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甘蔗产量翻三番:尹如恩种甘蔗的门道

时间 : 07-25 投稿人 : 雅致 点击 :

产量翻番的甘蔗田

  广西武鸣县府城镇的尹如恩,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甘蔗栽培户,可客岁却一夜成名。人家不依靠别的,依靠的就是甘蔗种得好,他家的甘蔗长得又高又粗,产量出奇的高,一亩的产量,能抵得上别人家两三亩甘蔗田产量。

甘蔗产量翻三番:尹如恩种甘蔗的门道

  【解说】:2013年12月26日,一大早,尹如恩家的甘蔗林就吵闹起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甘蔗收获的时节,也是蔗农们最忙碌的时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放下手中的忙活,赶来尹如恩的甘蔗林。有的来帮忙砍甘蔗,有的来取经,还有些人带着个好奇心就来了。听说今年尹如恩家的甘蔗,产量出奇得高。

可产量到底有多高,大家伙都在拭目以待。农业局的技术人员,选了两块地,一块是尹如恩家的地,还有一块别人家的地,现在已经忙活着开始测产了。

甘蔗的重量,含糖量,粗细,长短,均是测产的重要指标。尹如恩家的甘蔗,首先个头上就高人一大截。

【采访】技术员:四米四。

【解说】:一米七的大小伙子和它站在一起,简直就是个小矮人;另一块地的甘蔗,长得高的,也就是一人半高的样子。

又是一个四米四,围观的人群惊叹不已。

【采访】:

栽培户:好长啊。

记者:咱们一般多长啊?

栽培户:两米多。

【解说】:这边在忙着测产,那边好些人经不住诱惑,砍下一节,美滋滋的嚼了起来。其实尹如恩种的是糖蔗,顾名思义是做糖用的甘蔗。这类甘蔗不佳吃,它比水果甘蔗皮厚,没那么甜,水分也没那么足。可这些人却嚼得津津有味。看来他家的甘蔗水分足,含糖量高,甜,即使嚼着费劲儿,也挡不住这份甜蜜的诱惑。

测产的数据已经汇总起来,技术人员,正在计算,马上就要公布最终的结果了。首先公布了尹如恩家的产量。

【采访】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农业局粮油股副股长黄永明:平均茎粗是3.01厘米,茎长是3.77米,产量是一亩12.6吨。

【解说】:接下来是另一块地的测产结果。

【采访】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农业局粮油股副股长黄永明:平均茎粗是2.52厘米,平均茎长是2.76米。平均产量每亩是4.4吨。

尹如恩一亩甘蔗的产量,相当于别人家两三亩地加起来的甘蔗产量。如果按一吨450元算,他这一亩地少说也要比别人多赚三千多块钱。

辛勤的劳作,有了这么高的回报,尹如恩两口子甭提有多快乐了。

【采访】:

尹如恩:我种25年没有这么高的产量

尹如恩的妻子韦风花:今年的甘蔗特别好,特别快乐

【解说】:尹如恩家甘蔗的产量,在大家看来,已经是高的出奇了。可今天在他家的甘蔗田里,还有比这更奇的事。那就是他家种到第五年的甘蔗,又抽出新芽了。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某农业集团研究员寥洪师:像这个第五年的苗出芽还有这么多的,在广西是非常非常的少见。我现在看它这个,从地里状况来看,出芽数量非常多,以我这个经验来判断的话,基本上这块地一亩在明年的产量能够达到七、八吨。

【解说】:广西武鸣县是甘蔗栽培大县,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种甘蔗。他们种的这类糖蔗,是多年生的,也就是说,种一茬,收了甘蔗,第二年还能从根部发出新芽,重新长出甘蔗。今天技术员测产的地,均是种到第二年的甘蔗。

但大多数数蔗农,均是种一茬收两年,因为再往后,甘蔗的的产量就要走下坡路了。

记者:一亩地大概能有多少产量?

栽培户:6吨。

栽培户:五、吨六吨最多。

种到第三年的甘蔗,长是能长出来,就是产量过低,没效益,弄不佳连本都收不回来。因此,大多数数栽培户均是刨了根,重新种。

【采访】:

栽培户:两年就砍了。

记者:你们家呢?

栽培户:两年

栽培户:第三年产量不佳。

【解说】:可尹如恩不仅让种到第二年的甘蔗,有亩产十二吨的奇迹;还能种一茬收五年。寿命延长了,产量还不减反增,这确实让另外的栽培户吃了一惊。

其实,一开始就连尹如恩两口子自己也没想到会有这么高的产量。因为原来他家地里甘蔗的产量和别人家的也没有太大区别。产量上不去,还曾经是他们两口子最发愁的事。

【采访】尹如恩的妻子韦凤花:以前长不起来。

【解说】:他们和很多栽培户一样,甘蔗越种产量越低,利润越薄。如果长此以往,种甘蔗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当地制糖业的扩展。当地农业局为了鼓励农户种甘蔗,专门组织了专家团队,应用各种形式,免费给农民供给高产技术指导和协助。他们还指望经过打造万亩高产示范田,来提升农户种甘蔗的热情。

尹如恩这个人,书念得不多,但不抱残守缺,愿意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

【采访】尹如恩的妻子韦凤花:我老公说现在年代你不用技术,就没有收入。

【解说】:2011年,在一次技术培训上,他结识了张业光博士。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我是个博士生,我还像个老农一样的,经常往底下跑。

【解说】:尹如恩一听张博士讲课,靠着自己这么些年的经验,他觉得这次碰着了个懂甘蔗的行家。

培训一结束,尹如恩便请张博士给他家的甘蔗把把脉。张博士还没走进尹如恩家的甘蔗林,就被面前的景色给震住了。这里类似刚刚经历过一场混战,甘蔗倒的倒,歪的歪。

甘蔗这样东倒西歪,专业上管它叫倒伏。张博士说,甘蔗一倒,直接就会影响到产量。

这里种的糖蔗,高的能长到三四米,甘蔗此类细高挑的身材,遇上刮风降雨,很容易折了腰,有的甚至连根断掉。根一段,它们汲取营养物质的途径就断了,养份提供跟不上,甘蔗的长势就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这些倒伏的甘蔗上,还很容易上抽出新芽。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你看一倒下来,底下的芽就拼命抽,这个甘蔗拿起来没重量。

【解说】:这些新芽,就像吸血鬼一样,拼命消耗甘蔗体内以前储存的糖分和营养物质。食物提供的路断了,中途还来了个啃老本的,这无异于给倒伏的甘蔗釜底抽薪。倒伏时间一长,甘蔗轻的就剩下杆了。

这一倒,还会引发鼠害和病虫害,直接引起甘蔗减产。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你倒了不透风,不透气,病虫又多。

【解说】:再说了,这么一倒,收起来要比往常费劲。甘蔗一倒伏,横七竖八的满地均是,人进去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要一根一根的从依靠近根部的地方砍断,这无形中加强了三四倍的劳动量。

既然甘蔗是被风吹倒的,就得从防风上寻求突破,张博士告诉尹如恩,盖土是关键的一项对策。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盖土也是为了它根长得好,根底够壮够深。

【解说】:盖土,就是在依靠近甘蔗根部的地方垒上土。拔节前后,是甘蔗长个子的主要期间,这时候甘蔗给根部培上土,成效最好。甘蔗的底座打牢靠,根部就不容易被吹断。

除了覆土,张博士还给他传了一招防风方法。他的这一招就是在甘蔗地里筑起一道防风墙。不过,这个墙,不用砖,不用土,就地取材,几片甘蔗叶就搞定了。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绑起来一拉,它一连起来就不容易倒了。类似我们讲的十支箭,一支一折就断了,十支绑在一起你折折不时,甘蔗相对给它几个拉在一起它就不容易倒。

【解说】:同一排的甘蔗,按照长势,两三根绑在一起。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只要把地头那一两排搞好,它里面也就不会倒了。

 【解说】:把甘蔗地外围,前一两排的甘蔗,根据此类办法,两三根甘蔗一绑,就像在甘蔗地里筑起了一道防风墙,这样即使刮风,甘蔗也不容易被吹断。

如果甘蔗的身体底细好,覆土和建防风墙,这两招就能对倒伏能起到不错的预防作用。可张博士发现,尹如恩家的地,单纯用上这两招还不行,因为他家的甘蔗倒伏,除了防风对策没做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 因素,那就是甘蔗的根长得弱,须根少,着地浅,甘蔗长得头重脚轻。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它的根长得不够深,不够壮。头重脚轻就容易倒伏。就是以前毛泽东说的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解说】:张博士说,尹如恩家的甘蔗之所以长得头重脚轻,问题恰恰就出在肥料的利用上。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头重脚轻说白了现在许多人施肥的时候,就不太堤防,化肥、复合肥的利用时间长了,它的养份不平衡,甚至底下有些肥吸取不了的,它产生一个盐渍层在底下,它的根长得不够深,不够壮。

【解说】:张博士心里最清楚,让甘蔗根长得好,杆长得壮。仅仅依靠依靠加大施肥量反而会适得其反.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一方面要提倡他们多应用有机肥,另一方面,就要在他们施用养份平衡上,给它个别叶面肥。

【解说】:张博士给尹如恩推荐了一种黄腐殖酸植物营养物质液,让他在施肥的同时,给叶子喷上个别。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第一个它本身植物成长调节的功能非常好,它是风化煤里面提取出来的黄腐殖酸里面的又是小分子黄腐殖酸这个精华,它含有许多原来天然植物积累下来的精华,对植物成长有调节功能。

【解说】:这类营养物质液里不光有黄腐殖酸,它还经过一种先进的螯合技术,把黄腐殖酸和各种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刚好弥补了化肥的不足。当它进入植物体内后,能帮着调节内部代谢,使身体内的营养物质需求达到一种平衡。

可尹如恩不明白,根上的问题,怎么给叶面上喷上点这东西就能起作用?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这个小分子黄腐殖酸的,再加上微量元素,它具备了一个补充它的微量营养物质,还有调节它功能的作用,叶片吸取了早先,经过它的疏导系统进到根里面去,回过头促使它根的成长。

【解说】:这类养份液要发挥作用,喷的时间很关键。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在它拔节期的时候,它节间伸长,植株都往上长。这时候像什么呢?像我们的小伙子十七八岁,或者十四五岁,身体发育的时候。喷它一次到两次,补充营养物质,它的根长得好,它长得壮。

【解说】:在拍摄时期,张博士把我们带到尹如恩已经收了第三茬,又抽出新芽的甘蔗地,当场挖出根给我们看。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这个大家挖起来看,它的宿根首先一个非常深,非常壮,你看根系很发达。

【解说】:根系发达,根扎得深,营养物质吸取能力就能提升。这样的甘蔗身板结实,长得壮,自然抗倒伏的能力就提升了。

土一培,防风墙一建,黄腐殖酸植物养分液一用,三管齐下,还真管用了。甘蔗根系发达,根扎得深,营养物质汲取能力也提升了。这样的甘蔗身板结实,长得壮,自然抗倒伏的能力就提升了。

甘蔗收获前,张博士又来了,他叮嘱尹如恩要做好两件事。他说这两件事如果做好了,甘蔗不仅长寿,产量还高。这两件事,让种了25年甘蔗的尹如恩,怎么听起来都觉得有些怪。第一件事,是在收获前一两个月,给预备留宿根的甘蔗,再喷一次黄腐殖酸养份液。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也就是说秋季来了有北风下来,甘蔗开始转化为糖份的时候,农民叫上糖的时候,许多人一到这个时候就不管它了,快收了。这时候施肥也施不进去,甘蔗也密了。再喷它一次。

【解说】:他说就这么一喷,能带来两个好处。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一个到了后期,它植株不衰老,而且它的根的活力坚持得好。

【解说】:其它,还能让甘蔗的伤口尽快愈合。您瞧,甘蔗收的时候,一刀下去,就相当于在它身上留下了一个伤口,只有这个伤口尽快愈合,才不会影响到甘蔗下一茬新芽的萌发。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功能性的调解,实质上就是促使它新陈代谢,那么这个时候积累养份,它养份好的话,一砍,它愈合的特别快。

【解说】:张博士叮嘱的其它一件事,是在收甘蔗前一个月,剥了甘蔗叶。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植物成长是跟我们人差不多,也需要它田间的环境,你如果说都让它那些叶鞘闷在里面,一个病虫容易滋生,其它一个它的植物就类似我们人一样,它感觉到不舒服的,不舒服也会影响到它质量的。

【解说】:他之所以建议在收获前一个月剥叶,重要是.因为这时候大多数数叶片已经枯黄,耷拉下来,光合作用的能力变弱了。砍了不影响甘蔗的成长,反而有利于甘蔗林的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的出现,对下一茬的成长也有好处。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人家有一句话怎么讲,人非草木,它把草木跟人比,其实有许多东西草木跟人是一样的,它也是个活体,它也有它的要求,所以你要按照它的环境,和植物成长的各种条件,来调节它。

【解说】:2013年,到了收获的时节,尹如恩家的甘蔗林倒伏的甘蔗少了,产量翻着番地提升。

【采访】:

尹如恩的妻子韦凤花:长得特别高,特别好。

尹如恩:今年最高的14吨,15吨。

【解说】:用上张博士的办法,尹如恩还有了一个意外收获,就是把一茬甘蔗的栽培年限变长了。以前种一次收两年,现在种一次能收三四年,管理的好的还能收到第五年。

【采访】尹如恩:这块地,是第五年的苗,还长的这么好。

【解说】:甘蔗能收几茬的关键,是宿根的生发能力。黄腐殖酸营养物质液的喷施,增强了甘蔗宿根的活力,避免它过早的衰败。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它里面的芽眼你看长得非常粗壮,每一个老根底下它都能长出这么粗壮的苗,这个就是从它宿根里面长出来芽眼,长得又粗壮又饱满,这个就是它第二年丰产的基础。

【解说】:现在,尹如恩的甘蔗地,已经成了村里的高产示范田。张业光博士和他们的技术效劳体系也在不时完善,在当地农业局的协助下,他们建起了一个个基层技术效劳站,甘蔗从种到收,每个关键环节,技术员都给农户供给技术指导,技术员解决不了的,由专家会诊解决。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张业光:农民按一般的依靠他的勤劳已经是很好的,但是有新技术下来,你就是给他一招,它一下启发起来,那个增产增收是非常明显的。他就有点叫抛砖引玉也好,叫画龙点睛也好,这个技术可能是我们科技人员最主要要发挥的。

有了高产技术的指导,现在,不光尹如恩家的甘蔗产量提升了,当地的很多农户,也找到了甘蔗高产的门道,甘蔗产量大幅提升。

【采访】:栽培户:8吨、9吨、10吨这样。

【采访】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农业局粮油股副股长黄永明:亩增产8.2吨,增产幅度186%。

【解说】:当地农民种甘蔗的积极性提升了,甘蔗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主持人】:尹如恩之所以种出产量翻番的甘蔗田,是一个农民不时学习,勇于尝试的收获;是新的技术产品带来的变革;更是那些奔波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结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