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粮食单产的加强过量依赖化肥的大量投入,普遍存在“重磷肥、偏氮肥、少钾肥,缺有机肥,肥料应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存在盲目施肥、施肥期间不妥、施用措施不合理等技术问题,限制着玉米单产水平和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为 保证玉米增产增收,专家对玉米生产施肥技术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用养结合。多途径扩展肥源,经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栽培绿肥以及深松等方法,增加农田培肥,改善土壤结构和供肥能力,提升化肥应用率并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结合整地,每公顷施有机肥20~30吨。
2、按照玉米需肥特性,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区别土壤供肥能力和产量目标,肯定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经过增施农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肥分次追施等措施,充分使用肥料特别是有机肥和磷肥的后效作用,提升肥料使用率,同时防止盲目施肥和过多施肥酿成生理干旱。在土壤活性P大于30毫克/千克的地块,可酌情减半磷、钾肥投入。
3、改善肥料品系结构,提升肥料质量。氮、磷、钾配施,有机与无机结合,微量元素配合;逐步舍弃低浓度易挥发的碳铵,推广长效碳铵和复合公用肥;加速包膜、控释肥等新型长效品系,提升肥料应用效率。玉米区别期间对营养物质比率和数量要求区别,要堤防与单质化肥配合应用。
4、增加肥料高效使用综合办法的落实。采用化肥深施技术,做到种、肥隔离,防止烧种子和幼根,影响出苗。采取地膜覆盖、早期增加中耕等方法提升土壤温度,并采取深松等农艺方法,充分释放并使用土壤磷素等资源,促使磷的吸取。农机农艺结合,推广节水灌溉及与其配套的施肥技术, 保证农艺技术中规定的施肥量、施肥位置、施肥措施能高质量的落实。
二、施肥技术
合理的施肥技术包括依据土壤种类、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规律肯定施肥量和配比,以及分层施肥、分次施肥和深施肥技术。采用基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的办法,做到深松施肥、种肥隔离和分次施肥。在今年春旱严重条件下,施肥技术应与抗旱对策相结合。
1、基肥:基肥应在整地打垄时施入或采用具有分层施肥功能的播种机在播种时深施,施肥深度应在种子下面8~10厘米以上。氮肥20%,磷肥与钾肥的80%及有机肥、长效碳铵等其他肥料可所有作底肥深施。增施有机肥或农家肥,弥补磷钾肥施用量的不足。
2、种肥:种肥在播种时施用,施肥深度应在种子下方3~5厘米,氮肥的5%、磷肥与钾肥的20%作种肥施用。
3、追肥:速效性氮肥应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施肥深度应达到8~10厘米,并覆好土,施肥量约为所有速效性氮肥用量的75%。
4、叶面肥:按照植株成长发育情况,适期进行叶面喷肥。如种肥中磷肥用量少,可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用300克磷酸二氢钾加100千克水,充分溶解后喷施,还可起到抗旱作用。缺锌地块可用0.1~0.2%硫酸锌加少量石灰液后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