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是甜瓜的一个转变,果型圆形或卵圆形,出产于新疆,不但好吃,而且营养物质充盈,药用价值高,具有很高的栽培前景,中国各地广泛种植,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细菌性叶斑病、蔓枯病、真菌性叶枯病等病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哈密瓜的病虫害防治和治疗技术吧!
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症状】初期叶背叶脉附近发生水渍状病斑,病斑快速扩展,连成一片,边缘有黄晕。
【防治和治疗办法】发病初期应用77%多宁500倍或3%中生菌素800倍叶面喷施2~3次,每4~5天一次。
蔓枯病
【发病症状】危害瓜蔓、叶子,瓜蔓病部常崩裂,表面密生小黑点,严重时病部溢出琥珀胶。平均气温18~25摄氏度,土壤水分高,连做、排水不良以及西瓜长势较弱时发病较为严重。
【农业对策】①严格抑制土壤水分,防止含水量太高。②减少瓜菜伤口,下降病原菌侵害机率。③发病时防止田间漫灌水。
【药剂防治和治疗】发病初期应用25%凯润乳油1800倍或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500倍24%应得2000倍进行叶面喷施。施药次数视病情形成状况而定,一般2~3次,每隔3~4天1次。
哈密瓜白粉病
【发病症状】病菌重要为害叶子,茎蔓、叶柄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叶子上发生圆形小斑点,病斑发展后相连成片,严重时叶子正反两面、茎蔓及叶柄均布满白粉,发病叶片枯黄、发脆、卷缩。病菌以闭囊壳随植物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依靠气流、雨水传播。当瓜田湿度大、植株成长茂密、通风不良时发病重。
【防治和治疗办法】①增加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植株疯长和脱肥早衰,科学整枝,通风透光,下降湿度。②发病初期每亩可用200目硫磺粉2-3kg,早晚瓜秧有露水时喷施,或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7克,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隔7-10天一次,间断2-3次。
真菌性叶枯病
【发病症状】发病在7-8月,重要为害叶子,叶柄、茎蔓和果实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叶子反面可见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展,在叶子正面可见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呈水渍状,干燥后呈退绿环,半透明状,中心灰白色,高温高湿时轮纹较显著。后期病斑连片,叶子焦枯像火烧状,大片变褐。严重时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甚至酿成绝收。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借风力、雨水和昆虫传播。座果期高温高湿易发病,尤其在连阴雨天湿度大时发病快速。排水不良、茎叶郁闭、通风透光差、施氮肥过量发病重。
【防治和治疗办法】①严格实行5年以上轮栽。②增加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成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准时整枝,避免茎叶过分郁闭,减少病害的产生,发现发病叶片准时摘除深埋或烧毁。③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1次,间断3-4次。
真菌性叶枯病
【发病症状】发病在7-8月,重要为害叶子,叶柄、茎蔓和果实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叶子反面可见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发展,在叶子正面可见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呈水渍状,干燥后呈退绿环,半透明状,中心灰白色,高温高湿时轮纹较显著。后期病斑连片,叶子焦枯像火烧状,大片变褐。严重时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甚至酿成绝收。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借风力、雨水和昆虫传播。座果期高温高湿易发病,尤其在连阴雨天湿度大时发病快速。排水不良、茎叶郁闭、通风透光差、施氮肥过量发病重。
【防治和治疗办法】①严格实行5年以上轮做。②增加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成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准时整枝,避免茎叶过分郁闭,减少病害的出现,发现发病叶片准时摘除深埋或烧毁。③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1次,间断3-4次。
哈密瓜红粉病
【发病症状】红粉病为哈密瓜较常见病害,各地都时有出现,严重影响哈密瓜产量和品质。近成熟或成熟哈密瓜果实上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不显著,浅褐色,病斑上生有初白色,后呈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下果肉变苦,无法食用。是贮运期主要病害之一。
【防治和治疗措施】①适时采收,不可过迟,减少各种伤口。②贮运时抑制好温度湿度,哈密瓜3~9摄氏度、白兰瓜5~8摄氏度,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并堤防通风散湿。
根结线虫病
【发病症状】根结线虫病为哈密瓜的主要病害,在个别地区出现分布,呵护地、露地都可发病,以秋天发病较重,苗期感病对生产影响很强,发病后病株率常达60%以上,显著影响哈密瓜生产。重要危害根系,在主根和侧根上发生很多大小不等乳白色根结,剖开根结可见白色半透明梨形线虫。发病后期病根颜色变深,最后腐烂,植株或新苗地上一些随病害扩展叶色变淡,由下向上逐渐萎蔫至所有枯死。
【农业防治和治疗】无病土育苗,病害常发区选用无虫土或大田土育苗,施用不带病残体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也可用基质育苗,同时小心避免人为传播。重病地块收获后应彻底清除病根残体,深翻土壤30~50厘米,在春末夏初进行阳光高温消毒灭虫。即在前茬拉秧后分别施生石灰和碎稻草4.5~7.5吨/公顷翻耕混匀后挖沟起垄或作畦,灌满水后盖好地膜并压实,再密闭大棚10~15天,可将土中线虫及病菌、杂草等所有杀灭。处理后堤防增施生物菌肥。
【药剂防治和治疗】在播种或订植前按照药剂性质进行土壤处理,可选用1.8%虫螨克乳油乳油10~15升/公顷对水匀称施与苗床,或施与订植沟或定值穴再播种或定值。还可用98%~100%必速灭微粒剂75~120公斤/公顷,匀称撒施或沟施于20厘米表层土内,施药后立刻盖土、洒水封闭或盖膜7~12天后,松土放气3~10天,再播种或订植。亦可用22.5~30公斤/公顷的3%米乐尔颗粒剂匀称施与订植沟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