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村民吴金其在育苗棚室里忙碌,只见他在平整后的地里挖深5公分左右,再牵上地热线,并盖上泥土。
“我预备育丝瓜苗,有了这法子,棚内升温快,还壮苗,丝瓜也将提前上市一个多月。”吴金其告诉笔者。
据了解,随着反季节种植的日益普及和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时提升,近年来,地热线温床育苗在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瓜类等作物的早熟种植中运用得越来越多。
吴金其说,地热线仿佛电褥子里的线,绝缘但通电后能发热,通常用在棚室里能够提升地温。
据介绍,地热线规格有几种,如果育苗,可采用几字型铺设,间距在5~10厘米,上面覆上1~2厘米的泥土。
吴金其说,地热可为棚室内的苗床土壤加温,且能按照区别育苗状况自动抑制温度,不需要在整个育苗期都通电加温,只需要在低温状态下,温度达不到菜苗成长要求时再加温。苗床加温育出的瓜苗比一般传统育苗可提早20~25天上市,苗子长得又齐又壮。
相关链接
铺地热线常遇问题
当地农技人员还向笔者介绍了个别用地热线温床育苗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详细如下:
长度匹配
常用地热线有多种规格,苗床应按照电热线的规格设置长度,使地热线的接头处在棚室的一端,便于并联。否则,电热线的接头可能处于苗床中央,引起接线混乱,不便操作。
线路故障
在地热线铺设中,不规范操作或利用未检测的旧线,常导致短路或断路故障。
断路重要是.因为绝缘层完好而其内的电阻丝折断导致的,这类情形不易被发现;短路一是.因为铺线时电热线有交叉,通电后局部高温烤穿绝缘层而出现短路;二是.因为地热线绝缘层裸露,多为旧线收藏不良遭遇鼠害或操作过程中绝缘层被割破,通电后火线接地产生闭合回路而短路。
地热线断路会酿成床内温度不一致,重者毁床,轻者损苗;短路则使苗床无法通电,重者还会烧毁电路、变压器,甚至有触电危险,酿成安全事故。
为防止上述状况产生,苗床布线前必需仔细检测并维修电热线,避免播种后产生问题而毁床,带来较大损失。
温床不“温”
有些地热线温床通电后,温度上升很慢、降低很快,温度达不到高温需求等,导致出苗迟缓、僵苗,耗电量极大,即温床不“温”。
引起温床不“温”的 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地温低,通电后棚温上升慢;二是棚膜偏旧或棚室封闭不严,漏热严重;三是布线偏稀,一般要求线与线间隔10厘米左右,畦面中央略稀两侧稍密,棚中央略稀棚两侧稍密,如果太稀,加温不够;四是床底隔热不良,布线前须修平床底,并匀称铺2~3厘米厚的锯末或谷壳用于隔热。冬天温度越低的地方,隔热要求越严;五是地热线铺埋过深或营养物质钵太高,则热量不易传导到畦面,床温难以升高。
高温限苗
采用地热线育苗后,若底水浇得过量,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高脚苗,加之早春冷空气运动频繁,极易诱发猝倒病或酿成弱苗、僵苗等。
因此,地热线温床可安装自动温控器,按照差别成长段的需求,设置差别温度;也能够在苗床上放1支地温计,经过调节通电时间来抑制苗床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