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早熟品类。适合春黄瓜露地种植的黄瓜品系和杂交一代有:鲁春32、鲁春26、中农4号、碧春、津春4号、津春5号、津研4号。
二、适期早播,培育大苗。露地春黄瓜在有霜地区务必在当地断霜(绝对断霜)后,地温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时订植或播种。山东地区适宜播种期为3月上旬,育苗方式采用冷床养份钵育苗。4月25日定值,苗龄40~45天,订植时秧苗有5~6片叶,第1~3节已发生雌花,这样约5月中旬即可采收。
试验证明:采用营养物质钵培育大苗均比幼苗种植增产。其 因素是新苗播种晚、定值迟,定值后虽然外界气候适宜,但因秧苗小,需要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营养物质成长,才能转为生殖成长,采用培育大苗的办法,可把黄瓜的营养物质成长期安排在苗期呵护地上度过,不错的解决了订植后苗龄大,缓苗慢的矛盾,订植后瓜苗能快速进入开花结果期,提前结瓜,为高产打下基础。
三、施足底肥,整地作畦。底肥用量应按照土地肥沃程度而定,一般在订植前15天,结合耕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7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80kg,使底肥和土壤充分拌匀,要求深沟高畦,畦高不低于15厘米,筑成拱形畦,中央高、两边低,条条深沟,以利大雨后准时排水,遇到天气干旱也利于灌水。
四、恰当密植,高架种植。露地春黄瓜的订植密度,应依品系特征、土地肥力及成长期长短而定。大苗订植的黄瓜,一般不会疯长,可恰当加强密度。一般每亩栽苗3500~4000株,主蔓结瓜品系(鲁春26、鲁春32、津研4号等)、土地肥力低,以及为提升前期产量,可栽密些,相反要恰当栽稀个别。一般行距60~75厘米,株距25~35厘米。为防阴冷春寒,促使秧苗早发,宜选冷尾暖头晴朗天气下午订植。订植时按预定的行距做出宽13~15厘米、8~10厘米深的订植沟,晒1~2天,订植时将苗摆在沟内,稍加培土,以不致歪倒为度。然后顺沟浇水,水深与苗坨齐平,水量不宜过大,待水渗下后用沟两侧的土封沟,随即覆盖黑色地膜,将苗引出膜外。
春天风大,常使小苗遭遇风害。定值后随即插架,用1.7~2米的细竹竿在距苗10厘米左右远的地方,每株插1根,插成“人”字架。然后进行绑蔓,每3~4节绑1次,绑蔓一般在下午进行,能够防止断蔓。当瓜秧开始结瓜时,下部容易产生分枝,10节以下分枝所有打掉。中上部发生分枝,每1分枝留1瓜2叶打顶,避免瓜秧徒长。卷须随绑蔓随去除,瓜秧爬满架时再摘心,促使回头瓜。下部老叶及发病叶片一起摘去,有利于通风和减轻病害。
五、巧施肥水、科学管理。浇水一般掌握前期浇水量要小,浇水次数要少,后期水量要大,浇水次数要多,表现前控后促的原则。订植4~5天后,浇1次缓苗水,但水量不宜过大,因当时地温较低。此后应抑制浇水,进行墩苗约10天。当根瓜见长和瓜把颜色变深时,即恢复浇水。这一水最好是粪稀水,恢复浇水时,天气还不很热,瓜秧还没爬到半架,一般6~7天浇1次水,到结瓜盛期,植株用水量大,气温逐渐升高,每3~4天浇1次水。由于天气转热,浇水应在清晨进行。
按照黄瓜的需肥要求,为了达到早熟高产目的,应提升施肥量,并采取分期施肥的原则。前期天气不热,以施有机肥为好,天气转热后以施速效化肥为宜,化肥用量不宜多,每次每亩按10~15公斤尿素施用,一般每浇1~2次清水后追施1次肥料。
六、防治和治疗病虫、延长采收期。适期采收,特别早收根瓜,有增产后效。结瓜初期,每隔3~4天采收1次,盛瓜期应每天或隔天采收。据试验,在瓜期每日采收比隔日采收的成瓜率能提升32%,次品瓜可减少50%,总产量则提升7%左右。这样既可保证商品瓜质量,又有利于幼瓜的快速膨大,提升坐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