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病毒病的形成令栽培户非常头疼。由于病毒病尚无有用药剂,一旦显症,基本就判了死刑,染病后的植株多体现为成长弱,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果农的生产积极性。苗木市场的凌乱、病毒检测机构的缺失加上种植管理的粗放,已使得病毒病成为百香果栽培户心中的噩梦!
百香果病毒病种类及症状
目前,国内外报导的能侵害西番莲(百香果)的病毒的种类已达20多种,除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分布较广外,大多数数病毒仅在一些地区产生,如西番莲绿斑病毒(PFGSV)就仅会形成在有紫红短须螨咬食区域。台湾朝阳大学张清安教授指出,目前百香果病毒病重要以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西番莲斑驳病毒(PaMV)为主。
病毒病是怎么来的?
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苗本身带病或经过嫁接、修剪、桃蚜等传播。
黄瓜花叶病毒(CMV):苗原本带病或者由扦插带病枝条及棉蚜传播。
西番莲斑驳病毒(PaMV):带病苗、机械传播、嫁接传播及棉蚜、绣线菊蚜等传播。
需要指出的是,病毒病的媒介昆虫除蚜虫外还包括叶甲、螨类、线虫、粉虱等。如西番莲黄花叶病毒(PaYMV)可经过南美叶甲传毒,西红柿环斑病毒(ToRSV)重要经过美洲剑线虫传播,大戟花叶病毒(EuMV)的传毒媒介昆虫是烟粉虱。
百香果病毒病的预防
①选用无病种苗,订植前土壤消毒,病毒易发地区,建议一年一种。
②尽量防止套种,特别不要与茄科、瓜类套种,极易诱发病毒病。
③小苗期发现时病毒病或疑似病毒病时,坚定拔除,防止酿成更强的损失。
④增加种植管理,经过合理施肥、养护根系,可于成长期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来提高其抗病抗逆能力。
⑤防治和治疗蚜虫、粉虱、螨害等传毒媒介,蚜虫可用高氯+噻虫嗪/吡虫啉;螨害可用螺螨酯、乙螨唑、四螨嗪、乙唑螨腈等。
⑥枝条修剪时,要小心剪刀消毒,下降植株之间相互传染。
⑦结果中晚期发病,经过喷施盐酸吗啉胍+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暂时缓解病情,待收果后再作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