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菠菜潜叶蝇如何杀灭?菠菜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

时间 : 09-28 投稿人 : 艺花源园艺 点击 :

菠菜潜叶蝇,为双翅目花蝇科泉蝇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我国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欧洲、北美也有分布。寄主菠菜、甜菜等藜科植物,茄科、石竹科植物。幼虫在叶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并形成较宽的隧道,内有虫粪。在这里详细为大家讲述一下菠菜潜叶蝇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菠菜潜叶蝇如何杀灭?菠菜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 | 蔬菜种植

为害症状

菠菜潜叶蝇的幼虫在叶内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并形成较宽的隧道。轻者影响品质,失去商品价值,重者造成全田毁灭,损失严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毫米,灰褐色。雄蝇前缘下面有毛,腿、胫节呈灰黄色,跗节呈黑色,后足胫节后鬃3根。雌蝇第8腹板中央骨片小。卵,呈白色,椭圆形,大小为0.9×0.3毫米,表面具有六角形刻纹。幼虫,成熟幼虫长约7.5毫米,有皱纹,呈污黄色。蛹,长约5毫米,呈椭圆形,开始为浅黄褐色,后变为红褐色,羽化前变为暗褐色。

生活习性

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均有发生,在华北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1代发生在根茬菠菜上,5月上旬开始发生第2代,6月发生第3代,以春季第1代发生重。夏季干旱高温不利于潜叶蝇发生,成虫羽化一般在清晨气温较低,湿度较大的时刻,卵多产在叶背,以4-5粒呈扇形排列在一起,每头雌虫产卵达40-100粒。多于傍晚孵化,孵化幼虫寻找没有蛀道的叶子钻蛀,环境适宜时一般要1天时间方可钻进叶肉,但找不到适宜寄主时,也能在粪肥或腐殖质上取食,完成发育。幼虫老熟后,部分在叶肉化蛹,部分入土化蛹。而越冬代的幼虫则全部入土化蛹,蛹期长,可达半年以上。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提早收获根茬越冬菠菜,一定要在谷雨前全部收完,以减少越冬代成虫产卵。

(2)深翻土地收获后要及时深翻土地,既利于植物生长,又能破坏一部分入土化蛹的蛹,可减少田间虫源。

(3)施足底肥施底肥,要求施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厩肥,以免把虫源带进田里。

2.药剂防治

要求在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还未钻入叶内的关键时期,否则潜叶后再喷药效果差。可喷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20%氰戊酯乳油3000倍液、40%菊马乳油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10%溴马乳油1500-2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

以上这些就是菠菜潜叶蝇的主要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作物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和肥料小知识小技巧请关注植物资料网网。

相关文章

  • 东盟博览会农业展茶叶展区清香四溢
    东盟博览会农业展茶叶展区清香四溢

    9月18-21日,广西金花茶、六堡茶,湖南白沙溪,云南普洱,福建大红袍,台湾梨山茶等茶品在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茶叶展区集中亮相,展馆内弥漫着淡淡清香。叶芽完整,外披白色细毫,素有“茶中珍品”之称的白茶也来到展会现场。赏茶、温杯、投茶、润茶——...

    1198 茶叶 茶叶市场分析
  • 佛手瓜白粉虱防治技巧
    佛手瓜白粉虱防治技巧

    佛手瓜白粉虱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且因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危害,并分泌 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下面把佛手瓜白粉虱防治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种植更好的佛手瓜。防治方法:①可与芹...

    2272 佛手瓜 佛手瓜生活习性
  • 冬瓜的贮藏方法及注意事项
    冬瓜的贮藏方法及注意事项

    冬瓜的贮藏方法及注意事项选择经过严格挑选的整齐、无破损的冬瓜于库内堆贮或架贮。堆贮的冬瓜应先在库底垫上干草或草帘,然后在上面摆放冬瓜,一般不超过3层,以免压伤损坏。架贮冬瓜因通风较好,效果比堆贮的要好,但架贮冬瓜也应在贮存架上先垫铺干草等柔软通风材料,然后再将冬瓜放上去。摆放应根据冬瓜在田间生长时的...

    1063 冬瓜 冬瓜保鲜储藏
  • 生姜价格大涨跻身蔬菜贵族
    生姜价格大涨跻身蔬菜贵族

    日前,记者走访了福州市区各大超市和终端市场。在新华都超市五四店,记者来到蔬菜区看到,生姜标价为每斤13.98元,与几天前的9.8元/斤相比,着实上涨了不少。而沃尔玛花开富贵店的小盒装生姜,单价高达17.8/斤,让消费者们望而却步。东南快报记者随手拿起一盒生姜称重以后,标签上的价格让记者大跌眼镜,一盒...

    1018 生姜 生姜行业资讯
  • 秋葵种植
    秋葵种植

    秋葵种植秋葵种植方法:秋葵种植方法一整地施肥准备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冬深耕,深耕30厘米,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种植前把土地整得细、平、松、软,上虚下实。黄秋葵需肥较多,每亩撒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在整地前铺撒于地面,然后深翻入...

    851 黄秋葵 黄秋葵行业资讯
  • 黄瓜种植技术之嫁接方法
    黄瓜种植技术之嫁接方法

    黄瓜种植技术之嫁接方法一、生产点直插法用黑籽南瓜作砧木,选亲和力强、品质好、较抗病的当地品种做接穗。砧、穗种子播前均需消毒、催芽。冬、春茬嫁接时,黑籽南瓜应早播2~3天(用控温育苗)。待砧木苗第2片真叶吐芽,接穗苗第1片真叶直径1厘米时,为最佳嫁接期。用刀片切去砧木生长点,再用竹针(自制、与接穗胚茎...

    2447 黄瓜 黄瓜种植技术
  • 马铃薯怎样科学切种薯
    马铃薯怎样科学切种薯

    马铃薯种薯切种是马铃薯高产以及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和治疗的主要环节,像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都有可能从切种环节传染,下面绿丰合作社就马铃薯科学切种做具体介绍:  马铃薯科学切种薯对策:  ①40g以下小薯可整薯播种。  ②51g~100g的马铃薯薯块,能够纵向一切两瓣。  ③100g~150g薯块,...

    2777 蔬菜种植教学 蔬菜种植注意事项
  • 黑木耳的病虫害防治
    黑木耳的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黑木耳在制作菌种和栽培过程中,由于环节比较多,营养丰富,条件适宜,给杂菌和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机会。常见的有毛霉菌、根霉、链孢霉、绿色木霉等十几种污染菌,一经发现便很难防治。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只杀灭或抑制杂菌但对木耳菌丝和人体无害的药剂。1、发生杂菌污染的原因。①菌袋灭菌不彻底。②接种操...

    2451 木耳 木耳病害防治
  • 生菜高产种植技术
    生菜高产种植技术

    生菜喜冷凉气候,12-13摄氏度时成长健壮,叶球成长适温为16-18摄氏度,高温易使叶球松散,引起抽薹。生菜喜充沛的日光,在砂壤土或轻粘壤土中成长健壮。种植时间,应从晚秋至来年的早春,即10月中下旬至来年4月上中旬。  生菜一般采用育苗移栽,应堤防以下几个环节:  1播期的肯定 结球生菜苗龄30天左...

    1541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常识
  • 西芹漂浮育苗
    西芹漂浮育苗

    一、育苗模式  按“集中育苗,统一专人管理”的模式进行操作,达到苗齐、苗壮、培育无毒壮苗的标准。  二、育苗场地的选择  选择地形开阔崎岖,避风向阳,依靠近洁净水源,交通便利,地下水位较低,防止接近村庄、周围堆放垃圾、有毒液体和空气污染的。  三、育苗操作步骤  1、棚池消毒...

    600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方法
  • 蒜苔贮藏中后期的霉变与防治技术
    蒜苔贮藏中后期的霉变与防治技术

    蒜苔贮藏中发生的病害,大体上可分为生理损伤和病菌侵染两类。前者主要是因为贮藏期间的气体成分等因素不适所致,后者为微生物侵入引起。发生生理损伤的蒜苔其生理生化过程发生障碍,代谢紊乱,抗病力大大降低,致病微生物极易侵入。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又会破坏气体组成,造成生理损伤。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蒜苔贮藏中的...

    1408 蒜苔 蒜苔种植技术
  • 农业委领导到通道调研指导绿肥生产
    农业委领导到通道调研指导绿肥生产

    10月21日-22日,市农业委何青高总农艺师、粮油站站长张剑波、副站长龚德和深入通道调研指导冬种生产,县农业局相关领导陪同调研。何青高一行先后深入临口镇太平岩村、江寨村,黄土乡上都天村、下都天等村实地查看了油菜秧苗、绿肥的生长情况,了解秋冬生产进度,现场听取了通道县秋冬生产情况汇报,何总农艺师对通道...

    2294 绿肥 绿肥行业资讯
  • 双羊公司采用微生物菌肥种植芦笋获成功
    双羊公司采用微生物菌肥种植芦笋获成功

    早在2013年,公司负责人陆华兵和张晓虎就了解到微生物菌肥这种既增产又改良土壤的神奇肥料。2014年,两位负责人就决定在自己的芦笋种植基地进行土壤微生物菌肥的试验。陆华兵和张晓虎两人商议,选择了11条具有代表性的大棚进行试验。试验期间,放弃使用化肥,将马来西亚进口的微生物菌肥播撒到芦笋根部,派专人细...

    517 芦笋 芦笋行业资讯
  • 早秋有机蒜苗栽培措施有哪些
    早秋有机蒜苗栽培措施有哪些

    1.施足底肥。种植前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硫酸钾40公斤,施肥后深耕25厘米并精细整地。2.种子处理。播前将有病、干腐、带伤的蒜种剔除,掰蒜瓣时按大、中、小三个等级分级。播种前3天将蒜瓣按等级分装在容器中用水浸泡,每天换一次水,使蒜种充分吸水,促进发芽。此步操作也有利于调节农时和便于分级管理。播种...

    286 蒜苗 蒜苗种植技术
  • 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亮相农高会
    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亮相农高会

    “刹一看以为是挂了一排猪大腿,仔细瞧瞧原来是菌类产品”第二次来农高会的王师傅说。参展商介绍说这种菌类可以食用,名叫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你可以摸摸它,还在生长,你可以带回家养着,然后随时食用&rd...

    1218 杏鲍菇 杏鲍菇选种育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