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沤根
重要在苗期出现,成株期也有出现。发病时根部不长新根,根皮呈褐锈色,水渍腐烂,地上部萎蔫易拔起。重要 因素是室温低,湿度大,光照不足,酿成根压小,吸水力差。
防治和治疗办法:(1)苗期和室温低时不要浇大水,最好采用地膜下暗灌小水的方式浇水。听好天气预报,选晴天上午浇水,保证浇后至少有两天晴天。(2)增加炼苗,堤防通风,只要气温适宜,连阴天也要放风,培育壮苗,促使根系成长。(3)定时揭盖草苫,阴天也要准时揭盖,充分使用散射光。
二、畸形果
僵果,又称石果,是单性结实的畸形果,果实个小,果皮发白,有的表面隆起,果肉发硬,适口性差。其出现的重要 因素是开花前后遇低温、高柔和连阴雪天,光照不足,酿成花粉发育不良,影响授粉和受精。其它,花芽分化期,温度太低,肥料过量,浇水过多,使成长点养分过量,花芽营养物质过剩,细胞分裂过于旺盛,会酿成多心皮的畸形果,即双身茄。果实成长过程中,过于干旱而忽然浇水,酿成果皮成长速度不及果肉快而导致裂果。
防治和治疗办法(1)增加温度调控,在花芽分化期和花期坚持25-30摄氏度和适温,最高不能超过35摄氏度。(2)增加肥水管理,准时浇水施肥,但不要施肥过多,浇水过大。
三、落花
落花有许多 因素,生理性落花有两种状况,一是花芽分化期,肥料不足,夜温高,昼夜温差小,干旱或水分过大,日照不足酿成花的质量差,短柱花多而落花。二是在开花期,光照不足,夜温高,温度湿度调控大起大落,肥水不足或大水大肥酿成花大量脱落。
防治和治疗措施(1)培育壮株,增加温度湿度调控,准时适量给肥水。堤防绝对不要在阳光温室内加温,否则会使夜温高,花大量脱落。(2)在茄花蕾含苞待放到刚开放这段时间,用2,4~D成长素(20-30)×10E~6涂抹花柱头,温度低时用30×10E~6,温度高时用20×10E~6,并且凡涂抹过的花不能重抹,故可在花液中加广告色作标记。
四、肥害
1、氨害:由于施用过多未腐熟的农家肥或施入过量的尿素、碳铵等易挥发的氮肥,酿成氨气聚集,或氮肥施时离根系近,根系周围土壤浓度大,茄子无法吸水而中毒,小苗受害时,叶子四周由水而中毒,小苗受害时,叶子四周由水浸状变黑色而枯死,成株受害时,叶边缘褪绿变白干枯,或全株忽然萎蔫。
2、二氧化氮气害:在施肥量过大,土壤由碱性变酸性状况下,硝酸化细菌运动受控制,二氧化氮不能准时转换成硝酸态氮而出现为害。症状是植株中上部叶背后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淡色斑点或叶子上发生褐色小斑点,2-3天后叶子干枯,严重时植株枯死。
避免以上肥害重要办法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化肥特别是施尿素、碳铵时,要少施勤施,施后准时浇水,增加通风。当形成氨害时,可在叶反面喷1%的食醋能显著减轻为害。
五、生理障碍
土壤养分元素过剩与不足会酿成茄子生理障碍,影响其正常成长。
1、缺氮:叶子色变淡,老叶黄化,重时干枯脱落,花蕾停止发育变黄,心叶变小。重要 因素是土壤氮素含量少;土壤含水量大,影响了有用氮的转化;氮肥施用不均等。
防治和治疗对策防止积水,多施优质农肥做底肥。缺氮肥准时补充硝铵、碳铵、尿素等速效氮肥。
2、缺磷:茎秆细长,纤维发达,发芽分化和结果期延长,叶子变小,颜色变深,叶脉发红。重要 因素:土壤酸性大,磷被铁、镁固定,无法汲取;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氮肥施用过量阻碍了茄子对磷的吸取。
防治和治疗办法施二铵和过磷酸钙等磷肥做底肥。种植过程中发现缺磷,向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过磷酸钙溶液。
3、钾肥:初期心叶变小,成长慢,叶色变淡,后期叶脉间失绿,产生黄白色斑块,叶尖叶缘渐干枯。重要起因:土壤含钾少,钾肥施量不足;地温低,光照不足,土壤湿度大阻碍了茄子对钾的吸取。
防治和治疗办法多施有机肥做底肥,防土壤积水,准时中耕提升地温;定时揭盖草苫;发现缺钾时直接向土中施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或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和10%草木灰浸出液进行叶面喷肥。
4、缺钙:植株成长点缓慢,成长点畸形,幼叶叶缘失绿,叶子的网状叶脉变褐,呈铁锈状叶。在间断多年栽培蔬菜的土壤中种植茄子易酿成缺钙,或干旱阻碍了茄子对钙的吸取。
防治和治疗办法定时浇水施肥。缺钙时,补施钙肥或用20%的氯化钙溶液叶面喷肥,每周1-2次。
5、缺镁:叶脉附近,特别是主叶脉附近变黄,叶子失绿,果实变小,发育不良。重要起因:土壤含镁少或钙、钾、氮过量出现拮抗作用。阻碍了茄子对钙的汲取。
防诒措施增施有机肥和含镁的矿物质肥料,堤防各种肥料的施用比例。种植中发现缺镁时,可施钙镁磷肥或用20%的硫磷镁叶面喷施,每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