘子呢?这就要试一试橘子的软硬度了!选橘...

    2171 蔬菜种植常识 种菜注意事项
  • 蔬菜栽培:酱洋姜的加工
    蔬菜栽培:酱洋姜的加工

    洋姜,学名菊芋,为菊科植物。可临盆出风味奇特的保健食物。1、工艺流程质料处置惩罚→出晒→初腌→去卤水→复腌→切片→漂洗→调味→杀菌2、加工要点1、质料预处置惩罚质料先用清水洗净,弃除杂质及腐、伤、烂、霉变块茎,用清水再冲刷后置于竹筐中沥干。2、出晒将漂洗洁净的质料摊于竹架或洁净的水泥板上,摊匀摊薄,...

    1133 种菜方法 蔬菜种植常识
  • 冬瓜王:身价8900元
    冬瓜王:身价8900元

    “特等奖,陆锐光,瓜重82.8斤!”上周五,一场别开生面的“冬瓜王”大赛在三水大塘镇举行。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将通过黑皮冬瓜“选美”比赛和发展体验采摘、休闲观光等第一、二、三产业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佛山名优农产品的品牌效...

    2893 冬瓜 冬瓜行业资讯
  • 茄子嫁接时总缺硼肥的原因分析
    茄子嫁接时总缺硼肥的原因分析

    种茄子的朋友们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茄子嫁接时期总会遇到缺硼肥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有什么方法来遏制呢,我们来听专家解解释一下。 这是因为嫁接时如果使用老芽来进行嫁接,那么在定植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现花蕾,这表示茄子的植株早就已经进入了生殖生长的时期,而实生苗嫁接则不同,先经过营养...

    1957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方法
  • 中农203黄瓜
    中农203黄瓜

    特点特点: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最新育成的强雌性早熟春天呵护地公用黄瓜品类。该品系植株无限成长型,成长势强,成长速度快,主蔓结瓜为主,第1~2节位有雄花,第3~4节位起产生雌花,早先几乎每节有雌花。熟性早,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收60天左右,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均高。瓜长棒形,把短,条直,瓜皮深绿色,有光泽,瓜...

    2593 蔬菜种植百科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 心里美萝卜新品种伏玉大根
    心里美萝卜新品种伏玉大根

    该品种为长白耐热品种,皮薄肉嫩多汁。板叶,叶淡绿色,皮肉洁白,根长25厘米以上,根粗5-6厘米,肉质脆嫩,单根重600克左右,播种到采收60天左右。根的大小和种植水平有关,选择沙壤、排灌方便地块,畦宽2-2.5米,畦高15厘米左右;带水点播,播后遮阴,出苗后去遮阴物;株行距为25厘米×3...

    927 心里美 心里美选种育苗
  • 大白菜栽培严防软腐病
    大白菜栽培严防软腐病

    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如不准时防治和治疗,将会直接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防治和治疗大白菜软腐病在选择抗病品类基础上,要抓好以下几项对策:  采用高畦或起垄种植方式,做好雨后排水和灌水,进入包心期后,要堤防勤灌水,每次灌水不能过量,且随灌随排。施足以腐熟的人畜粪和堆肥为主的...

    2209 蔬菜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