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系的推广、利用,玉米锈病是玉米上出现较普遍的病害。出现范围广,均有区别程度的为害,使玉米植株干枯,籽粒不饱满,酿成减产。轻者减产20%左右,重者达30%。
一、症状 玉米锈病重要侵染玉米叶子,偶尔为害玉米苞叶和叶鞘。发病初期在叶子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发生红褐色疱斑,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斑产生黑色疱斑,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出现严重时,叶子上布满孢子堆,酿成大量叶子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引起减产。更重时,酿成叶子从受害位置折断,全株干枯,减产严重。
二、发病规律 玉米锈病的出现是由外来病菌导致的。5月下旬见玉米锈菌冬孢子,7月达到高峰,9月中旬又一高峰产生;6月底见夏孢子,8月中旬达高峰,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玉米锈病的感染期,玉米锈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病,夏孢子依靠气流传播,重复侵害,8月底发病盛期。田间发病时,先从植株顶部开始向下扩大。
三、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 高温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感染,发病重。
2.土壤和栽培 地势低洼,栽培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
(1)品系 品系间抗病性差异更强。如掖单2号、4号、12号、13号、西玉3号等发病严重。
(2)品系的叶色、叶毛的多少与病害轻重有关。一般叶色黄、叶子少的品系发病重。
3.施肥 病害的产生与田间施肥状况有很强的关系。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四、防治和治疗对策
1.栽培优异抗病的杂交种 选用抗玉米锈病的品类是经济有用的办法。使用抗病自交系配制新品类和应用现有的抗病品系,如农大108、鲁单50、京杂6号、中丹2号。
2.合理施肥 采用配方施肥,施磷肥、钾肥,防止偏施氮肥,以提升植株的抗病性。
3.种植办法 恰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浇适量水,创造有利于作物成长发育的环境,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出现。
4.药剂防治和治疗
利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控制孢子萌发和防治和治疗病害。
(1)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控制作用。97%敌锈纳原药250-3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和治疗。0.2波美度石硫合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97%敌锈纳原药250倍液喷雾、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福星乳剂90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