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野生铁皮石斛栽培技术
一、栽种
1.场地预备
铁皮石斛以呵护地种植为宜,可利用玻璃温室或棚室等设施,配备遮阳网、农膜、喷雾和灌溉设备。种植设施搭建前先深翻土壤,暴晒,表面撒生石灰消毒。
2.苗床制作
以保证通风透气和便于农事操作的原则制作苗床,苗床采用钢筋网架结构,网架孔径2厘米左右,网格上铺一层遮阳网;苗床底横梁及脚架采用热镀锌方管或水泥砖架空,横梁间隔1.2~1.5米;苗床深5~8厘米,距地表高30~75厘米;苗床宽1.2~1.6米,长不大于40米。
3.铺设基质
选择松树皮为基质铺于苗床,底部粗树皮厚度为3厘米左右,细树皮厚度为2厘米左右。基质在应用前经过高温消毒两小时,冷却后即可应用。
4.移栽
采用经组织培养的石斛苗作种苗,在4月中旬移栽。种苗要求无污染、无病害,叶子4片以上,苗高3厘米以上,正常展开,叶色嫩绿或翠绿。组培苗栽种前置阴棚炼苗10~15天。可采用单株或丛栽方式栽种,单株按10厘米×5厘米行株距,丛栽以2~4株为1丛,按15厘米×10厘米行株距栽种。每667平方米(1亩)栽8万~10万株。栽种前组培苗需注意取出,经清水洗净、消毒、沥干。做到浅种,基质轻覆,以防伤根。栽种当天或次日喷施1次呵护性杀菌剂。
二、田间管理
1.光照和温、湿度抑制
铁皮石斛适宜在阴湿弱光环境下成长,因此在成长时期应全程采用遮阳网种植以下降光照。铁皮石斛适宜成长温度为15~28摄氏度,种植棚内温度应低于45摄氏度,高于0摄氏度。铁皮石斛适宜成长的空气相对温度为60%~70%。栽种前2~3天基质浇1次透水。栽种时基质以偏干为好,一般栽种后第3天进行第一次少量喷灌,早先视植株成长和气候状况进行恰当补水,天气晴朗时隔3~5天浇水1次,阴天时8~10天浇水1次,在梅雨季节时停止浇水直至天晴。如遇伏天干旱,可早晚喷灌,切勿在日光强烈的正午进行。多雨季节,要准时清理排水沟,准时排水。
2.施肥与锄草
肥料以农家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农家肥以羊粪最好,应用以前要充分发酵腐熟,避免肥料伤及石斛的根部。栽种1周后,可喷施叶面肥,两个月早先视成长状况施少量腐熟的有机肥;10月下旬追施1~2次0.1%磷酸二氢钾;次年开春后再施有机肥,1年1次,施肥时不要太多,避免烧根。铁皮石斛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杂草准时人工拔除。
三、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黑斑病:该病重要为害叶子,导致黑褐色病斑。老叶基本不被侵害,但可侵害2~3年植株上抽出的新叶。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3000~5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4%腈苯唑悬浮剂2500~3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和治疗,每7天喷1次,间断喷2~3次。
疫病:该病重要为害当年移植的石斛苗。黑褐色病斑首先形成在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向下扩大,酿成根系死亡,导致植株叶子变黄、脱落、枯萎。疫霉菌也为害2~3年生的石斛植株,但只侵害植株顶部当年长出的幼嫩个别,导致顶枯。可用53%精甲霜灵加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每7天喷1次,间断喷2~3次。
白绢病:该病重要症状为茎秆基部腐烂,颜色由绿色变成枯黄色,并逐渐扩大至整株,枯死的茎秆上能发现白色绢状菌丝和茶色菜籽样菌核。发现病株立刻拔除烧毁,并用生石灰处理病穴,或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每7天喷1次,间断喷2~3次。
斜纹夜蛾:该虫7—10月为幼虫高发期。防治和治疗办法:(1)应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2)准时摘除卵块或初孵幼虫群集的“纱窗叶”;(3)在幼虫低龄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和治疗,药剂可选用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于傍晚喷雾防治和治疗。软体动物:蜗牛和蛞蝓在整个成长期都可为害。防治和治疗办法:(1)用菜叶或青草毒饵诱杀,即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400克加鲜草50kg拌湿,傍晚撒在田间和苗床诱杀;(2)在畦四周撒石灰,避免蜗牛和蛞蝓爬入。
地下害虫:重要有蝼蛄和小地老虎。防治和治疗办法:(1)用毒饵诱杀:将麦麸炒香,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将饵料拌湿于傍晚撒在田间诱杀;(2)黑光灯诱杀成虫:灯下摆放盛虫的器皿,内装适量的水,水中滴入少许煤油。