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味道鲜甜可口,营养充足,深受人们喜爱!在梨树栽培过程中,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梨黑斑病的有用防治和治疗技巧,希望对大家栽培梨树防治和治疗黑斑病有所帮助!
嫩叶早发病,开始时发生针头大、圆形的黑色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展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边缘黑褐色,并有淡黄色晕环;严重时发病叶片上病斑连片,叶子皱缩畸形并枯焦脱落!幼果受害,初在果面上出现漆黑色圆形针头大的斑点,后逐渐发展,病斑稍凹陷,有微细的轮纹,到果实膨大期,病斑处即出现龟裂,裂口深而广,易导致早期落果;生长的果实受害时病斑与幼果相似,但扩大快,病斑大,开裂也更为严重,易招致昆虫吸食,致使全果变黑;腐败脱落!新梢上病斑早期黑色,椭圆形,稍凹陷,后变淡褐色,边缘出现细小的裂缝;梨芽受害后,多变黑枯死;
发病特性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病果和病芽、发病叶片上越冬;上海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就有少量孢子产生,开始侵染叶子,到4月底5月初孢子开始明显加强,并开始侵染幼果,5月中下旬为孢子飞散的高峰期,也是全年的发病高峰,直到6月下旬仍有较多的孢子出现;孢子发生可继续到10月底;上海地区9—10月间气候温暖多雨,因此,9~10月间在秋梢上也有1次发病高峰,并成为下年的主要病原;梨黑斑病的扩展与气温和下雨量有密切关系;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度为25—27摄氏度,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或20摄氏度以下时,萌发不良;分生孢子的出现、萌发与侵入,除温度条件外,还需要有雨水;一般气温在24—28摄氏度并连续阴雨时,有利于病害的形成和蔓延。高温干旱时停止发展!
树势强弱与发病有一定关系!树势健壮,枯枝弱梢少,发病就轻!树势衰弱,或偏施氮肥,器官组织不充实时,发病常严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有利于发博品系间染病程度有明显差异!在江、浙及上海地区,发病重的是日本梨中的二十世纪,次为博多青和明月;
防治和治疗措施
1增施有机肥料并合理留果,促进树体健壮,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降低果园湿度,创造不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
2认真落叶、落果和病枝、病芽。对梨树发芽时不能萌发的枝芽,也要小心剪除!清园后深翻土壤,深埋地表的病残体,消灭各种越冬病源;
3对二十世纪等染病品类,修剪上宜以短截为主,尤其是对已进入大量结果的盛产树。幼年树当树势缓和后,即须堤防树冠的回缩,防止连续长放,避免树势衰退及病原积累;
4药剂防治和治疗;休眠期可喷0.5%五氯酚钠和波美5度石硫合剂的混在一起液;成长时期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都要小心喷药保护,特别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幼果易得病的期间,一定要做到雨后立即抢喷;间隔天数要短或加用展着剂,以延长药效;发病较重的果园,在秋梢产生的季节里,也要喷药保护;用100一150毫克/升的“风光霉素”,对防治和治疗梨黑斑病有明显成效。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多氧霉素1000—1500倍液;
5提早套袋,保护果实!一般5月初即可开始,梅雨前全部套好!套袋时小心“病果摘净,好果套净”;并小心;先喷药,后套袋“,使幼果”带药入袋“,提升套袋的防效,做到”春雨药对付,梅雨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