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查力尔的脱贫梦。马查力尔,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火灯村,是个地道的彝族小伙,他的家乡火灯村地处大凉山脉,平均海拔2800米,属于高寒山区。落后、封闭,生活在那里的人极端贫困。然而短短几年的时间,马查力尔从一年挣不到一千元,到现在一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盖起了新房,有了成群的牛羊。他一向以来的脱贫梦,终于靠一样东西实现了。
就是它——附子!
附子,又称为附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且耐寒耐旱,是高海拔地区不可多得的经济作物。
早年间,马查力尔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外出打过工,但由于家有年迈残疾的父亲放心不下,又毅然回到家乡。
见识过外面世界的马查力尔,一心想寻求改变,他要改变自己贫困的生活,可该怎么做呢,自己并不清楚。
很快2011年形成了一个机会。
原来从2011年开始,当地政府采用“企业+支部+农户+基地”的模式,充分发挥村支部的作用,凝聚村民,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栽培附子,并且企业作为保障,进行保底价回收,来协助大家增收。
大家都很犹豫,但马查力尔第一个报了名。
虽然过程艰苦,但积极、勤劳,让马查力尔在第二年有了5000元的收入。这在当时一个户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的村子,已经是非常高了。
很快,马查力尔依靠种附子挣钱的事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开始算计起来。心细、好琢磨的他已经在思考其它一个多赚钱的门道了。
附子回收是按个头划.分等级的,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该怎样提升附子的大小品相呢?
他从专家那知道了农家肥的主要性,还特意在家里留了一间房子专门用来沤肥。
好学、勤劳,让马查力尔成了村子里最会栽培附子的人,他也靠附子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用上了智能手机,剩下的钱都买了牛羊。
一向顺风顺水的附子,今年却遇到了问题。
由于雨水多、气温低,本该9月下旬长好的附子,到了10月份还没完全长成,并且品相特别不佳。而家里一向在等着钱用,女儿的生活费、父亲的药钱,他还打算把房子再修缮一下。后续附子究竟卖的怎样?卖的钱能否够今年的开支?敬请关心本期农广天地视频《马查力尔的脱贫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