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根部地膜内采用软管滴灌技术,即可大幅下降温室内空气湿度,又能减少病虫害、杂草的产生。同时可结合根部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进行药物滴灌,可节水60%-80%,节省防病、锄草用劳力50%以上。
1 葡萄棚内采用南北行,大垄双行单干栽植,菜式种植管理。大行2 m,小行0.8 m×株距0.7 m,667 m2棚栽850-1000 株;宽垄单行多干栽植,大行2.2 m,株距0.8 m,667 m2棚栽300-350 株。1-2月在温室内用营养物质袋育苗。4-5月份订植,前期挖栽植沟宽1 m左右、深0.5-0.8 m,施入腐熟有机肥和秸秆3000 千克/667 m2,肥与土壤混在一起,秸秆可埋入栽植沟底,表土0.2 m不掺粪;将育好成苗去袋栽入沟内,沟内区覆盖地膜,灌透水。不需缓苗,当年定干成型,翌年即可结果。
2 休眠期管理
9月份盖上棚膜及棉被草苫,保证营养物质成长和枝蔓成熟;10月促使落叶休眠;前期白天盖棉被,夜里打开放风,进入11月份后,夜晚草帘可不必打起。确保室温坚持在7.2 摄氏度以下,~12 摄氏度以上,700-1000 h。11月末12月初可开始逐步加温,以调解揭放棉被高度方法,3-5 天所有打开,萌芽前要实行低温管理。
3 打破休眠期
从11月20日开始将棚内温度升到5 摄氏度以上,浇一场大水催芽,并用石灰氮打破休眠(顶芽不处理,顶芽下两个芽的部位全株涂抹);扣小拱棚,用竹架或者钢筋支小拱棚,用两幅1.5 m宽地膜在小拱顶端对搭产生拱棚,下面压严。11月27日开始升温,第一天温度抑制在15 摄氏度左右,第二天、第三天将草帘卷到顶,不抑制温度,三天后将温度抑制在25 摄氏度以下即可,此阶段不放风,坚持小拱内的温度在90%左右。
4 萌芽期管理
12月20日左右,待80%以上芽苞达到黄豆粒大以上时,可恰当放风,此阶段要预防灰霉病;当50%以上芽苞展开后可将小拱撤除,并开始正常放风,白天温度抑制在28 摄氏度以下,晚上15 摄氏度左右,早晨达到10 摄氏度以上即可,此阶段第一次以25 千克/667m2标准追施尿素,(多点追施);视状况可浇萌芽水。
5 花前期管理
白天20 摄氏度左右,夜间10-15 摄氏度以上,逐渐提升温度;萌芽后新梢成长期,白天抑制在25-28 摄氏度,夜间15 摄氏度左右;当果穗位置以上第4片叶达到一元硬币大小时开始掐尖,并准时准时掐掉卷须和副穗,并按照树势开始肯定枝条;此阶段在开花前一周预防黑豆病。开花结果期白天坚持在28 摄氏度以下,夜间16-18 摄氏度。
6 葡萄果穗处理与施肥
当果粒达到绿豆粒大小时,用赤霉素1 g兑水15 千克进行果穗处理(须在晴天20:00时左右处理),同时开始冲施2:1:3比例的高钾冲施肥,以每棵秧50 g左右为宜,同时.要适量冲施黄腐酸类生物肥;每10-15 天施一次,冲施两次后开始冲施硝酸钾即可,最多两次。
7 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
在冬剪后、春萌芽前各喷1 次5°石硫合剂;重要病害有:黑痘病(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防治和治疗);灰霉病(用灰飞烟灭水溶剂等药品防治和治疗);白腐病(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防治和治疗)。
重要虫害有:螨虫,重要为害叶子。可用杀螨剂等药品防治和治疗。
8 草莓订植
定值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若订植过早,易干扰花芽分化而影响产量,或因气温高,成活率低,使单位面积植株减少,引起减产;定值过晚,地温降低,影响草莓根系发育,同样会减产。苗木要选择4片叶以上,根茎直径0.6厘米以上的无病毒苗木。栽植密度采取宽、窄行(双行)栽植,通常在做好的垄上栽双行,行距为35-40厘米,穴距25-30厘米。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栽植时先顺垄覆地膜压严四周,再在垄上按栽植密度破膜刨穴,将苗木紧锁根系,培细土,使秧苗新基部与床面平齐。亦可先栽植后覆地膜。
9 抑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18摄氏度,要在冬天和早春达到这一梦想温度,务必在棚室内套中棚再加小棚并铺地膜,力争棚内白天温度达到25-28摄氏度,夜间5摄氏度以上,最低温度0摄氏度以上。如形成32摄氏度以上高温时.要准时通风降温。土壤湿度以坚持70%-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成长发育。详细温度可参照如下:现蕾前,白天25-30摄氏度,晚上15摄氏度,相对湿度80%;现蕾至开花时期,白天22-28摄氏度,晚上10摄氏度,相对湿度70%;开花后,白天20-25摄氏度,晚上5摄氏度,相对湿度70%;结果后,白天15-25摄氏度,晚上3-8摄氏度,相对湿度80%。
10 肥水管理
棚室草莓结果期长,为避免脱叶早衰,要重施底肥,中后期多次施肥,以满意其养份要求。在施肥品系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一般每667㎡基施优质农家肥4000㎏,配施复合肥50㎏。追肥采取 “少量多次”的原则,从上棚至现蕾,可10d左右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可15d左右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其它,中后期结合喷药,叶喷多元微肥或农日升、海晟宝等有机营养物质液,以促使中后期果实的良好发育,提升果重及含糖量,使果味更鲜美,商品价值更高。
11 防治和治疗病虫
棚室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和治疗为主,药剂防治和治疗为辅,即经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种及防止干旱、高温等方法预防病果、烂果的形成。田间发现病株烂叶和果实要准时清除,集中销毁,严防扩大蔓延。药剂防治和治疗要小心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需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小心间隔期,避免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12 适期采收
棚室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需在70%以上果面展现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天和早春温度低,要在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逐渐回升,采收期可恰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