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玉米苗期气候高温、高湿,再加上灰飞虱、蚜虫等昆虫迁入玉米田为害,酿成玉米病害严重。夏玉米苗期应防治和治疗好青枯病、粗缩病、矮花叶病及纹枯病,为中后期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青枯病 土壤带菌量大的连座玉米田及高湿、雨后骤晴的状况下发病严重。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发病初期叶子呈灰绿色,萎蔫下垂,并逐渐变黄;根系和茎基部呈水渍状后变褐腐烂,潮湿时可见白色或粉红色菌丝。预防可选用抗病品系,并用1.5%植病灵浸种;增施钾肥,合理密植,清除病残体,开沟排水;发病严重田块实行水旱轮栽。发病初期在晴天晌午用瑞毒霉、保根灵和养份调节肥混喷,3-5天后再喷一次。
粗缩病 重要由灰飞虱传毒导致,耕作粗放的免耕田以及杂草多、干旱时发病重。病株矮化、叶子僵直,宽、短而厚,颜色浓绿;上部节间短缩,顶部叶簇生;心叶中脉两侧发生虚线状条纹。预防可选用抗病品类,播种前用1.5%植病灵浸种;干旱田块适期灌水,合理施肥、剪苗、定苗,中耕并铲除田边和田间杂草;2-3叶期,在晴天晌午每亩用10%吡虫啉20克,或5%锐劲特30毫升和10%吡虫灵10克,加水30千克喷雾。植株发病后在植病灵、菌毒清、乙蒜素等药剂中混入吡虫灵喷施防效较好,3-5天喷一次,整个苗期喷2-3次。
矮花叶病 重要由蚜虫传毒或经伤口摩擦传毒,属于非耐久型病毒病。高温、干旱,苗成长瘦弱,蚜虫基数大时发病重。病株心叶基部叶脉间产生褪绿斑点,并逐渐扩大至全叶,叶子发黄。发病早的植株矮化,影响抽穗。防治和治疗可选用抗病品类,播种前用1.5%植病灵浸种;灭蚜药剂和对策参照玉米粗缩病防治和治疗;恰当密植,拔除田间病死植株;用植病灵和叶面养分肥混喷,并加大喷药量和喷药次数,以下降健株再侵害率,促使病株恢复成长;合理施肥,中耕锄草,覆土保商,铲除田间、地边杂草,准时灌水,适期早播。
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为害玉米叶鞘、叶子、果穗及茎秆,近地表叶鞘上形成水渍状斑点后发展成云纹状,笼罩整个叶鞘,使叶鞘腐烂、叶子枯死,并向上扩大。该病出现,连座田重于轮做田,雨天多、雨量大、湿度高时病害易流行,始发于拔节期。防治和治疗可选用抗病品类;合理密植;开沟排水,下降田间湿度;拔节至抽雄期,每亩喷施50%井冈霉素200毫升,剥除发病叶片鞘后再喷一次药防治效果更好。每亩用纹枯净100克对茎秆粗喷雾可兼防大小叶斑病。消菌灵、托布津对玉米纹枯病防效也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