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葡萄就会大面积发生白腐病;今年雨水偏多,每次雨水过后都易产生一次发病高峰,白腐病发病严重时果实损失率可达50%!广大栽培户需导致重视,增加雨后白腐病的防治和治疗工作!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是葡萄成长期导致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高温高湿季节,该病为害相当严重!
叶子染病
发病初期,病斑为淡褐色、水渍状、沿叶缘或由叶尖向内扩大,发病的颜色较深、发病晚的颜色较浅!
发病中期,病斑由叶尖向内扩展,逐步扩散;其上散生灰白色至灰黑色小粒点,且以叶脉两边居多!
发病后期,病斑蔓延至大部分叶子,呈“V”型扩散,侵害部分枯死;
枝蔓染病
发病初期,葡萄枝蔓的节、剪口、伤口、接近地表的部分是重要受害点,发生长型、凹陷、褐色的溃疡型病斑;随后,病斑呈长型病斑干枯、撕裂,皮层与木质部分离;
发病后期病斑围绕枝蔓扩散,直部枝条枯死!皮层的肉质腐烂解离,只剩下丝状维管束组织,使病皮呈“披麻状”,病害严重时,病部缢缩,环绕枝干,可使枝蔓枯死或折断,影响植株成长!
果实染病
发病初期会形成水渍状的病斑,逐渐发展,环绕穗轴,使其果粒软腐或皱缩,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
发病后期,病果渐由褐色变成深褐色,果皮下密生灰白色、略突起的小粒点;
天气潮湿时,从小粒点中可溢出灰白色黏液,布满果面,使病果呈灰白色腐烂,所以称为白腐病!
天气干热时,病穗的穗轴和果梗萎蔫变褐干枯,未脱落的果粒也快速失水,干缩成有显著棱角呈猪肝色的僵果,悬挂穗上极难脱落!
出现规律及特性
夏天大雨后,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是葡萄白腐病治病菌成长繁育适宜条件!每逢大雨或连续下雨后就发生一次发病高峰!特别是遇暴风雨,常导致葡萄白腐病大流行;以下状况为害更为严重!
由于葡萄栽培户施肥不合理,长期偏施化肥,由此造成土壤酸化,而酸性土壤较之碱性土壤更易染病;
长期偏施氮肥,造成枝叶疯长,至使植株所需的营养不均衡,园内通风稍差,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形成!
葡萄白腐病病菌在土壤组织中可以存活两年以上,未及时园内病残体,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田间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伤或虫害防治和治疗不到位等,致使植株受到损伤而诱发病害!
果园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等起因也会引起病害出现!
预治经验分享
做好清园工作,减少初次侵害
①成长季节摘除病果、病蔓、发病叶片,冬剪时把病组织剪除干净!搞好排水工作降低园内湿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口,减少病菌侵害的机会;
②冬天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枝蔓和挂在枝蔓上的干病穗,扫净地表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第二年的侵害源;
③铺地膜,春季浇透水后,于葡萄植株两侧铺地膜,以隔离土壤中的病菌,减少侵害机会,同时起到保温、保水、保肥和灭草的作用!
增加种植管理,增强葡萄树势
①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提升树体抗病力;
②提升结果位置,道铁丝距地50厘米,以下不留果穗,以减少病菌侵害的机会;
③合理调节负载量,使用架面,并使新梢间距不小于5厘米,避免负载量过大影响树体发育、削弱抗病性!
④成长期及时摘心、绑蔓、剪除过密枝叶或副梢和中耕锄草,改善架向及架式,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小心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出现;
⑤园地低洼处,设法改良土壤,增加排水;
⑥花后对果穗进行套袋,以保护果实,防止病菌侵入;
药剂防治和治疗
土壤:对重病果园要在发病前用50%福美双粉剂、硫磺粉1份、碳酸钙1份三药混匀后撒在葡萄园地表上,每亩撒1-2千克,或200倍五氯酚钠、福美砷、退菌特,喷洒地表,可减轻发病!
成长期的喷药防治和治疗:开花前后以波尔多液、科博类保护剂为主,必须在发病前1周左右开始喷次药,以后每隔10-15天喷1次,多雨季节防治和治疗3-4次;
药剂选择: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5:200倍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退菌特600-800倍液、 50%福美双800倍液,70%代森锰锌700倍液,64%杀毒矾700倍液,77%可杀得600-800倍也均有良好的防效;利用以上杀菌剂时可交替轮换利用,防止用单一药剂而出现抗药性!
当发现零星病穗发生时:应摘除病穗,并立即开始喷药;以后每隔半月喷药一次,直至采果前停止,共约喷药4-5次;药剂能够利用50%退苗特 800-1000倍液。或50%福美双1斤和65%福美锌1斤,加水1000斤。或50%福美双500-7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