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剥即环状剥皮,即把树根剥去一圈皮后,树干上的养分就不会在秋冬时节回流到树根来。而到了春天,草木萌芽,树根的养分向上输送,等到去年剥下的伤口愈合时,树上的花已经开过,雏果已成。环剥,能暂时增加环剥、环割口以上部位碳水经合物的积累,并使生长素含量下降,从而抑制当年新梢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有利于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经常在老树上采取这种做法。
环剥扦插,利于插穗生不定根,环剥宽度为5毫米至7毫米。扦插前水泡插穗,如柿树、核桃等,用清水充分浸泡并多次换水,使其体内的单宁浸出以利于扦插生根。
月季众多繁殖方法中,月季环剥扦插繁殖法也是常用的方法,此种方法成活率相对较高,一些不容易插活的品种,可尝试此种方法,在7-8月高温、多雨季节,剪掉残花后,在第三、四个叶节的叶基下2毫米处剥去周围3毫米宽一圈皮。被剥部位利用本株枝叶或别株枝叶掩护遮光,不可直晒,一周后即可发生愈合体。两三周后,当愈合体生长成半圆,略呈淡黄色时,把枝剪下来插入细砂土或者普通培养土中,放在半荫处,两周后发根成活即可正常生长。
用环剥技术,等长愈合组织后再扦插的方法。
一个枝条可以按扦插的长短环剥成多节。剥开的口要用不透明胶带包上。
长出愈合组织。
剪开。
先用一次性杯子做培养皿。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发芽了。
一次性杯子的好处看到了吧,可以观察生根的情况。
第一张图说剥开的口用不透明的胶带包上。是因为包上后避光、避风后愈合组织会长的更好些。上图比较一下,这两是在一根枝条上同时剥开的,一个是包过胶带的,另一个是没包胶带了。
这个是包过胶带的,愈合组织饱满新鲜。
这个是没包过胶带的,很明显愈合组织长的不如包过胶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