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件”是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在构成画面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盆景艺术的表现主题、创造意境上起很大的作用。“摆件”是山水盆景点缀之景物。古代画家说“村居、亭观、人物、桥梁伟一篇之眼目。”所以点景处理得当,才可以达到可观、可居、可游的意境。
摆件大致分为4类:建筑类(民居、亭台)、人物类(动作)、动物类(牛、马、驴、家禽)、舟桥类(风帆、古桥)。它主要反映人民生活,增添人民生活内容。人离不开自然,更离不开生活环境中所必需的东西。人物走兽、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民舍等在画面上补充是不可或缺的。
盆景的树下配置山石、人物、鸟、兽及亭、台、楼阁,使盆内植物丰富多彩,更具诗情画意和山林情趣。
配石可仿照画意,巧妙安排,在根旁放置一块、二块、三块、五块或更多,一般以奇数为佳。松化石、斧劈石、海母石、砂积石、英石等均可,根据各种树的姿态来配置浑厚或玲珑之石。盆中山石部分埋于土中,部分露出土面,如园林假山石中的“散点”,或自然界山坡上的裸岩。山石上的大小,高低,聚散,疏密。前后须富于变化,但石种要一致,纹理要统一,有变化又统一调和。如明龚安节《画诀》上云:“石必一丛数块,大石间小石,然须联络,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顾盼”。配置不好如山上小羊乱成一片,因此每放一块石头都需细细推敲。
国画中常有松石、竹石、梅石及兰石图等,用树石间虚实动静的对比衬托出松的苍劲,竹的萧洒,梅的高洁。如以石配竹,刚直浑厚的松化石、英石等在质感上和色彩上与嫩绿的竹取得对比的效果,由于山石的陪衬,竹子显得更加萧洒和娇嫩。在形态上卧石配立竹,石低平蜿蜒紧贴地面,更显得翠竹凭地拔起。
盆内树桩往往不是十全十美,有的树干有些缺陷,过直或过弯,。用石来遮盖弥补,一举两得。有时树桩栽于盆中,发现整个画面不够均衡,也可配置几块山石来取得画面的均衡。悬崖式的盆景,在盆中放几块直立的斧劈石或石笋石,即使画面均衡,又给人有树木长于峭壁之上的感觉。
盆中放置人物、亭台等要根据主题的需要,用摆件来点出主题,也以摆件作个对比。若人高一寸树高数尺,则盆中小树便有巨木参天的感觉,因此放上去的摆件比例尺寸应十分注意。比例恰当方显出树木的高大雄伟。摆件仅作点缀陪衬之用,切不可太多而喧宾宾夺主。
PS: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气质,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