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天后,随着冷空气的增加,气温降低的趋势加速,棚内温度也较低,尤其是个别栽培多年的老棚和保温性较差的拱棚,植株极易出现低温障碍,如黄叶、叶尖下垂等,严重时出现冻害。在此提醒菜农朋友一定要做好寒流来临前的保温工作,增加管理,避免蔬菜受冷害。
认清冷害几张“面孔”
叶子下垂夜温在10摄氏度以下时,蔬菜植株就会体现叶子下垂,叶子周缘起皱纹。低温下发育的叶片缺刻深,叶身长,叶色深,成长缓慢。
水渍症状由于夜间气温低,尤其是地温尚高时,细胞里的水分流到细胞间隙中而导致的。植株长势好时,水渍状可在太阳出来后消逝。但若植株衰弱或完全衰弱时,白天温度升高水渍状也不消逝,这样几经反复,就会酿成细胞死亡,叶片枯死。
叶脉间凸起由于夜温太低,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准时向外部运转,在叶内沉积下来所酿成的。如果温度回升能维持一段时间,碳水化合物能顺利而充分地转换时,果实便可顺利膨大,叶子也能慢慢恢复。
预防冷害的几件“法宝”
增加大棚保温可在棚室前脸处横向置几块旧草苫,下午放棚时,先将其覆盖在前脸处草帘下与棚膜之间,这样能够将草帘与棚膜处的孔隙填充起来,加强前脸处草帘的厚度,从而提升保温成效。除了外置草苫外,还可在棚室前脸棚膜内侧,覆盖一层宽两米左右的无纺布,紧贴前脸土壤,可有用预防棚外冷气影响棚中,减少棚内热量的散失,以达到夜间保温的目的。
加强土壤湿度菜农可恰当浇小水,加强土壤湿度,使用水分比热大、散热慢的特征来提升棚地储热量,提升棚内夜温。而且,棚地中土壤含水量适中,使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土壤保温成效更好。
喷施叶面肥菜农能够在寒流来临之前,喷施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甲壳素1000倍及天达2116等,提升植株的抗逆能力。
冷害补救的几项“绝招”
慢提温、慢放风寒潮过后,天气晴朗,光照强烈,温度升高快,而植株尚未恢复,过快升温只会加重蔬菜受害,要循序渐进地加强光照,提高气温,保证叶子功能逐渐恢复。棚内温度太高必需放风时,一定小心放风口不要一次拉得过大,要缓慢地把温度降下来。以防放风过急,酿成很强为害。
增加肥水管理植株受冷害后,不要立刻浇水追肥,可在天气转好后3~4天,追施甲壳素、氨基酸等养根性产品,配合高氮全水溶性肥料,促使根系再生。其它,要小心叶面追肥,可在受害后立刻喷洒甲壳素1000倍、全营养物质叶面肥500倍、白糖100倍等,既能改善作物的养分情况,又能加强细胞组织液的浓度,增强植株耐寒抗冻能力,促使恢复成长。
适度遮阴植株受冷后,天气晴好时,若直接让强光照射,极易出现组织快速失水,干缩萎蔫征象,状况严重时,植株便会死亡。因此要对其进行遮挡,减轻日光照射强度,防止升温过快。
( 来源:山西农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