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菜豆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的侵袭,其中灰霉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菜豆严重减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菜豆灰霉病的防治技巧。
【症状】菜豆的茎、叶、花、荚均可染病。苗期子叶发病,呈水渍状变软下垂,叶缘出现清晰的白灰霉层。成株茎基部生不规则形病斑,初水浸状暗绿色,后变褐色,病斑中部色泽较淡,干燥时表皮破裂。有时病菌从茎蔓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水浸状斑,略凹陷,扩大后可环切茎蔓,病部以上枯萎。带病花瓣着落叶片,造成叶片发病。形成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以后发展成污褐色大斑,具有同心轮纹,后期易破裂。病菌还由插死花瓣侵染豆荚,出现水浸状淡褐色软腐。高湿条件下,茎蔓、叶片、果荚等发病部位都密生灰色霉状物。
【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tyiscinereaPers.,是半如菌亚门葡萄孢属的一种病原真菌。该菌在植物发病部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成肉眼可见的灰色霉层。灰葡萄孢能侵害的植物多达数百种,其中包括20余种重要蔬菜。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核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和有机肥料中越季,是主要初侵染的菌源。带菌土壤和病残体碎片也随种子、灌溉永或农机具传播。棚室发病的病菌来源十分复杂。
高湿,温度偏低,适于灰霉病发生和流行。棚室中2-5月份为主要发病时期,病情迅速蔓延发展,此后温度升高,发病减少。
【防治方法】
1.栽培防治棚室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棚内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适当降低密度,及时摘除并销毁病叶、病花、病荚。有的地方通过调节棚内温湿度进行“生态防治”。其法在初花期后晴天上午9时关棚,使温度迅速升高,棚内温度升到32℃时,开始通风,下午棚温保持20℃-25℃,若下降到20℃,就关棚。夜间棚内温度保持在15℃-17℃,早晨开棚通风,以达到降低棚内湿度和缩短结露时间的目的,创造不利于灰霉病病菌侵染的条件。
2.药剂防治加强病情监测,发现零星病斑后及时用药。喷雾可选用杀菌剂有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异能(福美?异菌脲)水剂800-1200倍液,或40%灰霉无踪水剂(有效成分为嘧霉多菌灵)水剂800-12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菌清800-1200倍液(有效成分为啶酰菌胺),或65%灰不怕(烟酰胺?嘧霉胺)水剂600-1000倍液,或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阴天时可使用6.5%万霉灵粉尘剂,每次每667平方米用药1千克。还可用10%速克灵烟剂,每次每667平方米用药3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