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垄双行种植是指实行宽窄行栽培,把宽行的土培到窄行上,使窄行产生墒,且墒高出25cm以上的栽培方式。试验证实,垄畦种植的马铃薯具有出苗早、大中薯比例高、产量高等优点,垄畦种植比平畦种植增产19.1%。其详细种植技术如下:
一、精细整地
马铃薯是浅根作物,在块茎播种后出苗前,根系在土壤中发育得愈好,幼芽出土后植株长势就愈强,产量也就愈高。特别是早熟种的根系一般不如晚熟种发达,而且分布较浅。所以,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块茎成长。应选择耕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前茬为非茄科作物、光照丰富的地块,深耕25-30cm,两犁两耙,人工填压碎垡,做到土壤疏松、土垡细碎。
二、选种及种薯处理
选择高产、优质的会~2号、合作88号、合作23号等新品系的脱毒健康种薯。
在头年种薯收获后,选择健康种薯平铺2-3层在楼板上,在散射光条件下培育短壮芽,播种后出苗快且出苗粗壮。
三、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肯定播种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把块茎产生期安排在适于块茎膨大的季节,即平均气温不超过23摄氏度、每天日照时数不超过14小时,并有适量雨水。二是按照晚霜时间来考虑,一般应在晚霜前20-30天左右,气温稳定经过5-7摄氏度时播种,以免小苗遭遇晚霜病的为害。三是按照品系特点而定,早熟品类恰当提早播期。而中、晚熟品系(栽培的品类会~2号、合作88号都为中晚熟品系)抗逆性强,可恰当晚播,使结薯期相应后移到适于结薯的低温短日照条件下。所以应按照植株各个生育阶段所需时间把结薯期安排在最适宜的季节来肯定播种期。按照冬闲干旱雨季来临一般在6月、晚霜迟时到4月的特征,惊蛰~春分节令播种最为适宜。
栽培密度应按照品系特点合理密植。高产马铃薯叶面积指数为3.5-3.5,一般达到4即可获得高产。熟期较早或植株较矮、分枝较少的品系,应恰当密植。如大西洋、中甸红眼等较早熟,分枝较少,要恰当密植,亩播4000-4500塘为宜;而中晚熟的会~2号、合作88号、合作23号等品系,分枝较多,单株叶面积较大,亩播 3500-4000塘较宜。而且海拔低、水肥光热条件好的播种密度稀,随着海拔升高,水肥光热条件差,播种能够加密。
四、高垄双行种植
实行宽窄行栽培,宽行80cm,窄行40cm精细整地平整后,按40cm行距开沟,沟深10-15cm,种2行空1行,随后按株距28-33cm将预备好的种薯点入沟中,种薯上面再施种肥,然后再破土盖种,破土时2行马铃薯中央的梁不破,只破2行马铃薯两侧的梁。播种深度应按照商情来定,一般来说,在土壤质地疏松和干旱条件下可播种深些,深度以12-15cm为宜;播种过浅,容易受高柔和干旱的影响,不利于植株的成长和块茎的发生膨大,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土壤质地粘重和涝洼的条件下,能够恰当浅播,深度为8-10cm为宜;播种过深,容易酿成烂种或延长出苗期,影响全苗和壮苗。此外,在干旱状况下,播种时种薯芽眼向上有提早出苗的趋势。
五、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多。在三因素中,需钾素最多,氮素次之,磷素较少。施肥以基层为主,追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多施农家肥,适施氮肥。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状况下,为了防止植株疯长,可把氮肥总量的2/3掺入农家肥作底肥混在一起施用,留1/3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一般作底肥施用。追肥要早,特别是早熟品系早追肥可促使早结薯、早收获、早上市;晚追肥,容易酿成疯长,或块茎膨大迟缓、晚熟等征象,追肥要在植株封行以前结束。因此底肥要求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N∶P∶K=10∶10∶10复合肥80-100公斤,两种肥料作盖塘肥1次施入。在齐苗后,结合查苗、补苗、中耕锄草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或者碳酸氢铵25公斤促苗。
六、整薯
播种
整薯播种可防止病毒和细菌性病害经过切刀传病,防止酿成切块腐烂缺苗。其它,整薯播种催芽后出苗整齐,植株间结薯期间比较一致,成长的薯块整齐,商品薯率高。同时,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抗逆性强、耐干旱、病害少,增产潜力大,有利于高产。据试验,整薯播种可比切块播种增产30-50%。整薯播种的薯块不应太大,否则,用种量大,成本高,一般用50g左右的种薯播种。但薯块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薯块种性不强,容易酿成退化。
七、增加中耕管理, 保证丰产丰收
1、查苗、补苗葆苗齐当小苗成长至5-10cm,如发现有缺塘,应将附近出苗较多的苗剪苗移栽到缺塘内。
2、准时盖土,厚盖土壤为防止成长前期匍匐茎伸出地表(外露)变为普通枝条和结薯后块茎外露变绿,人、畜食后中毒,在马铃薯成长前期要准时覆土。播种时.要浅盖土,而后结合中耕锄草进行盖土,要求盖土2-3次,植株封行前最后一次要结合清沟厚盖土,使垄高至少25cm以上,厚盖土,土温稳定,能够减少畸形块茎发生,还可避免晚疫病的孢子从皮孔大量侵入块茎内部酿成病薯或腐烂。
3、防治和治疗病虫, 保证丰收马铃薯重要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重要虫害有地老虎。晚疫病是一种形成普遍且为害较重的病害。不抗病品类在流行时能酿成毁灭性的灾害,抗病差的品系在流行时能酿成毁灭性的灾害,抗病差的品类在晚疫病流行时,田间产量损失可达30-50%,而且病菌侵入块茎后,还会酿成贮藏时期损失,轻者5-10%,重者在30%以上,以致烂窖。高湿高温(24-30摄氏度)是晚疫病病菌孢子入侵的有利条件,在成长中后期若遇上雨后晴天的天气2-6天,晚疫病容易普遍形成与传播,首先在叶子的顶端或边缘出现淡褐色的病斑,病斑外围有黄绿色症状。湿度大的早晨和雨天病斑很快扩展,可见叶面呈水浸状青枯,并在枯斑外产生白霉,叶反面白霉更清楚。晚疫病的防治和治疗要以防为主,选择抗病品系尤其主要,我县目前推广的会~2号、合作88号均是较抗病的品类;在成长中后期田间一旦发现晚疫情的中心病株,要马上喷药防治和治疗,每隔7-10天选用甲霜灵锰锌、薯瘟消、雷多米尔、金雷多米尔等农药,连喷1-3次,防效好。
青枯病是最难抑制的病害。植株发病时发生一个主茎或一个分枝忽然萎蔫青枯,其他茎叶暂时照常成长,但不久也会枯死。对青枯病目前尚无免疫的品系,它又能够土壤传病,需要采取综合防治和治疗对策才能收效。采取整薯播种,实行轮做,消灭田间寄生杂单,舍弃病株,禁止病烂薯混入肥料,除草尽量不伤及根部。减少根系传病等,是避免青枯病的主要方法。
若发现地老虎为害,可用敌百虫毒饵诱杀或用20%乳油杀灭菊酯或2.5%乳油溪氰菊酯5000倍稀释液喷雾1-2次。
4、抑制疯长合作88号和合作23号植株高大,当雨量充盈的年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疯长,所以当冠层覆盖度达95%时选择晴天叶面喷施浓度为万分之二的多效唑溶液,避免植株倒伏, 保证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