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甜美多汁,营养充溢;然而在梨树的栽培中,病虫害的形成需要及时的进行,那么梨树病虫害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
首先,对症下药,选用适合的农药品系,防治和治疗每一种病虫害;区别的病菌和昆虫对同一种药剂毒カ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一种农药都有它一定的防治和治疗范围和对象,如粉锈宁能够有用地防治和治疗梨锈病和白粉病,而对黑星病等其他病害的防效就很差;吡虫啉(一遍净)对防治和治疗刺吸式口器中蚜虫、飞虱等危害成效明显,而对螨类则失效!溴氰菊酯(敌杀死)对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蚜虫、梨木虱以及各种毛虫、刺蛾等成效好,而对螨类失效;
此外,病害侵害过程的差别期间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着差异,病菌孢子在萌发侵入梨树的阶段,对药剂较为敏感,药剂防效较好,当病菌已侵入到果树体内并已建立寄生关系,发育成菌丝后,对药剂的耐药カ增强,防效变差,长成子实体后防治和治疗就更为困难,如梨锈病,因此,防治和治疗病害要掌握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
其次,准确用药,正确的用药浓度是指能有用防治和治疗病虫害的稀用药浓度,又不使梨树出现药害的用药浓度,如果盲目加大用药浓度,会造成药剂的浪费,又容易使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同时还可能发生梨树药害、人畜中毒,对果实和环境造成污染,过稀则达不到防治和治疗的目的,农药的利用办法较多,在施药时要根据防治和治疗对象的为害特性和农药品系、剂型特征,选用正确办法施药,如乳油、可湿性粉剂、胶悬剂、水剂、可溶性粉剂可加水稀释喷雾,粉剂、颗粒剂不能加水喷雾,并且喷雾应由内到外,从上到下,不能漏喷,也不能多喷,以叶子湿润,又不会出现流动水滴为宜,用药量是单位面积上农药有用成分的用量,对梨树病虫危害进行防治和治疗时,既要堤防枝、干、叶、果喷酒均匀周到,又要小心不要过量,尤其是气温高时,留在叶面上的药液能很快蒸发水分,造成浓度上升,可能对梨树造成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