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成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种植。
板栗的成长特点
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其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lO.5—21.8摄氏度,温度太高,冬眠不足,成长发育不良,气温太低则易遭遇冻害。板栗既喜欢商情潮湿的土壤,但又怕雨涝的彰响,如果雨量过量,土壤长期积水,极易影响根系尤其是菌根的成长。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不宜扩展栗园。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上成长,这是.因为栗树是高锰植物,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活化锰、钙等养份元素,有利于板栗的汲取和应用。徐州地区处于黄滩海南缘,年平均气温为13.7一14.1摄氏度,年降水782—946毫米,适宜粟树的成长发育。
板栗的种植管理技术
1、板栗园地选择。板栗园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土壤盐碱,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栽植。在丘陵岗地开辟粟园,应选择地势平缓,土层较厚的近山地区,早先逐步向条件较差的地区扩展扩展。
2、品类选择。品系选择应以当地选育的优异品类为主栽品系,如炮车2号、陈果1号等,恰当引进石丰、金丰、海丰、青毛软刺、处暑红等品类。按照不一样食用要求,应以炒栗品类为主、,恰当扩展优异的菜栗品系,既要考虑到外贸出口,又要统筹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做到早、中、晚品类合理搭配。
3、合理配置授粉树。栗树重要依靠风传播花粉,但由于栗树有雌雄花异熟和自花结实征象,单一品系时而因授粉不良而发生空苞。所以新建的栗园必需配制10%授粉树。实践证明,信阳市用处暑红作授粉树较好。
4、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升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对策。平原栗园以每亩30—40株,山地栗园每亩以40—60株为宜。计划密植栗园每亩可栽60—111株,早先逐步进行隔行隔株间伐。
5、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栗园丰产的主要基础。底肥应以土杂肥为主,以改良土壤,提升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供给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元素。施用时间以采果后秋施为好,此期气温较高,肥料易腐熟;同时此时正值新根出现期,利于汲取,从而促使树体养份的积累,对来年雌花的分化有良好作用。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时间是早春和夏天,春施一般初栽果树每株追施尿素0.3—0.5千克,盛果期大树每株追施尿素2千克。追后要结合浇水,充分发挥肥效。夏天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这时施速效氮肥和磷肥能够促使果粒增大,果肉饱满·,提升果实品质。根外追肥一年可进行多次,重点要搞好两次。第一次是早春枝条基部叶在刚开展由黄变绿时,喷0.3%~0.5%尿素加0.3%一0.5%硼砂,其作用是促使基本叶功能,提升光合作用,促使罐花发生;第二次是采收前1个月和半个月间隔lO一15天喷2次O.1%的磷酸二氢钾,重要作用是提升光合效能,促使叶子等12官中养分物质向果实内转移,有显著加强单粒重的作用。
6、灌水。板栗较喜水。一般发芽前和果实快速增长期各灌水一次,有利于果树正常成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升。
7、整形修剪。板栗树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是从落叶后到翌年春天萌动前进行,它能促使粟树的长势和雌花发生。重要办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缓放、拉枝和刻伤。夏天修剪重要指成长季节内的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其作用是促使分枝,加强雌花,提升结实率和单粒重。
①短截。剪去一年生枝的一一些。短截可促使分枝,增强树势,紧凑树冠,减少雄花,调解养分物质的分配。对旺树、旺枝可采用延迟修剪,等萌芽后进行短截。
②回缩。是对多年生枝短截。多用于成长衰弱、结果位置外移,内膛光秃严重的多年生枝。
③疏枝。即对生枝、档光枝和内膛的纤细枝从基部疏除。
④戴帽剪。在差别摘心次数的新梢轮痕附近进行冬天短截。在新梢轮痕上留通2~4个小芽短截叫戴活帽修剪,如处理得当,则帽上小芽和轮痕下大芽才能抽生结果枝。在新梢轮痕上不留芽短截叫戴死帽修剪,使轮痕下大芽抽生结果枝。一般状况下,枝势不强的搞戴死帽剪,枝势强旺的搞戴活帽剪。
⑤缓放。缓放就是不剪。重要作用是分散养分,缓和树势。对旺树多采用缓放修剪。
⑥拉枝和刻伤。对树冠内未采用摘心的强旺辅养枝,于春天树液流动到芽开绽时期将其拉平,并在需要发芽位置的各芽子上方进行刻伤,使其抽生强旺枝,到冬天修剪时,再将缓放拉平的枝回缩到抽生强枝的位置上。
⑦摘心。当新梢成长到30厘米时,将新梢顶端摘除。重要用在旺枝上,目的是促生分枝,提早结果。每年摘心2~3次。初结果树的结果枝新梢长而旺,当果前梢长出后,留3~5个芽摘心。果前梢摘心后能发生3个左右健壮的分枝,提升结果枝出现比例,同时还能减缓结果位置外移,
⑧除雄。在枝上只留几根雄花序,将其余的摘除。其作用重要是节制营养物质,促使雌花发生和提升结实力。
8、疏花疏果和授粉。疏花可直接用手摘除后生的小花、劣花,尽量保留先生的大花、好花,一般每个结果枝保留1~3个雌花为宜。疏果最好用疏果剪,每节间上留1个单苞。在疏花疏果时,要掌握树冠外围多留,内膛少留的原则。人工辅助授粉,应选择品质优异、大粒、成热期早、涩皮易剥的品系作授粉树。当一个枝上的雄花序或雄花序上大个别花簇的花药刚刚由青变黄时,在早晨5时前将采下的雄花序摊在玻璃或于净的白纸上,放于干燥无风处,每天翻动2次,将落下的花粉和花药装进干净的棕色瓶中备用。当一个总苞中的3个雌花的多裂性柱头完全伸出到反卷变黄时,用毛笔或带橡皮头的铅笔,蘸花粉点在反卷的柱头上。如树体高大蘸点不便时,可采用纱布袋抖撒法或喷粉法,按1份花粉加5份山芋粉填充物配比而成。
板栗的采收与贮藏
1、采收。板栗采收办法有两种,即拾栗法和打粟法。拾栗法就是待栗充分成热,自然落地后,人工拾栗实。为了便于拾栗子,在栗苞开袭前要清除地表杂草。采收时,先振动一下树体,然后将落下的栗实、栗苞所有拣拾干净。一定要保持每天早、晚拾一次,随拾随贮藏。拾栗法的好处是栗实饱满充实、产量高、品质好、耐藏性强。打栗法就是分散分批地将成熟的栗苞用竹竿轻轻打落,然后将栗苞、栗实拣拾干净。采用此类对策采收,一般2~3天打一次。打苞时,由树冠外围向内敲打小枝振落栗苞,以免损害树枝和叶子。严禁一次将成熟度不一样的栗苞所有打下。打落采收的栗苞应尽快进行“发汗”处理,因为当时气温较高,栗实含水量大,呼吸强度高,大量发热,如处理不准时,栗实易霉烂。处理措施是选择背阴冷凉通风的地方,将栗苞薄薄摊开,厚度以20~30厘米为宜,每天泼水翻动,降温”发汗”处理2~3天后,进行人工脱粒。
2、贮藏。栗实有三怕:一是怕热,二是怕干,三是怕冻。在常温条件下,栗实腐烂重要产生在采收后一个月时间里,此时称之危险期。采后2~3个月,腐烂较少,则属安全期。因此,做好起运前的暂存或入窑贮藏前的存放,是避免栗实腐烂的关键。比较简便易行的暂存办法是,选择冷凉潮湿的地方,按照栗实的多少建一个相应大小的贮藏棚。棚顶用竹(木)杆搭粱,其上用苇席覆盖,四周用树枝或玉米、高梁秸秆围住,以防日晒和风干。棚内地表要整平,铺垫约l0厘米厚的河沙,然后按l份栗实3~5份沙比例混在一起,将栗实堆放在上面,堆高30~40厘米,堆的四周覆盖湿沙10厘米。开始隔3~5天翻动一次,半月后隔5~7天翻动一次,每次翻动要将腐烂变质的栗实拣出。为了避免风干,还要堤防洒水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