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是营养成分和附加值都比较高的水果,常温下成熟果实在采后2~4天便开始腐烂,在整个产业链中,“保鲜”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杨梅采收与贮藏技术;
一、杨梅的采收技术
1、合理负载
根据杨梅结果枝的状况进行合理疏果,一般长果枝留2个,中果枝留1~2个,短果枝留1个,细弱枝不留果,平均每个果枝留1~2个果,保证合适挂果量;
2、植调剂防落果
采果前30~15天,叶面喷施“国光贝稼”1~2次,每次间隔15天,控制脱落酸出现,有用减轻落果!
3、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杨梅成熟期重点防治和治疗杨梅白腐病和果蝇!
(1)白腐病
可选用抑霉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和治疗,小心在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2)果蝇
①药剂防治和治疗:可选药剂有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等,杀灭果蝇!
②覆网防虫:采前40天全树覆盖防虫网,防果蝇;
③诱杀果蝇:可选用黄板诱杀、糖醋液诱杀等;
4、采摘对策
(1)及时分批采收,采黑留红,提升果实品质,减少树体消耗,有利于树势的恢复;
(2)上树采摘时穿软底鞋,防止损伤树皮,导致病害;
5、清园工作
(1)物理方法:清除园内枯枝、落叶、病残体等,带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2)化学办法:全园喷施“国光辛菌胺醋酸盐+毒枪”进行消菌杀虫;
二、杨梅的贮藏技术
1、泡沫箱加冰保鲜
整个过程要求操作仔细,动作快速,轻拿轻放,从采果至装车要求在4~6小时内完成!但很容易引起果实发生二氧化碳伤害而带有异味;
2、速冻贮藏
由于杨梅食用部分的囊状体具有弹性,游离端顶部有许多气孔,致使杨梅在解冻过程中容易保持完好的结构,故可采用速冻保存对策;尽管能保持原有的外表及鲜亮程度,但速冻贮藏之后的杨梅营养价值无法和其新鲜状态下的营养等相比;
3、药剂保鲜
近年来,用可食性涂膜保鲜剂保鲜果蔬是采后保鲜研究的热点之一;壳聚糖是一类结构犹如于纤维素的氨基多糖生物聚合物,一定浓度的溶液可在果实表面产生薄膜,可大大降低野生杨梅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等指标,延缓花青素、类黄酮等酚类指标降解;但涂膜效率低,难干燥,制膜存在强度差等问题!此外,对于壳聚糖复合膜的研究、开发及使用还不够深入,这些很难大面积使用!
4、辐射保鲜
辐射保鲜的原理是经过电离辐射干扰果蔬基础代谢,延缓成熟衰老,改变果蔬品质,减少害虫、微生物导致的果蔬腐烂损失;目前,我国辐射保鲜杨梅大多数处于研究阶段,基本上还未使用于实际生产中;
5、气调保鲜
恰当的温度能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有用地控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的活动;但要求严格,而且成本更大,很难适应中小型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