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养黄杨盆景的盆友可能都知道,随着日常的养护管理,植株不断生长,它的枝干上往往会长出一些我们在造型处理上不需要的枝条,或者叫冗余的枝条来。或许有些盆友一发现这样的枝条,就迫不及待啊地将其剪掉了,主要是为了避免它影响株型美观和过多地消耗养分。
从理论上来将,及时将这些枝条剪掉,尤其是在它们尚未形成木质化之前清理掉,可以节省很多养分。而节省下来的养分可以集中供应给其它保留的枝条,从而保证了其它枝条的正常生长,甚至长得更加健壮。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些多余的枝条并不是一无是处。那么,黄杨盆景上的多余枝条越早剪掉越好吗?
将这些枝条剪掉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是必须的。只不过,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剪掉的时机。既不能太早,又不能太迟。因为这样的枝条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可以带动它所在枝干的粗度。因此,我们为了快速增粗它所在的枝干,那么这样的枝条就不能过早地剪掉。
一般在黄杨盆景尚未成型之前,完全处于放养状态的时候,大家不要急着将其剪掉。留下它可以可以带粗我们需要增粗的枝干,帮助枝干或主干增粗,从而达到我们需要的理想增粗状态,让枝干或主干的粗细合理,同时过渡也更加自然。因此,我们不能冒然将这样的枝条过早地剪掉。
而这些冗余的枝条,在利用完之后是需要剪掉的,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牺牲枝”。虽然它对于造型没有用处,但短时间内存在也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可以更加快速地带粗枝干,让相应的枝干或主干上下粗细过渡自然,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不过,既然是“牺牲枝”,等到它将所在的枝干带粗,达到造型需要的粗细效果之后,我们就需要及时将这些“牺牲枝”剪掉。毕竟留下它不利于造型,甚至有碍于盆景的观赏,同时还会消耗掉大量的养分。所以,它的作用发挥完之后,一定要及时将其剪掉。正因为此,这样的枝条才被称为“牺牲枝”。对于这样的枝条,通常在放养期间不宜过早剪掉,而是需要等到它带粗所在的枝干或主干后才能去掉。因此,这种情况要例外,并非越早剪掉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