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的病害很多,其中疮痂病对对品质的影响更强,若及早抓紧防治和治疗该病是可预防的,若掉以轻心就会造成很强的损失;
疮痂病又称黑星病,属真菌性病害,重要为害桃树的果实,有的地方也为害到桃树的新梢和叶子;早熟品系因为生育期较短为害程度较轻,中、晚熟品系为害较重;
疮痂病的病菌多以菌丝体在受病的树枝上越冬,次年借助风雨快速传播,当气温在20摄氏度~28摄氏度、遇到潮湿多雨的天气时,*易流行扩散,一般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病菌在幼果上潜伏期可达40~70天,在嫩梢上的潜伏期为25~45天!南方地区气温回暖快,发病高峰会相应提前,特别是密度大、荫蔽严重、排水不良的桃园,更易成为发病的重灾区;因此,在防治和治疗上,要不同状况,因地制宜,分期及早加以预防;
在农业防治和治疗办法上,一是要结合冬天桃树整枝,将修剪的病枝带到园外销毁,降低病源基数!二是在冬、春整理翻晒桃园土壤时,要疏理好沟、厢,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三是在冬天施底肥时,要增施磷、钾肥,抑制氮肥,以避免桃园荫蔽,增强通透性能;
以上就是桃树疮痂病防治和治疗的具体对策;更多作物栽培种植管理技术和肥料小知识小技巧请关注植物资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