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都昌县苏山乡石城居委会农民王海平,20多年来一向缭绕种养搞创新,已获得了1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应用自己的发明成就探索种养融合新模式——在“树”上栽培有机蔬菜,不仅下降了种养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而且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近日,记者来到王海平的养猪场,在一栋3层猪舍的房顶上看到一个棚室,面积约2亩。小白菜栽培在棚室里的“树”上,一排排“蔬菜树”井然有序,像是一片“森林”。棚室内非常干净,没有一点泥巴,令人赏心好看。“这是我发明的立体式管道微灌蔬菜标准化栽培装置,高1.2米,2015年底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并已申报发明专利。”王海平说,“经过把生猪的排泄物深度发酵,并搭配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然后放进栽培装置内栽培小白菜,经过精准施肥、供水,抑制小白菜成长。这样栽培的小白菜是有机蔬菜,每kg价格在20元以上,还供不应求。”
今年49岁的王海平,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并经过中国农函大学到了一手过硬的种养技术。1995年,他开始规模养猪,2004年成立了都昌县创意实业有限公司。养猪过程中,他积极探索新措施,建立了666—108养猪体系创新工程(6控6分6合,共108项内容),不仅有利于生猪疾病防控,而且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他的养猪场最多的时候年出栏生猪1.5万头。
为探索种养融合新模式,他大胆创新,先后发明晰“一种猪舍的排泄物多级干湿分离装置”“育肥猪自动按时定量给料装置”“栽培养殖混在一起型节能环保生态猪舍”等,并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栽培养殖混在一起型节能环保生态猪舍”还获得了发明专利。
他发明的立体式管道微灌蔬菜标准化栽培装置,通过2年来试种小白菜、辣椒等农作物,均取得了成功。采取此类装置在棚室里栽培蔬菜,单位面积是普通棚室蔬菜的4至6倍,效益还更高。“按照差别的农作物配置差别成分的土壤,经过这一装置精准施肥、供水,全程抑制农作物成长,不仅没有任何污染,而且节约土地、节肥、节水、高效。”王海平对自己的发明十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